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通读2.0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政篇第二2.08子夏问孝。(读啦网)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色难,有两种解释。第一种理解是指父母的脸色,如司马光的理解:“观父母之志趣,不待发言而顺之者也。”这样一来,色难就难在如何每天顺父母的脸色,因为父母每天的心情都不一样,你要完全顺着他们就必然有难度。(读啦网)然而,作为一个真正的孝子,这点难度应该是能够承受的。
第二种理解是指晚辈的脸色,如《郑注》的解释是:“和颜悦色,是为难也。”一个人是否真的有孝心,看他在父母面前的脸色就知道了。处于对父母发自内心的敬爱,他在父母面前必然是和颜悦色,心甘情愿地为父母做任何事情。反之,如果对父母的敬爱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就难以达到上述要求了。就象孔子指出的那样:“父母有事,你愿意代劳;有好酒好食,你也可以先敬长辈。”但是,有时侯你难免会不耐烦,特别是当你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你就难保在父母面前和颜悦色了。

本章孔子通过与子夏的对话,继续前一章的论点:以孝为敬。前一章主要提出孝的一个前提是敬,而本章则是将敬具体化了。在孔子看来,父母有事,你愿意代劳;有好酒好食,你也可以先敬长辈。这些形式上的孝道,你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要始终和颜悦色地侍奉父母,就比较难了。因为这要求你发自内心地敬爱父母,为父母做任何事都毫无怨言;即使在自己心情不好时,为了让父母高兴也要保持和颜悦色。这就是孔子所要求的敬,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是我们应该努力去实践。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