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梦断青山》第十七章: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六月的青溪开始闷热,林子里全是一片蝉的恬躁。
经历着全年最长的日照,坝子里的秧苗刹那间就全绿了,山上的早包谷甚至还悄悄的抽了穗。

往些年的六月,该薅的秧、该锄的地、该施的肥都做完以后,女人们就会找上一片绿荫,一面做些针线,一面有一搭无一搭的聊些无关痛痒的家常。男人们有的编席,有的编筐,有的则进山采货去了。
总之,前一阵子忙过之后,现在可做的都是些闲头杂脑的事,一应的事仿佛都是等着秋收的到来。
可是,从去年开始,只要进入六月,人们就有些坐不住、闲不了啦。

傍山的人们越来越发现,需要的钱可以不用一锄一撅的刨了。只要摆个小摊,烤上些红薯、包谷或山芋,只要嘴勤眼快,每天三元两元的总能挣得到手。
于是,更有心计的人则把临街的场院清理出来,搭上棚,摆上桌,先用麻将稳住客人,然后备些不要本钱的山货或野菜,瞄准吃腻了大鱼大肉的城里人象模像样的办起“农家乐”来。
现在,唠闲门的少了,忙活计的多了。唯有孩子门依然成天浸在溪里,无所事事的捉他们的虾,捞他们的鱼。

六月底的倒数第三天,志民接到惠琳的电话。
确认志民是在傍山后,她顿了一下,说道:“等着我,四天后我要来傍山。”
惠琳的电话与过去一样,很简短。看来,要来傍山是没有什么商量余地的。
志民知道这个女人的秉性,挂断电话时笑了笑。

在一些人看来,惠琳有些心高气傲。她上过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做了几年秘书,结过婚,有过一个孩子。后来,她离了婚,下了海。再后来,她做起了“山魂旅行社”的老总。

几年下来,志民对这个女人的了解,仅此而已。

两年多来,这个女人就像长途迁徙的侯鸟一样,累了倦了的时候,总要把他的臂弯当做可以休憩的湖湾。
每到此时,躺在臂弯里的这个女人完全没有了女强人的模样。
她温存、疲倦,甚至让人怜爱。
她沐浴后用手指梳理头发的姿态,常让志民想倒稻田溪边那些清理羽毛的鹭鸶。
志民相信,她爱他,甚至在感情生活上也依赖于他。

可志民觉得,这女人依然象本谜一样的书。这书里有着许多离奇的、永远只留给自己的故事。
志民感到,这个女人一方面敢于向男人大胆的索取,一方面却又在内心深处远远躲避着男人。
说得准确一点,她是在探求一种新的情爱方式,或者说是一种新的情爱的归属——可以深爱一个男人,但决不从属于这个男人。
为了这样的探求,她不顾一切的在志民身上下着一个女人的赌注。
志民一直弄不清,他们这样的关系究竟是为了性,还是为了情……

志民记得,初识的那天是她端着酒杯走过来的。

那时,志民陪着几位客人落住黄果树景区。当天晚上,客人安排妥帖后,他象往常一样,到酒吧选了个较为清静的角落坐了下来。

此时,惠琳走过来,轻轻问了句:“先生,可以坐吗?”

志民怀着一种淡泊的心态,不惊讶也不反感,只是借着灯光打量了一下这个古怪的女人。他发现,这个女人也以一种古怪的神情审视着他。

他没想到,这次不期而遇竟然铸就了他们现在的关系。
直至现在,志民还在想:这究竟一时的心血来潮,还是命运的注定?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