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梦断青山》第十四章:迷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论志民当初怎样打算的,在与华林的日夜相处中,他不得不承认,自己之所以要来傍山,恐怕不仅仅就是这里的幽、这里的静。除此之外,其中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那就是心中还一直留存着的了不断的情、还不清的债。

过去他一直以为,不管是该忘记的还是不该忘记的,一切都会被不知所以的忙碌所淹没。可现在看来这是多么的错,他从来就没有忘记把自己称为“狼”的那些日子。

落户高坡当年的深秋,母亲去世。他回省城安葬了母亲,然后就站在母亲坟前的乱坟岗上,透过密密扎扎的芭茅草好长时间的看着实际上看不见的省城。

失去省城里唯一的亲人后,这就意味着在今后的人生路上他便永远失去了回到这里的希望。命运似乎已经注定,原先满腔热情的选择将无情的把自己长久的留在了丛峦叠嶂的深山沟里。

他怀着复杂的心情处理了母亲的遗物。在将公房钥匙交还母亲单位那天,他回到留着许多童年记忆的三层小楼下,定定的看了将近二十分钟后,便只身一人返回了高坡。那时是一九七一年。

那年的寒冬来得很早。

立秋不久,高坡就挂上了霜雾,接下来便是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寒夜。这段时间既是农闲的日子,也是志民深感迷茫无助的日子。面对着闪烁不定的油灯,他闹不清自己今后的人生究竟该往哪里去。

开始的一段时间,他把自己长时间地关在不足十平米的茅屋里,读他的书,练他的字。

有些时候,他不免又对自己的行动感到十分的好笑。在他心目中,这书和字离高坡是那么的遥远,遥远得就象天边那一片片模糊不清的云。

他不止一次问过自己,这一切究竟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可多数时候,他又不得不用书本打发孤寂的黑夜里孤寂无聊的时光。

晓幸的是,他从母亲的遗物中发现了一些从未看过的书。从这些偷偷带回的书中,他似乎依然可以找寻自己的世界。

这段时间,应该说是他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他细读了《复活》《瑭璜》,读过郁达夫的《沉沦》,看了《红楼梦》和《西厢记》……

这些书向他展现了一个个从未知晓的世界。他怀着一颗涉世不深的的心,凭着自己的理解从中找寻对于人生的认知和感悟,整日让自己沉迷于书本带来的幻觉里。

这段时间对他来说,是个没有任何约束的年代。在高坡这个地方,他可以看任何找得到的书,也可以把书随意放在任何地方,不用担心也不必提防。

周围没有一个识字的人。人们对他这个城里人嗜书如命的举动要么是报以不解的微笑,要么便视之漠然。

就在时,薇兰走进了他的生活。她是志民房东的女儿,住在西屋。

那是春节前的一个下午。

“志民哥,帮个忙。”薇兰拿着好几张红纸,笑微微的立在门前。

“说啊,什么事。”志民感到有些手足无措。

“快过年了,写对联啊。”薇兰走进屋里,把纸放到桌上。“爸说去镇上请人写,我说,家里就有,去那么远去做什么。爸问是谁,我说,家里的秀才啊。他说能行吗,我说保证行。哈哈,到底行不行,就看你了。”

薇兰一叠声地说着事由,看着志民,忽闪着眼睛,没有丝毫羞涩和腼腆,脸上漾着皎洁的笑。

志民记得,从他落户这里的第一天起,薇兰就是这副模样。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