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通读2.1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政篇第二2.19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哀公,鲁国国君,继承鲁定公,在位27年。
直,正直之人。
错,此处相当于措,放置的意思。
枉,邪枉之人。
诸,“之于”的合音字,此处表示在什么之上的意思。
鲁哀公问孔子:“如何才能让民众顺服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的人提拔起来,放置在邪枉的人之上,民众就会顺服;反之,如果你把邪枉的人提拔起来,放置在正直的人之上,那么民众就不会顺服
以上,孔子针对鲁哀公当政时的弊病,简单明了地阐述了任人唯贤才能获得民众拥护的治国之道。国君重用了正直的人,民众首先就会敬佩其任人唯贤的智慧;同时,正直的人主持政事必然会秉公办事,民众自然会心悦诚服。反之,邪枉的人本来就不得人心,你却把他提拔起来,从而首先使你的威望也蒙受损失;再就是:邪枉的人当政后必然会假公济私,欺上压下,岂能让民众信服呢?
可见,对于一个国君来说,治国安民之道,就在于正确地用人。其实,这个道理国君也未必不懂。问题在于:正直的人往往喜欢直言,所谓忠言逆耳,国君听了不舒服,甚至产生反感;而邪枉之人往往是投你所好,专讲你喜欢听的,久而久之,你就离不开他了。历代很多帝王(包括鲁哀公在内)在用人时,往往会把区别正直与邪枉的标准给忘了,让位于对自己亲不亲和听不听话了。也就是说,他不知不觉地把任人唯贤变成了任人唯亲。

古今中外,国君用人不当的例子比比皆是,说明了任人唯贤的道理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为什么呢?因为你要选拔正直的人,你自己首先必须是正人君子;你首先要自身具备很高的道德修养,才能做到公正廉明,才能听得进利国利民但不顺耳的建言,也才能识别各种巧言令色的谄言。这时,任人唯贤才不致成为一句空话。当然,完全靠国君个人的仁德和智慧来辨别忠奸实在是太难了。所以,在当代,主要是通过一种机制和制度安排,以便公正、公开、公平地选拔人,真正做到任人唯贤。即便是这样,主政者本人的道德修养和任人唯贤的意识仍然是至关重要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