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杨县灾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通往杨县的官道上,林昆躺在马车里,左手把玩着一块圆饼形黄金,不时瞥过两个打开的箱子,里面全都是圆饼黄金,黄灿灿的颜色耀人眼目,动人心神
来到这里这么长时间,他也知道了许多事情,其中就包括黄金并非市场常用货币,只是做为朝廷,士族,豪门,富商之间的高值等价物,一般平民极难得见。若非卫家这么大的豪门望族,就算一般豪门也很难轻易的拿出百金。
这也是他将谋取目标定在卫家身上的一个原因,东西多才好骗,这是一个普遍的真理。
翻转了几下黄金,掂掂重量,林昆突然笑了。
以一金为饼,可以肯定这些圆饼黄金是卫家的收藏黄金,而非平常使用的黄金。
看来卫固这次要气的吐血。
会心一笑,又把玩了片刻才随手将金子丢到箱子中,喃喃自语道:“没想到李典和乐进两人是卫家的人,这个发现可够大的。”
摸着下巴,林昆想起一个以往被忽略的事情。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回家乡招兵的时候得到卫家的帮助,才得以顺利成军,这其中有个很古怪的事情。李典和乐进两人竟然能够在曹操本族兄弟之前投靠曹操,这就很诡异。以他们的才能来说,绝非随便找个人就当主公,却偏偏在曹操刚欲成军就来投靠,如果没有其他原因那就很奇怪。
另外,卫家是以商干政,从本质上来说他们还是个商人世家。商人最重要的是投资后能有收益,越是成功的商人就越是如此。卫弘拿出这么大笔钱来资助曹操造反,又如何让曹操回报自己这个收益?特别是曹操在几次失败后,很快就能从新招兵买马,恢复实力,这钱财恐怕也是卫家所出。
从曹操去攻打徐州,老巢就被吕布夺取的情况来看,他那个时候显然没得到官宦世家以及当地豪门青睐,获得他们的真心拥护。
如此一看,卫弘在曹操还未发迹前拿出的这笔钱就是风险投资,而对于一个投资者来说,风险投资是需要随时掌握的。
若从这个上面分析,就不难知道为何李典和乐进出现的这么突然和及时。
不过这个和自己没关系,管他李典和乐进到底如何?反正金子到手,自己在东汉的幸福有望。以后逍遥山林,躲避战乱,嗯,顺便看看能不能找到回去的办法。
长长叹了一口气,关上箱子,满足的靠在箱壁上,一脸微笑。
为了凑够迎娶佳人的聘礼钱,他这次绞尽脑汁,动用种种手段,忽悠蒙骗,装神弄鬼,无所不用,并以亲身实践兵法谋略为借口让徐晃死力相帮,不仅顺利谋得这百金巨款,还让卫固这个自作聪明的笨蛋以为卫家真要发达,想想就让人笑破肚皮。
有了这百金,不仅聘礼够了,连盖房子的钱也有了,我林昆的幸福生活就要来临了。
想及美妙之处,竟是口角漏水,周身舒泰。
“公子,公子……”
车外突然传来徐晃的叫声,林昆懒洋洋的回了一句:“什么事?”
“公子,某现在明白公子所说的‘瞒天过海’。乃是以种种手段迷惑敌人,屈敌从我,自投罗网,以遂己谋,可是如此?”
“是啊,不过你还忘了一点,‘过海’前要先把后路意外给想好,不要还没到岸就被抓住,切记啊!”
“是,公子!”徐晃兴奋的答应一声,马鞭一响,跑的更欢了,心中对林昆的敬仰越发高深。
这次他全盘参与了林昆的计划,从开始的不解到后来的恍然,看着他一步步的把卫固引入掌握,最终获得百金而归。其间妙处,无不让他大开眼界,思想为之一通,明白到这是一门极厉害的计谋,也是一门学问很深的手段,只要稍加变化就可以适应多种情况。
仅仅一计就让自己受益无穷,叹为观止,到现在还不能全然贯通,念及昔日自己还要全学的狂妄,心中就惭愧不已,同时对精通全部计谋的林昆更是高山仰止。
只要跟着公子,一定能达成心愿。
狠狠一甩马鞭,徐晃暗自下了追随公子的心意。
林昆没管徐晃在做什么,他此刻心思早就飞到美丽的云绣身上,想像迎娶她的美丽场面,心神都有些迷醉。
有的时候,男女之间就像天雷碰地火,轻轻一面就缘缠今生。
现在就连林昆自己都不明白为何一看到马云绣就无法控制,情思难断,若说这是缘分,难道还真有穿越千年的情缘不成?
想起这个他就有点迷糊,干脆不想,一门心思考虑如何迎娶马小姐的事情。
不过数天,他就回到杨县。
一进杨县,两人就明显感受到某种不同,沿途的流民倏然多了起来,大多形容枯槁,面黄肌瘦,三三两两的茫然向前走去。

抓住一人问了一下,得知鲜卑和乌丸再度进犯并州,来势凶猛,兵分多路,深入并州。攻破紧靠河东的西河郡,造成大量灾民逃离家园,前来河东避难。
一到河东他们就接到河东太守王匡派人传达的命令,说在杨县设置了救济粥铺,让他们全都到杨县避难。惶恐无依的难民们自然一窝蜂的涌向杨县,四面八方的汇集到杨县,造成一股难民潮。
这就是杨县流民突然多起来的原因。
悄悄送给此人一点干粮,林昆走回马车,眉头深锁,心中郁闷。杨县既非什么产粮重地,更没有什么大型粮仓,让这些流民到杨县不是故意添乱吗?
王匡没安好心!
林昆得出这个结论,却对眼前局面无法可想。好在杨县沿途还真有一些救济点,可以接济一下这些流民,让事情不至于变的更糟糕。
“也许那个董昭也意识到这点……”从一个救济点上收回目光,林昆若有所思。
越靠近县城,难民就越多,凭借目测就知道不会少于万人,如果加上其他方向的难民,估计这次难民潮的人数不会少于杨县本地人口。
如果不处理好这些难民,绝对会对杨县造成巨大冲击,由此引起的后果想想就让人心惊。
林昆一边想着难民问题,一边让徐晃绕过县城,在其他方向转了一圈,发现北边和西边的难民流最多,东边其次,南边最少。
看完后没说什么,让徐晃驾车来到居住的山林附近。
刚一下车,林昆就觉得不对劲,这里也有数十个灾民。大部分都是虚弱的老人和孩童,少数青壮也是一个个衣衫残破,脸色枯槁,有气无力的坐在地上。
见到马车过来,勉强抬起目光扫了他一眼,随即又垂下去,木然,疲惫,虚弱。只是在看到那匹拉车的马时才露出一点变化——饥饿的目光。
让徐晃看住马车后,林昆拿起干粮袋走下来,扫视一圈,直接来到一个躺着不动的老人身边,在他旁边还坐着个高大汉子,虽是满脸疲惫,但目光却充满不屈和刚强,透着强烈的精神意志。
仿佛鹤立鸡群,夺目耀眼。
“公子何事?”
汉子见他过来,慢慢站起来,警惕的目光就像机警的山豹,安静中带着无言的威胁。
惊讶的停下脚步,林昆上下看了他几眼,本来就觉得这个人不凡,如今更是肯定此人绝对懂得武艺,而且还不低。
在三米外停下脚步,林昆放下干粮袋,微笑着说道:“我只是看这位老丈气息奄奄,所以想过来送点干粮给他,没别的意思。”
高大汉子目光落到干粮袋上,面容瞬间缓和下来,脸颊了几下,抱拳道:“多谢公子仗义,某代高家村众人谢过公子!”
摆摆手,将干粮袋扔给这个汉子。
眼见汉子接过干粮袋,周围灾民一阵嗡动,勉强挪动身体,聚拢到高大汉子周围。
让林昆惊异的一幕出现了,那些同样饿的有气无力的青壮竟然没有推搪那些老弱,反到小心的将他们扶过去,让他们先从高大汉子手中取得一点点干粮。甚至有几个青壮拿到食物后,先让身边的老弱妇孺食用,自己最后才吃一点残渣,一看就知是一家。
干粮袋的食物很少,几十人一分,每个人分量就更少。
不过高大汉子还是很感激的朝林昆点点头,拿出一个破碗将自己的干粮掰碎放进去,拿出一个水囊倒了点水,等干粮发胀后,才小心的扶起身边的老人,将干粮水灌进去。
老人估计也是被饿晕的,吃了点东西,慢慢又缓解过来。
浑浊的双目扫扫四周,露出不解的表情,高大汉子连忙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他明白过来,挣扎着站起来,对着林昆抱拳道:“多些公子仗义搭救,还请公子赐告姓名,某高林永记恩德。”
“我并非贪图你们报答,这姓名不说也罢。只是我有一事不解,沿途我也看到一些灾民,多少都还带有一些包袱行囊,为何你们这些人两手空空,难道是遭遇劫匪了吗?”
高林看看周围勉强恢复点气力的村民,无可奈何的说道:“某本是西河郡高家村人,鲜卑那群畜生进犯西河,高家村首当其冲……某带村民逃走,途中却被鲜卑游骑追上,一番冲杀下勉强逃出,行囊等物尽失,靠沿途收集一些食物逃到杨县,不辩方位下来到此处……某多谢公子救命!”
“多谢公子救命……”
其他灾民也勉强站起来,向林昆道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