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通读6.1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雍也篇第六6.10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伯牛,孔子的学生冉耕,字伯牛,鲁国人。
牖,读Y,第四声,窗户的意思。
斯疾,伯牛所患疾,旧注皆解释为厉,而厉就是现在说的癞疾。因为癞疾传染性很强,所以孔子去探望时,伯牛特意把床榻移到朝南的窗下,让孔子可以从窗口探望他,而不让老师进屋接近他。
伯牛患了恶疾,孔子去看望他,通过窗口与伯牛执手诀别,并痛心疾首地说:“看来是不行了,这难道是命吗!我想不通的是:这样的好人竟得了这种恶病!这样的好人竟得了这种恶病!”
伯牛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才德仅次于颜回、闵子骞。为什么这样的好人却不得善终,而那些祸国殃民的权臣却活在世上横行霸呢?这难道是命吗?!孔子痛惜地发出了以上一番感叹。我们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看到相反的情况:好人命短,恶人长寿。由此可见,寿命的长短与善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好人离去,众人怀念,有的甚至流芳百世、永垂不朽;而恶人死去,大快人心,有的甚至招人唾弃、遗臭万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