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又一计计计对刘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好意思,笨笨熊脸皮厚点,求票票,求收藏,谢谢。
======================================
夜,无声无息,呼喊,黎明快点到来,村子里的公鸡叫了一遍又一遍,已经叫过了第三遍。
有求必应土地庙前,一个临时的牢笼里,刘季倚靠在木桩之上,睡得正酣,他的右手紧紧抓着妻子吕雉的一只手,夫妻两个一个在牢笼之内,一个在牢笼之外,却是紧紧依偎在一起。
这是七十二天期限的最后一天,天刚蒙蒙亮,庙里的人也都准备起来了。
就在这个时候,刘季睁开眼,大声喊道:“要下雨了,要下雨了,要下雨了。”一连大喊了三声。
这一嗓子,把庙里所有的人都喊了过来,两个看守的衙役也吃惊地看着他。
“今天,必然有雨。”看到来的人差不多了,刘季大声说。
“你怎么知道必然有雨呢?”周围的人吃惊地他。
“刚刚做了一个梦,有一个神仙指点,说今天必定有雨。”刘季肯定地说。
众人都仰头看看天空,只见蒙蒙的天空中,几颗星星慵懒的眨着,除了一层薄薄的雾气之外,似乎跟平常没有什么两样,也没有什么阴天下雨的迹象,又看看自信满满的刘季,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满脸的疑惑。
就在刘季大声喊叫的时候,李师爷带着几个衙役正走进庙里来,最后一天的期限到了,这个满肚子坏水的家伙,早早就来了,他要看刘季怎么被当成妖孽,怎么被全县上上下下的老百姓群起而攻之,到了那时候,就是有神仙帮他,恐怕也在劫难逃。
“刘季,瞎喊什么,你看到天阴了不成?好好的晴天,哪里来的雨,死到临头了,还乱喊什么。”李师爷眨着一双绿豆般的小眼睛,嘿嘿坏笑着。
“李师爷,这你就不懂了吧,下不下雨,你一个凡夫俗子,怎么知道?”刘季不慌不忙,冲李师爷笑了笑。
“那你知道了?”李师爷问道。
“有神仙指点,我自然知道。”刘季自信地说。
“那就看看,到底下不下雨,最后一天了,看你刘季还能够变出什么花样不成?”李师爷一瞪眼,恶狠狠地说,带领着几个人自去安排布置。
与此同时,萧何、曹参、吕泽等人,也在紧锣密鼓地张罗着,秘密的调兵遣将,就等着夜色降临。
七十二天的最后一天,全县上上下下所有的人,还有沛县临近周边的人们,都不约而同的来到“有求必应”土地庙前,这一天,期限已经到了,是神是妖,一切就有了分晓。
无论是神是妖,哪里有人见过这样的事情,谁不想看看热闹,于是,七里八乡的人们纷纷来到土地庙前,还不到中午,小小的土地庙就聚集了成千上万的老百姓,而且还有更多的人正在向这里涌过来,
你说我踩了你的脚,我责骂你没有长眼睛,他又哎哟一声,不知道谁挤到了他,真是人挤人,人挨人,如大水冲开了大坝,波浪翻滚,浪尖翻滚着浪尖,浪花追逐着浪花,热闹非常。
李师爷看着老百姓越聚越多,洋洋自得,还添油加醋地说,妖孽就要显露原形了,只要妖孽一除,上天自然就会下雨,那时候,全县的旱情自然就解决了,糊弄的周围人一个个摩拳擦掌,看样子,如果刘季真是妖孽,一定会把他撕碎了不可。

土地庙里的两尊泥胎,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其中的是是非非,想必他们最清楚吧,可是,不会说话,更不会显灵的泥胎,即使清楚,除了默默注视着之外,又能够如何呢。
太阳终于下山了,夜色也逐渐笼罩了下来,土地庙前,人潮涌动,却是热闹非凡,人们纷纷点起来火把,把个小小的土地庙照得如同白昼一般,火光一片。
张县令带着十几个衙役,由李师爷陪着,来到刘季面前
“妖人刘季,七十二天期限已经到了,没有下雨,证明你就是祸害四方的妖孽,”张县令大声说,“来人,把这个为祸百姓的妖孽拖出来。”
话音刚落,几个如狼似虎的衙役就冲了过来,周围愤怒的人群也像疯了一样,跟着冲了过来,眼看一场血腥的场面就要发生。
“住手。”就在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刻,一个洪亮的声音响了起来,只见那个鹤发童颜的老者,扒开人群,健步如飞,走了过来。
“你们太大胆了,怎么敢如此放肆,竟然这样对待上天派来的神灵,他可是来解救众生的”,老者护在刘季面前。
“老人家,他刘季哪里是什么神灵,分明就是妖孽,不然七十二天之期,怎么没有下雨呢?”李师爷坏笑着,旁边的老百姓也附和着,还有几个人举起了拳头,准备向刘季挥过去。
就在这个时侯,突然,平地起了一个响雷,一下子就炸开了,紧接着一阵大风刮了过来,把土地庙的房顶都快要掀翻了。
真所谓饿是风疾雨骤,一阵漂泊大雨,像有人从天上倒下来了一般,倾盆而下。
周围所有的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大雨弄懵了,一个个愣住了。
只见那个老者大声呼喊着“神灵保佑,神灵保佑啊”,然后单腿跪了下来,所有的人楞了一下,也都纷纷跪了下来,这场景,活脱脱就是神仙降临人间,周围的人一个个都虔诚地跪了满满一地。
把张县令和李师爷气得,鼻子都歪了,也顾不上大雨淋湿了全身,带着几个衙役,灰溜溜地回到了县衙。
李师爷端着一杯新沏的绿茶,来到张县令面前,他一肚子气正不知道怎么发呢。
“这下可好,妖孽没有当成,却成了神灵,不等于给刘季装上了一双翅膀吗?再想动他更能难了。”张县令气急败坏地说。
“在这里不好动手,我们可以把他弄出沛县。”李师爷坏水又冒了出来。
“此话怎讲?”张县令停止了抱怨,问道。
“大人怎么忘了,秦皇选中了骊山,要为自己修造陵墓,为此需要从各地征调大量民众服役,也就需要有人把这些人送到骊山,”李师爷坏笑着。“众所周知,参加陵墓的修建,几乎等于有去无回,所以,途中逃跑的人很多。”
“按照秦朝法律,不能如数将服役民众送往既定地点,或者没有按期到达,负责人都要被罚苦役,或者受其他惩罚。”张县令接过话题,狡黠地说。
“我们暗中安排好,让人跑得差不多了,到了那个时侯,刘季还能够飞到天上不成?”李师爷接着说。
“坏,太坏了,真是又坏又聪明。”张县令一边点头,一边称赞着。
说完,两个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