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废立之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说董卓见黄兴得授左将军、忠信侯、领豫州牧,就连楚氏姐妹都被封为巾帼将军,不由得心中愤恨不平。本想去黄兴府上探探底,却闹得灰头土脸,铩羽而归。
回来之后,越琢磨越是恼火,于是唤来李儒,商议道:“黄兴小儿有何能耐?靠一群女流之辈,哗众取宠,居然得授高官,日久必成后患,须设法尽快除之。”
李儒思索半天,说道:“我看可遣人监视、跟踪他,若有机会,就可设伏击杀之;若无机会,再另作他图。”
董卓道:“他身边武士必定身手不凡,恐难刺杀。”
李儒道:“我们可趁他出城之机,遣军袭杀之,他纵有千般能耐,也挡不住千军万马。”董卓沉思良久,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只好依李儒之见,先如此办理。
再说黄兴自从加官进爵之后,与朝中大臣的来往更加密切,对任何人也都一直保持着谦逊的态度,从没有得意忘形的表现。尤其对皇室的态度,始终恭敬如一,不似董卓般骄横跋扈,让众大臣欣慰不已,就连太后也暗自庆幸,没有认错人。
而董卓最近也收敛了许多,黄兴认为他开始对自己有所顾忌,不敢太过放肆,于是越发小心翼翼,出入谨慎,随时都有大批护卫跟随。
董卓见无机可趁,恨恨不已,与李儒商议道:“哼!这黄兴小儿提防甚严,如何是好?我如今想废了皇帝,立陈留王为帝,只可恨他在中间,使我有所顾忌,你看有何良策?”
李儒想了想,答道:“趁现在朝廷还没有主事之人,赶紧行动,如果晚了恐怕会有变化。黄兴这段时间正与百官打得火热,时间一长,恐怕就无我等立足之地。谅他万余兵马,岂是我十万西凉铁骑之敌?不如改日就在温明园中,召集百官,谕以废立,若有不从者斩之。”
董卓大喜,遂于次日大摆筵席,遍请公卿。众公卿皆惧怕董卓,谁敢不到。
黄兴知道董卓就要开始行动了,于是抱着坐山观虎斗的想法,也带了“天龙十八卫”前来赴筵,同时命其余人等作好应变准备。
来到温明园,黄兴见园中人来人往,热闹非凡,遂上前与众公卿见礼。
蔡邕一见黄兴,高兴地说道:“凌云!你怎么也来了?我还以为你不会来。这下可好,我们可以在一起聊聊,省得面对董卓那厮。”
王允在一旁急忙拉住他,使了个眼色,打断他的话,说道:“小声!”然后四处看了看,见并没有外人在附近,于是小声对蔡邕道:“伯喈!说话小心,以防传入他人之耳。”蔡邕不以为然。
黄兴点头道:“司徒大人说的对,是该谨慎一点,没必要惹这无谓之事。”
正说话间,杨彪引二人走来:“来!凌云!老夫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执金吾丁原丁将军,原并州刺史。这是丁将军义子吕布,少年英武,勇冠三军,万人莫敌。”然后又对丁原说道:“建阳!这就是老夫说的左将军、忠信侯、豫州牧黄兴。”
黄兴与丁原互相见礼,吕布也上前向黄兴施礼,双眼却紧盯着黄兴,心中暗想:“哼!原来这就是黄兴!乳臭未干的小子,能有何能耐,不就凭着一群女子,博得太后的欢心而已。”
黄兴初见吕布,还在想《三国演义》未必说的都是真的,看能不能结识吕布,有机会收归麾下,因为书中所述,吕布的武力也太过厉害了。此时见吕布神态傲然,虽上前见礼,却情非得已,不自然地流露出蔑视的目光,于是就打消了结识的念头。
大家见过之后,一起寒暄起来。
丁原在一旁不时地打量黄兴,见黄兴一言一行、举手投足,自然而然流露出一股英气,神采四射,却又不锋芒毕露,对人恭敬谦逊,毫不做作。不由得心中一阵赞叹:“好一个少年俊杰!”
董卓待百官都到了后,才迟迟前来。
酒宴开始后,鼓乐齐奏,载歌载舞,黄兴与蔡邕一边欣赏一边评论。
酒行数巡,董卓起身叫停,厉声说道:“我有一言,众官静听。”
众人皆侧耳静听。黄兴暗道:来了。
“天子为万民之主,没有威仪不可执奉宗庙社稷。今皇上懦弱,不如陈留王聪明好学,可承大统。我欲废去皇帝,另立陈留王为帝,诸位大臣以为如何?”
诸官听罢,面色大变。黄兴暗自冷笑,环视众人,没有出声。
“咣当”一声,执金吾丁原推案而起,站到席前,大声呼道:“不可!不可!你是何人,敢出此大话?皇上乃先帝嫡子,并无过失,怎能妄议废立!莫非你想篡逆吗?”
董卓怒叱:“顺我者生,逆我者死!”遂掣佩剑欲斩杀丁原。
此时李儒见丁原背后一人,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暗道:“糟糕!未曾想到这些人都带了大将来,更没想到黄兴也会来,看样子来者不善,只有改日准备好了,再作打算。”
于是急忙拦住董卓,进言道:“今日宴席之处,不谈国政,来日在都堂公论不迟。”
“就是嘛。废立之事,岂可妄议?何况就算要议,也轮不到你来出头。”黄兴坐在那里慢条斯理地望着董卓。
董卓大怒,转身便要冲过来。
“天龙十八卫”立刻手持钢刀手弩,迅速护在黄天两侧,黄兴端坐席上满脸嘲笑地看着董卓:“怎么?还想再比试比试?”
董卓闻言,直气的青筋暴涨,面如紫茄,恨不得生吞活剥了黄兴。
李儒拼命拦住董卓,附耳说道:“今日恐怕情况不妙,他们似乎有所准备,请明公暂且消气,待来日我等准备充足,暗中伏下精兵,再来对付他们,到那时看他们还能如何猖狂?”
董卓于是按下怒气,强作笑颜:“哈哈!我只是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并没有别的意思,诸位大臣请别介意。”遂还剑入鞘。

丁原回身便走,吕布随之而去。天龙卫见状也退到黄兴身后,黄兴望着董卓频频冷笑。
董卓诈作没看见,接着向百官说道:“我刚才所言,希望诸位大臣能够考虑考虑,是否合乎公道?”
卢植起身说道:“明公错了。当年太甲昏暗,伊尹将他流放在桐宫;昌邑王登位仅二十七天,就做恶三千余条,故霍光将他废黜。现在皇上虽然年幼,但并无过失。公是外郡州牧,从未参与国政,怎可强行主持废立之事?圣人云: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
董卓见又有人反驳,顿时怒气又上升起来,手按剑柄,双眼露着凶光,紧紧盯着卢植,只是碍于黄兴在旁,不敢轻举妄动。
黄兴起身喝道:“怎么?又想妄动刀兵,诛杀大臣!哼!你算什么东西?居然敢如此威吓公卿!来!来!来!我们再比试比试。”随手拔出战刀,“噌!”的一声,插在身前的案几之上,傲然地望着董卓。
董卓恶狠狠地看着黄兴,双眼冒着怒火,却不敢妄动。
议郎彭伯急忙上前谏道:“卢尚书天下闻名,今若杀害,恐天下震惊。还请明公息怒!”
王允也趁机说道:“废立之事,不可在酒后相商,还是改日再议吧。”于是百官皆散。
黄兴回到府中,急召孙忠等前来议事。
黄兴将宴席上所发生的事情,向众人叙述了一遍,然后说道:“今日已与董卓公开翻脸,恐怕我等不能再久留京师了,大家一定要作好应变的准备,防止董卓狗急跳墙。”
孙忠起身道:“主公!不如我们先下手为强,杀了董卓,以除后患。”
楚婵望着黄兴说道:“夫君!那可怎么办?如果董卓真的废了皇帝,那太后如何是好?帮帮她吧!”
楚娟也点头道:“就是!夫君!我们帮帮太后吧!你看她对我们挺好的,我们不帮她,那她怎么办呢?”
黄兴摇头道:“问题是我们需要董卓搅乱朝纲,才能有利于大业。何况,我们也未必能杀的了董卓,就算杀了,他那十万铁骑就在京师,必会有人接替他指挥。若那人趁机起兵作乱,我军恐怕根本无法应付,风险太大。我看还是先作好准备,随时撤回颖川,再作打算。”
楚婵失望地说道:“那我们就不管太后了?”
黄兴笑道:“不会的。我会尽量想办法保护太后,回颖川后,我们就着手准备讨伐董卓。但现在最主要的是保存自己,如果我们死了,那不就任凭董卓胡作非为了?”
楚婵、楚娟听罢,点头道:“嗯!那就听夫君安排吧!”
黄兴于是命令孙忠立即回军营,加强戒备,密切注意董卓的一举一动。侯府中的所有人员均严阵以待,作好应变准备,随时准备撤离。
第二天,丁原率军在城外挑战。董卓大怒,率军出战。
两军对阵,只见丁原身边一员大将头顶束发金冠,肩披百花战袍,身擐唐猊铠甲,腰系狮蛮宝带,纵马挺戟立于阵前。此人正是在温明圆宴席中丁原身后之人,姓吕名布,字奉先,乃丁原的义子。
丁原指着董卓大骂:“国家不幸,阉官弄权,以致万民涂炭。你身无寸功,竟妄言废立,欲乱朝纲!”
董卓还未来得急回话,吕布就飞马直杀过来。董卓慌忙退走,丁原率军掩杀,董卓大败,退出三十余里下寨。
黄兴知吕布为人有勇无谋,见利忘义。《三国演义》中说到吕布被董卓部将李肃说降,当夜斩杀丁原。遂急忙去丁原营中求见,提醒丁原防备吕布背叛。
丁原见黄兴前来,十分高兴,将黄兴迎入大帐,二人分宾主落座。黄兴拱手贺道:“将军旗开得胜,可喜可贺!黄某特来祝贺。”
丁原笑道:“些许小胜,何足挂齿?倒要将军见笑了。”
“将军过谦了!想那董卓自进京之后,飞扬跋扈、蛮横无礼,自持兵多将广,竟敢狂言废立,群臣畏惧莫不敢言。唯有将军中流砥柱,一杀董贼威风。来日锄去国贼,将军定为国家栋梁,真是社稷之福,百姓之福!”
丁原更是谦虚道:“哪里!哪里!将军少年英才,十六岁就举兵勤王,大破黄巾,官至太守。今又北邙救驾,受左将军衔,拜豫州牧。真是少年有为!”
黄兴连忙说道:“将军无须夸奖,这是黄某应该做的。此次到访,黄某有一事相告。”
“哦?不知将军前来,有何要事?”
黄兴沉吟片刻,说道:“将军!此事非同小可,黄某也不知该如何说起。”
丁原奇道:“将军有何事?尽管说来无妨。”
黄兴犹豫再三,说道:“将军!请恕黄某无礼!黄某想问将军麾下吕布,其人如何?”
丁原随口答道:“哦!奉先哪!我待他亲如父子。”话一出口,立即醒觉,黄兴为何如此问到?遂疑道:“将军此话何意?”
“怎么说呢?这只是我的预感。我看吕布不是忠义之士,虽勇冠三军,但却见利忘义。若董贼许以高官厚禄,吕布必反投董贼。望将军多加提防!”
丁原闻言大怒:“将军何意?丁某与奉先情同父子,你怎敢如此言语?莫非你投了董贼,来使离间之计?”
黄兴急忙辩解:“将军息怒!董卓何人?黄某怎会投他?这只是黄某的猜测,希望将军留心即可,并无他意。”
丁原怒气难泄:“丁某之事,不劳将军如此费心。来人!送客!”说完,一挥袖,转身而立,竟不再理会黄兴。黄兴苦笑,只好告退。
走出丁原大营,黄兴命天龙卫和铁卫暗伏于丁原军营周围,准备截杀李肃。由于不知李肃会从何方而来,遂派铁卫四散监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