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小店开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小店开张
回到小店,张婶领着一众老少娘们早就将一切收拾停当为了试一试当地口味,二也是熟悉各类调料作用,三更是为了拉拢人心。亲自下厨,弄了一大桌子小菜,说是大家一天操劳辛苦,犒劳犒劳。
饭菜如流水般上了席,忙的我是手忙脚乱的。我速度已经算是很快的了,但仍是没有料到这些女人能有如此能量,在我终于烧制完最后一道菜准备上桌,打算如现实世界所有领导般发言鼓励一番说上些废话后再吃饭,为了这,我刚才还在厨房准备了老半天呢,草稿都打了十几遍,差点切菜切到自己的手。可是才一进大堂,就发现已是满桌籍,便连汤盆都被舔食的干干净净,连洗都不用洗了。众女尚还如一群母狼般瞪视着我,意犹未尽,仿佛似要将我也吞食了下去,那眼神绿幽幽的,看的我一身的寒毛都竖了起来。赶下,推脱说要唰锅,就从厨房后门没命似的逃了,一直在外面溜达到了月亮高高挂起,才赶偷偷的摸了回来。
这一桌饭效果惊人,第二日一早便为屋外叽叽喳喳的人声吵醒,出门一看,吓了一跳,只见店门口围了一群的女人。原来昨晚吃我烧了菜的女人回去将这一日事及那桌饭菜一叽喳,又引来些大妈大婶小媳妇妾室外房,也嚷着要入伙小店。
我只好又一一实录,收下入伙费,多多益善,反正经过我的调研,亏本是没可能的,。完事后几大董事坐下一统计,所凑款项已超预计甚多,实在让我大叹女人的力量不容忽视。心底一盘算,既然手头有了本钱,自然胆气又壮了几分,当下决定将小店扩大重新整修。
由此以小店为中心,四周街坊间的女人们都活动了起来,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莺飞燕舞的忙乎了十数日,小店已是焕然一新,店头高挂一大牌匾,上书“福远楼”。牌匾四周用大红布帛绵绕,一旁长竿高高挑起,上挂一面大旗,大旗制的美奂美仑,中间绣着一个大大的“食”字,这是各家大妈大婶小媳妇妾室外房合理赶制出来的,不过我怎么看怎么像是花果山山挑着的那面大旗,着实把我郁闷好一段时间。
据说小店之事还调理了不少人家大妇小妇醋争邻里女人口角之事,以致于我在小店四周街巷闲逛之时,忽然会有某男窜出来抓住我的手狠命的致谢一番,弄得我经常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好呵呵傻笑一番,口道:“哪里!哪里!共勉!共勉!”就糊弄过去,也算是以外之喜。但由此小店的名声和我的人气一路飚升,四周人家少有不知道我以及率领一大群女人开店之事,起到了极佳的新闻宣传效果,甚至到了开张之日之时,平阳城或多或少都听闻了些“福远楼”的情事逸闻。
开张前两日,我又将现代营销广告学发挥致用,说到这营销广告学,当初为了追俺前世的那位漂亮的老婆,在大学的时候,我可没少陪老婆听课,相信广大同学们也差不多能有我这种体会。经常去听课,以致于教营销广告学的那位教授都认识我了,几次没去陪老婆听课,那教授竟然还惦记起我了,此事一时之间在大学校倒成了笑谈,因为那位老教授是出了名的很少点名的,一个学期就点三次名,开学一次,期中一次,期末一次,偏偏那多出来的几次都是单点到我,唉。
组织了会楔子的小媳妇妾室外房们抄写了千张告示,四处大肆张贴。反正这世好象尚无什么“工商局”“广告法”“城管”之类的机构,算是成为了“城市牛皮藓”的创始鼻祖。
如此一番作势,小店的名声大躁。开张之日,店门未开,小店门口就围满了看热闹的人群。呵呵,见此情状,我顿时心花怒放,赶忙叫人将事先准备好的告示挂出,言明开张三日之内,每日前五桌客人饭菜费用减半,因为——小店内只有五张桌子。当然,这也是现代营销学所教导的。
这张告示一出,效果极佳。才一开门,人群就蜂拥而入,争抢桌椅,结果每张桌上都起了争执。嘿嘿,我要的就是这种效果,看来没白去陪老婆听课,待张婶等人好不容易将众人安抚妥当,让不知谁家小妾所扮的服务员将菜谱奉上。这也是一大创举,各家才馆一向都是又小二唱菜的,而“福远楼”意外之举接二连三,顿时让众人鲜奇不已,便连围观人群也不忍离去,想看看此电还有什么新鲜花样。

不久,一道道菜式端了上来,每道菜不到片刻便被抢食一空,都大呼好吃。其实我的水准远达不到如此美味的地步,但一来我可是总结了我前世所会的所有好吃的菜式,比之现在时代的菜系知道的更多;二来是心理因素,抢食的菜最好吃,故才能有此效果。
这一番做作,引得店外围观人群议论纷纷,盼着店内众人快快吃完下桌,好一拥而入顶上,一尝美味,顿时又乱作一团。
那张婶也算是心思转得极快,见店外情形,忙出来维持秩序,一阵编排,店外便排起长长的人龙来,一直延至大街上,更引起了路人的好奇,结果人龙愈发的壮大,排出百余米之长。结果人手越来越不够,各大董事全都上场还是忙的一塌糊涂,忙到我这求援,我一开始本想把王五扔出去帮忙的,不过一想这刚从山上下,暂时还是不宜露面为好。就让她们回家把老少全家出动来帮忙。
一天下来,高强度的运动把我累的是连话也说不出来。店们关好后,瘫坐在太师椅上,与张婶等将一天进项一清,都大吃一惊,心道:“乖乖隆的冬,奶奶个韭菜炒大葱的!难怪都说饮食业是永远的高利润行业,才一天就成本回收的差不多了,这也太好赚了。
王五用手捧起一堆铜钱,让铜钱从手缝中滑落,听着那叮叮铛铛响的金属撞击声,叫道:“哇!这也太好赚了,大哥,你简直……简直太神了,跟着你,我后半辈子不用愁了!”
张婶:“那是!王兄弟,你这位兄弟可不是一般人啊!我还从来没听过谁那么有本事的呢,做生意一天就把本钱全都收回来的!要我看啊,以后这平阳城的首富非你兄弟莫属!你们能遇上李兄弟,真是好福气啊!呵呵。”
难得被夸成这样,怪不好意思的,尴尬的咳了咳,忙道:“呵呵,张婶过誉了,我哪有什么本事啊,能混个吃饱喝足就已经不错了!对了,我们不说这个了,大家都累了,早点休息,把明天的工作安排一下,早些歇息吧,明天还要早起呢!”
张婶等诸妇人早对他佩服得无以复加,自是毫无异议。我匆匆把明天购菜备料,谁该如何如何等事安排定了,便熄灯各自回家歇了。主要是我,累的实在不行了,老头般捶腰挨到里间,脸脚也没洗,一头扎在床上呼呼就睡了。
第二日,果不出意料,尚未开门,门外已经排起了队,都是来挤那头五桌的客人,多是昨日来过之人。想来是昨日吃的好,今天又来凑热闹,队伍也自觉的排出了数十米长。
我不敢多耽搁,忙招呼人开门迎客,店里一时又热闹起来,人声鼎沸。说笑声,叫好声,催菜声,锅碗瓢盆敲击声,吵作一团。我也懒得管,更顾不上这些,现在我的眼里只有锅里翻炒的菜肴,耳里充斥着锅铲声和哄哄作响的火燃声,虽然有王五等人帮厨,仍是手忙脚乱,满头大汗的。
数十日下来,生意是一日好过一日,店外排起的队伍也越来越长,都成了平阳城一景,“福远楼”的名胜也越来越响,稍有身家的人见面都无一例外的要问一声:“近日你吃了没?”,虽然说没点名,但都知道是指有没有去“福远楼”排队尝尝那儿的小菜。一时之间,到“福远楼”排队吃饭竟成了平阳城的新时尚。
我这些时日累的手僵足软的,连嘴里呵口气都是一股子的油烟味。不过虽然累,不过心里那个美啊,因为我人越累就代表进我口袋的银子就越多!呵呵,不过,我知道,这是因为一来,大家都是尝个鲜,虽然咱做菜手艺好,一传十,十传百,人人都想来尝尝这色味俱佳的新菜式;二来是咱厚道,定价相对于其他的酒楼饭馆来说,不但味美且接个十分低廉,只要稍有余钱,便可进小店尝得起一二道菜式;三来大家都比较闲,好凑个热闹,跟个风什么的;四么,就是本帅哥起始的营销手段耍得好,让人觉得新奇,心思都给我吊了起来,不尝尝就不肯罢休。这么一连串的结果下来,自然我这小店的生意就越来越好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