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节 袁崇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根据三个火器痴的说法,林锋明白原来这种火器的制造程序和原来的火绳枪差不多,比林锋参与制作的那个燧发枪要简单一些,毕竟一些部件的位置更加的合理了,就连维修起来也都方便了许多
至于造价?除了火石是额外的以外,其他的都和原来的火绳枪差不多,少了火绳的钱甚至还能便宜上不少,这一点和林锋对崇祯说的差不多。超级低的造价和简单的构造,可以说这种火枪只需要在稍微的做一些改进就完全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生产与列装了!
听明白以后,林锋也不多说废话,只是将自己的来意说明了一下。
然后就在三人的陪同下到工部的军火库去了,虽然兵部的军火库藏量最大,可是论最全的话还是制造他们的工部多,在工部的仓库可以找到这个时代所有的火器和冷兵器!
在三个当代火器大师的陪同下,林锋游览着所有的火器,旁边还有大师们的介绍,这个火器是什么名字,威力如何如何之类的...
因为知道未来火器的发展模式,所以林锋很快就对一些没有发展潜力的火器下达了死刑令,同时也对那些没有被纳入死刑令当中的火器进行了评级!比如这个火器适合大量生产和研制,这个火器适合研制但不适合生产,这个少量研制不生产等等...
这样的评级可以尽量避免资金上的浪费,因为节约下来的钱不但需要组建新式军队,到泰国和越南去买大米等粮食也需要很多的钱
三个大师本来还对林锋只是听看一遍就轻率下结论有些疑虑和不满,不过在林锋详细的解释了一下以后,就消失了,只剩下尽心尽力的陪同与解说,因为林锋说的那些东西实在是太超前了,即使是他们都有些接受不了...
.....
就在林锋和三个火器痴在工部忙的四脚朝天的时候,朝堂上的大臣们终于有人听到了民间的疾苦...
“这个奏折是...”正在处理政务崇祯在一个看起来很普通的奏折里面,发现了一些东西...
于是连忙让随身的太监拿一把小刀过来,就小心翼翼的在奏折上面进行了切割,整个过程都让周围的人全部退下去了,因为崇祯知道但凡出现这种东西,都是一些十分重要不能吐露出去的重要事情!
果然,奏折封面的内侧里有一个小小的夹层,在将夹层割开以后里面有一张细细的纸,密密麻麻的小字写满了这个只有手掌大小的纸张。
“商业税...”开头的三个字让崇祯明白,为什么这个特殊的奏折需要用这种特殊的方式送上来了!
虽然是一个处于深宫当中的皇帝,不过对外面的一些事情崇祯还是能从锦衣卫和东厂那里得到的!比如说现在南方商业好像很发达,可是商税却好像很低的样子。

虽然明朝末年大量的白银从海外流入,使得明朝境内的白银逐渐贬值,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这个时期却是整个中国历史上商业最发达的时期之一,由于海上走私贸易的巨大利润使得整个南方都处于一种资本主义萌芽的状态当中。
这个时期的明朝属于中单方面的输出国家,所以输出的货物需要大量的工人来制造,使得整个南方地区工商业繁荣,而农业则逐渐的萎缩了起来,在这种情况下那些自称到的标兵的官员们,不但不阻止这种事情的发生(在古代重农才是主流,重商则属于非主流),反而主动的参与到了其中。
当然他们的官员身份是不能经商的,不过他们可以让家人经商,又或者给一些商人做后台来获取金钱。
在这种情况下官商勾结到了什么状态完全可以想象,所以如果有人提出要提高商税和关税,究竟会触犯到多少人的利益就。
“你们马上去将林大人叫回来,就说我现在有很着急的事情...”望着手中的纸,沉思了片刻之后崇祯将纸藏了起来,在让太监去工部将林锋叫回来,因为这么重要的事情他是不能不考虑一下的...
.....
就在小太监离开皇宫去找林锋的时候,另外几个小太监也将崇祯皇帝的奏折里面有夹层的事情传了出去,虽然不知道夹层里面究竟装的是什么,不过不死什么好东西那是肯定的了...
.....
“大人,风雪很大,请不要着凉了...”在一辆被许多骑士包围的马车里,走出了一个面容正气的中年人,中年人的脚刚刚落在雪地上,就有旁边的骑士规劝其会马车里去。
“无妨!我只不过是想出来透透气而已...”看了看雪白一片的四周,中年人又想起了前一段时间崇祯皇帝让自己回北京的命令。
“听说是一个新晋大学士提出的建议,只是不知道这个大学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难道不知道现在辽东状态紧张,我这个主帅不可以随意的离开么?”自从听说那个新晋大学士可能只有二十多岁以后,中年人对这个人的印象就是会奉承崇祯的小人...
只是他却又不知道这个小人叫自己去北京究竟有什么事情,脑袋没有读书读到傻的中年人并不想随意的树立敌人,尤其是这种皇帝面前的权臣,不然的话人家只需要停自己一段时间的补给和军饷就够自己受的了,不然当初自己也不会提出给魏忠贤那个大太监立长生祠堂的建议了了...
“只希望这个新的宠臣不要狮子大开口。”摸了摸腰间藏的很结实的口袋,袁崇焕心里想到,在里面是整个辽东能拿的出的全部资金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