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通读6.0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04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庚。”冉子于其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子华,孔子的高足,姓公西,名赤,字子华。
冉子,孔子的高足,冉有。这里称冉子,说明了本章由冉有的学生所记述。
粟,一般去殻前称粟,去殻后称小米。(读啦网)
釜,古代计量单位六斗四升。
庚,古代计量单位十六斗。
秉,古代计量单位十六斛(读HU,第二声)。古时以十斗为斛,以后又改成五斗为斛。
公西子华要出使齐国,冉有为照顾其母向孔子请求一些粮食。孔子说:“那就给一釜(六斗四升)吧!”冉有请求再加一点。孔子说:“那就一庚(十六斗冉有却自作主张地给了五秉(八十斛,相当十倍于孔子许诺的数额)。为此,孔子说:“公西子华出使齐国,乘坐的是彪骑(马车),穿的是轻软的裘皮(显然家境是比较富裕的)。我只听说过,君子是救急(雪中送炭)而不济富(锦上添花)的。”

是呵,公西子华出使齐国,冉有作为同学照顾其母,向孔子请求一些补助,应属于情理之中的事。问题是:公西子华家境富裕,肯定不会缺少粮食。而冉有却如此慷慨,自作主张地送了八十斛粮食的人情。所以,孔子要有感而发地提醒他的学生:粮食应该用于接济那些有急需的人,而没有必要作为人情来送给富人。
这一章,实际上是讲了一个周急不继富的救援思想。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不是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