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章 长沙沙水水如血(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次长沙会战结束后,薛岳将军深刻地体会到破坏交通线的重要性,动员并训练了湘北民众破坏敌军交通线的能力,湖南人骨子里好勇斗狠的精神再次被激发起来,积极配合军队在战斗前突击破坏所有能想得到的行军路线。
薛将军为了逐步袭击日军,将第九战区的阵地向前推了几公里到数十公里不等。在军力安排方面,薛将军把第一次长沙会战时日进攻路线作为已方重点防御方向。为了阻击日军南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令第3、第5、第6战区对当面之日军发动攻势,以牵制日军兵力调动,第9战区对日军实施袭击,使其不能集中兵力,然后借新墙河、汨罗江、捞刀河三线阵地,诱敌主力深入至长沙东北地区围歼。根据军事会议确定了反攻方针,薛岳拟定了反攻作战计划。反攻与御敌均注重鄂南、赣北、湘北三面。中方的全部布署为破译中**队电报的日军完全了解。
9月7日,日军给中**方一个“惊喜”,第6师团向湘北大云山守军游击根据地发动扫荡。该地位于昌水以北,山高林密,属第4军辖区,小部分为第58军防御。大云山驻扎了第九战区第七挺进纵队,该纵队的主要任务是对‘日统区’进行敌后游击活动。日军文件显示,该纵队“顽强破坏我铁路及通信线路,为我运输工作之大患”。第6师团在扫荡的同时第3、第4、第40师团则避开中方的注意,秘密地在新墙河右岸集结。
第6师团对大云山守军进行猛烈打击,第27集团军总司令杨森命令第4军欧震部加强守备。中**队第4军遭受重大损失后撤守,日军突破大云山东侧阵地后,突进至大云山南侧,包围大云山,形势看上去非常紧张。杨森将军急令第59师、新编第10师、第60师驰援,将日军阻滞于长安桥。
10日,日军第6师团撤往桃林,扫荡大云山任务改交充当‘诱饵’的第40师团,新编第10师抓住日军交接的时间差,趁机收复大云山。第60师则抵达长乐街后继续向昌水北岸开进。
11日拂晓,第27集团军奉命发起全面反攻,第6师团第13联队减员严重,固守待援。而第40师团刚换防上阵,并不知道新编第10师重新占领了第6师团已报告扫清了的大云山,重松支队一到甘田即被新编第10师猛攻,苦战一日后方与固守的第13联队会合。第13联队被重松支队换防后,归建第6师团。而驰援重松支队的第40师团,在白羊田遭受新编第10师侧击。13日起,中**队四面攻击第40师团,一场苦战过后,双方都遭受严重损失。为解第40师团之围,日军作势派荒木支队前往救援,杨森亦命第102师主力、第58师、新编第11师赶赴大云山参战。

15日,杨森得知岳阳以南已经集结了数万日军,方才明白中计,日军应该是要大规模进攻第九战区,急电第九战区司令部,并命令第4军在新墙河防线加强戒备,积极侦查敌情;命令通城之第二十军准备参加新墙河战斗。可面对掉进锅里的日军第40师团令杨森将军实难以割舍,他令第4军、第55军17日拂晓发动总攻,以求再现上高战役的战果,至少也要把日军40师团打残。当日我军攻克两据点和两高地,只要时间允许,可以说胜利在望。但一切都在日军算计之中,杨森将军功亏一溃。
1941年9月18日拂晓,日军按计划如期发动全面攻势,日军第4师团沿粤汉路向长沙前进,第3、第6、第40师团兵力共45个步兵大队由港口至新墙市一线在伞兵的协助下,通过322门火炮掩护,协同战车、舰艇、飞机立体作战,强渡新墙河,两小时内迅速突破新墙河阵地,续向南进。中**队留下少数兵力凭借新墙河阻击日军主力,主力转移到关王桥以东侧翼待机。同时日本海军陆战队乘军舰及汽艇由岳阳经洞庭湖,向青山进攻,此处守军为99师一部,该部官兵坚强抵抗,毫不退缩,全体官兵战死殉国。
当杨森将军不得已放弃围攻40师团,令昌水以北各部撤离大云山阵地,转入新墙河战场时,但为时已晚。日军成功地以一个师团牵制了第九战区的五个主力师,以大云山扫荡的烟雾成功掩护主力进攻的意图,终于在短时间内突破新墙河阵地,赢得了战场上的主动。
薛岳将军打算在汨水两岸歼灭敌军,遂于18日电令第37军、第99军两个师由第37军统一指挥,设置阵地于浯口至三姐桥一线;第26军集结金井、将军坝;第92军调平江;战区炮团开金井先协助第37军守势作战,再协助第26军攻势作战。随即又电令第27军于汨水以北向敌侧背发起攻击,以迟滞敌军南下。
19日,日军留部份兵力在新墙河一带抵抗侧翼的中**队,主力日军沿黄市、大荆街、关王桥一带进逼汨罗江北岸,其第3师团、第6师团各一部则进至汨罗江南岸新市、颜家铺、浯口各附近。第5战区令第20军配合第4军、第58军扼守关王桥以东、易水以北地区,从日军后方相机攻击;第10军、第26军、第74军、第79军等由东南向西北侧击,歼灭突进汨罗江以南地区之敌。此部署应属合理,但第9战区下达作战命令的无线电报,被日军截获并破译,日军遂放弃“将主力用于湘江方面”的原定作战方针,决定在捞刀河以北地区捕捉歼灭第9战区军队,然后直取长沙。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