第13章:侗寨听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5

离开了黄果树,又朝着黔东南腹地的榕江县进发,这一下好似钻进了绿色的世界。

崎岖的公路穿行在山林间,近处灌木丛生,绿草如茵;远处深壑溪流纵横,孤峰怪石兀立;飞瀑峭壁随处可见,绿树翠竹景象万千。

久居喧嚣的都市,突然置身在这山林幽胜之地,自由呼吸大自然清新的空气,不啻是洗了次肺。林默和赵一诺贪婪地看着车窗外的美景,一路颠簸带来的不适早已抛之脑后。

林默察看旅游地图,惊奇地发现邓小平同志当年创建的红七军军部旧址就在附近。早闻贵州革命遗址俯拾皆是,果不其然。

汽车很快来到了侗族人口约占全国侗族总人口的38%的“三宝”千户侗寨--车江。

相传侗族是古代越人后裔,传统文化风格独特,源远流长。这里秦为荆楚,汉属武陵,清列古州。

这车江侗寨村是座典型的侗寨,因聚居着600多户侗民而享有“天下第一侗寨”的美誉。

入得寨来,眼前豁然开朗:整座寨子依江而建,沿江一线榕树群浓荫蔽日,对岸群山耸翠。榕树下侗女梳妆,江面上渔舟轻荡,江边汲水的大娘挑着水桶拾阶而上。田野间金黄一片,老牛在小径上幽闲地踱步。

流连忘返。不觉已到晌午时分,村边古榕树下十来条长凳一字排开,十几位大娘挎着菜篮,送来一盆盆鸡肉、鲜鱼、菜蔬与米饭。故老相传,每逢侗家的节庆,全寨子的男女老少便以这种方式聚餐,谓“百家饭”。

赵一诺和林默两人也被热情的村民们拉上了酒桌。

一时间,欢声笑语,人声鼎沸。一张张如花的笑靥,浓烈的米酒尚在齿颊间流动。

忽听得身后传来悦耳的歌声。赵一诺,林默回头一看,就见十来位大嫂高举酒碗,放声唱起了侗家的“敬酒歌”,时而高亢奔放,时而低回婉转,虽无乐器伴奏,也无人指挥,但高中低音浑然一体,和声统一协调。

紧接着盛装的姑娘们款款地出现了,还是小姑娘,十四五岁的年纪(年纪大点的,都出去打工了)。

侗族的服饰颜色很独特,幽幽的青黑色中泛着亮光,让布匹带了金属的质感,一问才知道是用蛋清专门处理过的。侗族的女子也喜欢在项间戴了重重叠叠的银饰,都是很古朴的设计,铅黑色的圈链倒有些象犯人的锁链,载着几分沉重。

小姑娘们都很害羞,羞羞地笑,绽出两个小酒窝。其实,笑容永远是最好的礼物。

小姑娘一字排开,居中的一个是领唱,每首歌都由她起头,因为是分声部,歌中间也会有其他的人领。

林默注意到她们的发声很特别,唱着却分不出是谁在唱。虽然没有伴奏,虽然她们的嗓音还带着几分稚嫩,可是自有一份清越幽扬,嗓音个个清亮,高音仿似一飞冲天的白鹤,缭绕着又被低音把持着沉稳下来。

没有矫揉造作,没有刻意强求,就象高原明净的天空广阔与辽远。歌声陶醉了一颗颗浮躁的城市心。

林默想:也只有这样用心的民族才会发展出如此美妙的音乐。


26

苗寨以最为原始的方式接纳了赵一诺和林默二人。今晚夜宿月亮山。

这个村寨,是月亮山下一所苗寨,也是传说中诸葛丞相七擒孟获的所在。

苗族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古老民族,苗族先民悲壮的迁徙历史,堪称一幅幅用心血绣染出的民族史画。而今天的地处月亮山腹地的苗寨,却是平静和安祥的。

一切都在落日的黄昏中沉寂着,袅袅的炊烟从竹楼上升起,萦绕盘旋,久久不肯散去。远近的犬吠声此起彼伏。天空一片深邃的蓝,蓝得叫人眩目,令人迷茫,纯纯的,似乎可引出许多神思遐想……

热情好客的苗族老阿妈把二人迎进那美丽的苗家竹楼。

赵一诺和林默轻轻的爬上了竹楼,生怕踩坏了这精美的工艺品。

竹楼的墙上,挂着各式各样的兽皮和银饰和一些精美图片,墙角还特意布置了一座迷人的根雕作品,脚下的地毯也是苗家人自己刺绣之作。

苗族老阿妈还为二人准备了二套苗族服饰。说晚饭后,有一场大型的篝火晚会。

一阵悦耳的笛声传来,寻声望去,只见窗边一个男孩正在用一片绿油油的叶子作乐器,吹出动人的笛声。

“这是什么?”林默好奇地问赵一诺。
“这是叶笛,是用一片叶子做的”赵一诺回答道。

一阵阵的芦笙声响起,篝火燃起,晚会开始了。

安静的村子,一下子充满了生机,一座座竹楼在篝火的映照射有着些许的晶莹。的苗寨渐渐热闹了起来。林默拉着赵一诺下了竹楼。一打听,今天是苗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他们将用自己的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

空地中央不知何时涌进了一群盛装的苗家少女,围成一圈,和着乐声翩翩起舞,跳起了特具韵味的民族舞蹈。乐声渐渐由徐变疾,姑娘们的舞姿也愈来愈奔放,待得七八圈转下来,早已无法分辨她们的舞步,只觉得满场裙裾飘舞,银饰耀眼,只看得目眩神迷,如痴如醉。

众多苗家人坐在篝火旁,跳着古朴多姿的芦笙舞、铜鼓舞、木鼓舞、踩鼓舞。唱着热情豪放的山歌。他们的那种洒脱,那种**,那种别具风格的歌舞,吸引了赵一诺和林默两人的目光。

在人们的簇捅下,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把埋藏在地里整整一年的铜鼓挖出,由一名老者在山顶敲响,祝福人民幸福安康。

赵一诺和林默穿着苗族的服饰,拿着相机在人流中狂奔着,欢笑着。最后再也抑制不住涌动的**,加入她们的行列,忘乎所以地尽情的欢歌、舞蹈起来。他完全变成了地地道道的苗家男孩,而她变成了一位多情的苗族姑娘…

热闹了很久的苗寨终于安静了下来,赵一诺和林默久久不愿离去。最后在月亮阿妈的催促下上竹楼入睡了。

第二天,人们又恢复了往日的劳作,山坡上,有悠扬的山歌在飘荡,有放牛娃的笛声如清泉般在赵一诺和林默二人的心头流淌。
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