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章 “山寨版”《三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塘小学,关公像下,几个高年级学生(初小三年级)围在郑文明同学身边听“山寨版”(盗版)《三国》。
郑文明版的《三国》中,没有什么大道理,只有各路军阀抢地盘,争民心,一边杀戳,一边宣称自己是“大义”的捍卫者。传说中各路英雄豪杰的光环在山寨版《三国》中纷纷破碎,皇帝当然是只顾沽酒呷肉的昏君,董卓的西凉铁骑如同袁世凯的北洋军,各路群雄和军阀无异。他们不去打和小鼻子们一样的异族入侵者,却自个打得你死我活,为的就是弄到更大的权利,更多的钱。各路军阀为了让自个获取更大的优势,就在自个控制的地盘内大量征兵——抽丁,以期压倒其他各路军阀,成为天下共主。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以求收拢民心,各路军阀或标榜维护大义,或称为民请命,或干脆找证据说自个乃天命所归,为保护百姓安居乐业不得己挺身而出并愿肝脑涂地。在这样的背景下,那些勇将们都成了军阀头目们手中的枪,用自个的命去为主人拚天下。如果说这仗打得快一点,老百姓还少受点儿罪,至少打完仗就不用再抽丁了,可偏偏三个大军阀打成了两打一,硬是把仗打了几十年才打完。打完仗,总算是统一了,可汉人的元气大伤,异族人(象小鼻子一样)杀过来时,汉人马上就垮了。
各位英雄好汉有的一昧蛮勇,有的阴险诡诈,有的借刀杀人,有的翻脸无情,有的恩将仇报。所谓的奸相为不伤民本令士兵屯田,所谓的忠臣为达目的可以牺牲无辜的女人,所谓忠义无双者为了胜利可以将敌军连同百姓一起淹死,所谓爱民如子的主公可以蛊惑百姓抵挡敌人的追兵……

虽然是山寨版的三国,当然不能回避其中心人物——诸葛亮,如果真是为了天下苍生计,当然是帮着一个对百姓有利的势力尽快结束战乱。但这位卧龙先生选择投靠了最不可能的势力,以其尽展胸中谋略,搏不世美名。若非这人,战争可提前结束数十年,不会使汉人元气大伤;若非此人,蜀中百姓不至于连年征战,导致人丁锐减,大量田地荒芜。他明知事不可违却强为之,留下的是忠于汉室的美名,更有因大量内耗造就的汉民族的苦难。
这个不一样的三国故事让同学们心目中英雄人物们的形象全面缩水,越听越失落。连旁边的老师也觉得这孩子太早熟,而早熟的孩子注定是要失去很多快乐的——包括被谎言欺骗的快乐。听郑文明的父亲说过了年要送他去黄茅天禄小学去读高小,另外几个读完初小就回家务农(和班上大多数学生一样)。老师心里为这个聪明的孩子高兴,很少见到这么小就能识文断字,对联作诗的孩子,不过听说这孩子有个叫郑多华的堂哥,小时候比郑文明还聪明,四岁不到就能背诵完整的《三字经》、《千字文》、《声韵启蒙》,可惜10多年前在长沙读书时病死了。好在郑文明看上去很壮实(山里的孩子只要能长成,没有不壮实的),应该不会少年病故。
这一天是1942年10月19日,日军飞机轰炸郴州火车站,炸死炸伤5人。郴州民众都有种不好的感觉——日本人早晚会打过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