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趁夜出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人道:“你等着。”关上门进去了,过了一会儿,门再次打开,李正风从里面大步迎出来,看到穿着披风的我,不禁愣了一下,我向他使了个眼色,李正风脸上露出恍然的表情,伸手道:“快快请进。”我迈开大步走了进去。
李正风一直将我带到内书房,自己起身把门关紧,又伸手请我坐下,抬起头飞快地看了我一眼,很快转头看向它处,低声道:“好古深夜来访,莫非有什么要紧的事?”
我站起身,按着他坐在椅上,向前一步拜倒在地道:“丽君如今有一件事要求将军,请将军一定要答应丽君。”
李正风慌忙站起身道:“你快快起来,不管是什么事,我都答应你就是。”
我眼中含泪道:“这是性命攸关的事,将军不必急着答应。先听丽君说完吧。”
李正风正色道:“我早就说过,正风为了你粉身碎骨,在所不惜,你有什么话,不妨直言。”
我叹道:“丽君打算今晚就悄悄离开大都,想请将军送丽君出城。”
李正风疑道:“怎么会这样,为什么要悄悄地离开,如今皇上已经回到大都,禁卫军的禁令也已解除,你若是想去北地找皇甫将军,或是回翠微镇看望爹娘,不管用何种身份,只管去便是,又何须这样大费周折呢?”
我拱手道:“请将军恕罪,这其中的缘由,丽君不说出来,只是不想连累将军,有些事将军不知道,也许还更好些。”
李正风闻言,低头想了许久,抬起头坚决地看了我一眼,道:“好,我帮你,今晚我便送你出城。”
我眼中流泪道:“谢将军,将军对好古的大恩,好古来世一定衔草结环以报。”
御书房。
卫良将一本厚厚的册子递给铁穆耳,铁穆耳接过册子,打开仔细查看,一直看到最后,嘴角忽然浮起一抹冷冽的微笑,低声道:“好,很好,有这些罪证,足可将安西王置于死地。”
卫良笑道:“到时皇上就可以将贵妃娘娘打入冷宫,另立皇后了。”
“打入冷宫?”铁穆耳轻轻摇头,“不,朕要将她贬为宫婢,流放蒙古,为先祖皇帝守陵,那里比冷宫更适合她。”
卫良愣了一下,不敢再言语。
铁穆耳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那弯细细的新月,低声道:“再过一个多月,就是皇太后的寿诞,庆典安排的怎么样了?”
卫良躬身道:“奴才遵照皇上的吩咐,在宫中修建亲恩殿,从国库拨款,修膳五台山的玉佛寺,购置粮食香火,烛油等物,已备太后饭僧礼佛之用,安南和高丽都已派遣使臣,赶往京城,进献贡品,为皇太后贺寿。”

铁穆耳笑道:“好,你办得很好。”
卫良慌忙跪下道:“皇上谬赞,奴才为皇上办事,本是份内之事,就算为皇上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
铁穆耳笑着抬手道:“好了,你起来吧,九王叔伤势如何?”
卫良躬身道:“启禀皇上,御医来报,九王爷确实是真得受了内伤,而且伤得很重,恐怕要调养数月,方能痊愈。”
铁穆耳冷笑道:“受内伤也许是真,但若说九王叔是练功时走火入魔,朕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只怕另有原因吧。”
卫良想了想,低声道:“以九王爷的武功,一般人根本伤不了他,而且据监视九王爷的人来报,他前天晚间还是好好的,而且还曾骑马去了一趟公主府,与长公主在府中呆了一盏茶功夫,方才出来,出来时神情忧虑,行色匆匆,似是发生了什么事。然后第二日就听到他走火入魔的消息,难道是那一晚有人刺杀他?”
铁穆耳想了想道:“看来此事需从长公主身上查起,只是如今驸马已被贬往南疆,长公主也因旧病复发,前往五台山静养了。”他说到长公主,眼中似有不忍之色,一闪即逝,轻叹一声,低声道:“也罢,此事且放一放。”
卫良又道:“还有那个李正风,他与张好古过从甚密,实在超脱同袍之外,其中莫非也有什么隐情?”
铁穆耳微微一笑,低声道:“对李正风,朕自有安排,你去唤阿罕来。”
卫良拱手道:“是,皇上。”起步退出去。
过了一会,阿罕进来道:“微臣叩见皇上。”
铁穆耳缓缓坐到龙椅上,默默看了他一阵,笑道:“朕招你来,是有件事想问你。”
阿罕躬身道:“请皇上垂询。”
铁穆耳低声道:“你觉得,李正风此人如何?”
阿罕想了想道:“此人作战勇猛,又有谋略,人品也极好。”
铁穆耳颔首道:“很好,你说,李正风是否知道张好古的真实身份?”
阿罕惊诧地抬起头,看了他一眼,很快低下头道:“微臣愚钝,猜不出来。”
铁穆耳笑道:“你真得猜不出来?”
阿罕慌忙跪下叩头道:“微臣万死,请皇上恕罪。”
铁穆耳沉默了一阵,叹道:“起来吧,朕没有怪罪你的意思。”
阿罕叩头道:“谢皇上。”慢慢站起身,低着头,不敢看他。
铁穆耳鹰目微扬,目视着他,好一阵方道:“朕决意太后寿宴之后,就让李正风接任兵部尚书之职。”
阿罕心中一惊,急道:“皇上三思,此事切不可操之过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