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通读3.1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佾篇第三3.18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读啦网)”
谄:《孔注》的解释是:“时事君者多无礼,故以为有礼者为谄。”
孔子说:“为君主谋事,一切遵循礼制、尽到礼数,别人却以为是谄媚”。
君臣之礼是孔子最为推崇的,也是他坚决予以维护的所以,他在见鲁国国君时,自然是毕恭毕敬的。然而,当时的社会风气很不好,就象《孔注》所说的那样:“时事君者多无礼,故以为有礼者为谄。”也就是说,对于那些已经不把鲁国国君放在眼里的权臣来说,他们必然把孔子的那种毕恭毕敬看作是谄媚。为此,孔子感到十分无奈,写下了这段话。
今天,我们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比如说,对上级领导交代的事,尽心尽力,想方设法完成,有人会说你投领导所好;又比如,上级领导来视察工作,接待工作做得仔细周到一些,这原本属于很正常的礼数,却容易被别人误解为谄媚。或者说,做得好是礼;做不好是谄。我们该如何恰如其分地把握分寸呢?其实,自以为是礼,别人认为是谄的情况在所难免,最重要的是心正。心正一切尽显自然,心不正总会露出破绽。俗语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只要你心正行端,就不怕别人一时怎么评说。就拿孔子来说吧,时间久了,人们总会对他的待人和行事的方式作出正确的评价。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