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通读3.1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佾篇第三3.10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禘,读DI,第四声。《尔雅》:“禘,大祭也。”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庙。简言之,禘为古代天子之大祭。
灌,大祭开始之时,用酒灌地以降神。
孔子说:“禘是中国古代最隆重的大祭之礼。(读啦网网友发布)从祭奠一开始,鲁国国君用酒灌地以降神之时,我就不想再看下去了。”为什么呢?因为根据《礼记》,只有天子才能举行大祭(禘礼)。如果祭奠一开始灌酒降神,那就说明这个祭奠仪式是属于大祭(禘礼)。在孔子看来,鲁国国君只是诸侯,不是天子,他是没有资格举行大祭(禘礼)的。所以,当孔子发现祭奠的第一道程序竟然是灌酒降神,属于禘礼,就怎么也不想再看下去了。

孔子的这段话,再次表明他对诸侯越礼行为持坚决反对和愤怒的态度。对于这一点,也许我们生活在现代的人会不太理解。但是对于孔子来说,这是一个不可宽恕的原则问题。纵观孔子一生,他把维护和恢复周礼作为自己最高的政治抱负,不管你是谁,是权倾朝野的大夫还是无法无天的诸侯王,只要违背礼制,他都要站出来坚决反对。所以,对于鲁国国君公然举行大祭的越礼行为,他出面予以严厉谴责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从孔子的严正态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对自己政治理想的自信。他之所以有勇气批判那些违背礼制的权贵,是因为他相信自己的政治主张是正确的,只要给他机会,就一定能够实现礼治天下的理想。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