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凤凰古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1

“高架桥过去了
路口还有好多个
这旅途不曲折
一转眼就到了
坐你开的车
听你听的歌
我们好快乐”

几千公里的行程,不出来是不知道祖国的山川有多秀丽。每到一地,每到一省,都有无数久仰大名的风景名胜在等他们。

湖南,古往今来的历史,造就了很多人文景观,而26个少数民族的杂居又交融出特有的民俗风情。

由于时间的原因,赵一诺,林默他们放弃了很多景点,直奔湘西。对着让人眼花缭乱的旅游地图,林默和赵一诺选择了凤凰。

凤凰古城古称镇竿,地界黔湘川三省,处武陵山南缘,被新西兰诗人路易.艾黎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

凤凰的名字很美,每次读起,总让人像是触摸到了神鸟华丽的尾羽,但凤凰古城的美不是华丽,它轻,它淡,像一柄开了刃的软剑,柔软的划过,给人留下不易觉察的伤口。然后永远铭记。

凤凰的美本来是绝世而独立的,它美,但自成一体,不为人知,把它带到大家面前的,是才子沈从文。

已故作家沈从文一篇《边城》把湘西风土文化栩栩如生地搬上文学巨著。他给人们带来了一个十六岁天真活泼的女孩子;带来了她和爷爷相依为命的湘西生活;带来了女孩子朦朦胧胧浅尝辄止的初恋;带来了苗家河滩上男女流动的心事;带来了艄公划着古朴的蓬船,爷爷牵着纯真的翠翠,少妇倚偎在错落有致的河边吊脚楼窗口,水车不停地转唱着一首古老的歌……

他所描绘的凤凰古城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自然与民俗风情和谐交融的美丽画卷中,令人神往倾心。每个到这儿来的男人,都希望能看见一个叫翠翠的女孩子,每个到这儿来的女人,都希望自己就是那个翠翠。

凤凰,一个平和而带有野逸意味的边城。它是在民歌和民俗中渐渐老去的古城,是在杵声和月色里流淌着传说、故事的古城,一个蕴涵了史学意味、美学意味、哲学意味以及文学意味的古城。

凤凰,它是用每一垛老墙、每一块青石板以及一些青山、一段流水、一艘小船,还有一些名人或底层人物的命运构成的一座让人牵挂的古城……


赵一诺他们终于走进了古城,一股浓郁的湘西风情扑面而来。

一条清澈的江流穿城而过,两岸古朴的吊脚楼嶙次栉比,沿着江水蜿蜒延伸。吊脚楼依山傍水而建,满目的嶙嶙瓦片,覆于墨黑色的穿斗式木板构筑的楼体之上。木柱,木门,木窗,衬以错落有致的悬柱,以及舒展飘逸的四角飞檐,屋顶歇山起翘如凤凰蓄势待飞,大自然赋予的精巧与闲适在这里一笔一笔勾画着。

碧绿的潺潺流水,缓缓轻摇的水车,仿似电子琴健的跳岩,楼上翩然垂挂的一串串红灯笼,在青石板堤坝、古朴雄浑的虹桥、古老的城墙、酒肆旗风的映衬下,使人仿佛走进了一幅美丽的湘西风情画卷中,向人们娓娓细述着苗疆文化不老的传说。

赵一诺和林默找了个住的地方,这是一座湘西典型的建筑——吊脚楼,不大,只有四五个房间,是家庭式的旅馆。虽然不带卫生间,但它背靠青山,面临沱江静静地流水,对两人来说,怎么也不肯错过的。

安顿好行李,趁着天色未暗,两人连饭也不吃,朝古街而去…

凤凰城的街道均是青石板铺就,小巷四通八达,巷内各种店铺林立。手工艺品及各类风味小吃琳琅满目。商贩的叫卖声,游客的吵嚷声,此起彼伏,繁华喧闹的景象比比皆是,充满了湘西古镇特有的乡土气息。

有身穿苗族服饰的妇女背着竹蒌四处兜售些银饰类、蜡染花布和各色旅游产品的,尤其是那花样翻新、图案新颖、色泽艳丽的苗家织锦、花带、花边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
走在幽静的深巷里,不时看到身着民族服饰的苗家妇女在自家的厅堂里穿针走线,老人们三五成群的在玩着古老的纸牌游戏,或神态悠闲地在古城漫步,或独坐在屋子檐下若有所思。

蜡染布制成的店名招幌别致新颖。店铺很小,可一应俱全,什么银饰、花带、花边、民族服饰、丝帕等。

小街上几家大的银饰店、姜糖店生意特别火爆,或许将当地的特产带回家,是喜欢凤凰的一种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吧。

22

凤凰城里凤凰游,
人自堤行江自流。
笑语时传浣沙女,
轻波频载木兰舟。
衣牵石巷青如染,
光映廊檐淡若浮。

遥望危崖红树上,
片云飞去那山头。

......

两人来到江边码头。

只见古老朴实的沱江在城墙下静静地流淌着,沱江的水不深,但清澈碧绿,江中的水草顺水漂游。沱江上除了搭有虹桥,还有木板搭成的半米宽的“跳岩”。走在上面,让人胆颤心惊,但对当地人来说确是如履平地,就算身后还背着竹篓、孩子,依然走得稳稳当当。江边,男女老少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敲打着衣服,捣衣声,笑声,孩子的嬉戏声此起彼伏。

澄碧如练的江面上,一只只竹排与篷船悠悠划动着,间或有满载着游客的游船驶向江心,激起一阵阵浪花,洒下一串串欢笑,打破沱江的宁静。

赵一诺和林默两人租了一条如梭鱼般的轻便小舟,也去寻找水上游湘西的乐趣。

划船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肤色健康,穿着苗家人常穿的土布褂子,大概划船的年代久了,小船在他手里掌控自如,温文尔雅地贴着水面悄然滑行,始终保持着有度的疾徐,把观景和代步调整得很协调。沿河吊角楼缓缓掠过,悬空于河上的各式雕花窗口,都伸出了竹竿出来晾晒五色衣物,似无心招摇,又含蓄地遮掩。让人揣想楼上人家的故事。

林默在赵一诺身边坐下来,然后把头靠在赵一诺的膝盖上,仰望着天。半天不说话。赵一诺笑笑,顺手撩了一点水轻轻滴在林默脸上:“怎么了,怎么不说话?”

“凤凰,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小城。”

“对于凤凰最初的印象,是缘于文学大师沈从文的《边城》。不禁让我想起凤凰县的那句旅游宣言:“为了你,我已等候千年。”

“一踏入古城,便被一种无言的大美所震慑,一时变得手足无措,语不成言,深恐一不小心,便触犯了她的威仪、她的沉寂,然而又是满心的虔诚,满心的欣喜。这是我想象中的凤凰的样子!”

林默舒了一口气,摸摸赵一诺的脸,又缓缓说道:“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我应当为自己庆幸……。这是沈从文写给张兆和情书中最动人的一句话。

“恩。”赵一诺轻抚着林默的头发。

“可是张兆和当时并不领情。她在回忆时写到:过去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现在明白了……越是从烂纸堆里翻到他更多的遗作,哪怕是零散的有头无尾的,就越觉得斯人可贵。太晚了!为什么在他有生之年不能发掘他、理解他,从各方面去帮助他,反而有那么多的矛盾得不到解决!悔之晚矣。”

赵一诺沉思着。

“怎么了?猪头,心情不好吗?是小翠的故事让你伤感了吗?林默看了一眼赵一诺关切的问。

“是啊,想起小翠的故事,有些难受。”赵一诺低声回答

“猪头,别伤感了,我们不会重复他们的故事,因为我相信你不会忍心让我在那个渡口苦苦等你,我也不会学张兆不懂得好好珍惜你,你我要永远在一起,生生世世不分离,对吗?”林默柔柔的说着。

“嗯,永远在一起,生生世世不分离。”赵一诺转过脸来,把林默紧紧的拥在怀中。

“知道了,默默,我们都不让自己后悔,好吗?”
“好。”

“好了,猪头,别肉麻了,有人看着呢!”林默笑着推开赵一诺。对着划船有中年人笑了笑。

下了船,林默牵着赵一诺的手走在土路上,夜幕降临了。

沱江依旧静静地流淌着,江边古老的水车依旧缓缓地转动,两岸的***渐渐燃起。沱江两岸吊脚楼群逶迤着点点阑珊的***,在层层叠叠的屋檐下随着清风飘荡,红红如美人的红袖轻摇。缓缓的流水泛起静静的柔波,江面上不时漂来许愿的河灯,承载着边城百年不变的祈祷,演绎着古朴、悠闲、安祥和浪漫的写意…

幕色中的凤凰,四处弥漫着古老而神秘的气息,让人忘了置身何处,今夕何夕。

不知名的吊脚楼里传来苗女的歌声:“我愿作春风吹你衣,数你的衣心有几根;我愿作蝴蝶比翼飞,好像雀儿想桑葚……”音调说不出的委婉动人。

“又是一个翠翠。”林默心想,“翠翠的那个人也许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就回来,可是她的赵一诺,此刻就在她的身边。”想到这儿,林默紧紧挽住了赵一诺的胳膊。

星星灰银,只一颗,伴随在弯弯西沉的细月旁边,夜色徐徐降临.....
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