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通读5.1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冶长篇第五5.14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有闻,有所听闻。《集注》的解释是:“子路闻善,勇于必行,门人自以为弗及,故著之。”第二个有闻,可理解为又闻。
本章的内容很特别,没有说明这段话是谁讲的。根据《集注》的解释,应该是门人一致公认的事实,那就是:子路为人正直,勇于行善。对老师的教导,总是力求以最快的速度见诸行动。然而,他也有一个毛病,那就是:在一件事尚未完成时,便担心又听到一个新的道理(而自己可能失去实践的机会)。这样一来,他势必分心,影响前一个事执行的效果。
孔子历来强调学而时习之,对夸夸其谈的人没有好感,而对子路闻善,勇于必行的特点颇为赞赏。尽管他有“未之能行,唯恐有闻”的弱点,门人仍然一致肯定子路的优点,认为在勇于行善方面,门人中是无人所及的,所以留下了上述这段文字。令人感叹的是:今天,象子路那样为人正直,勇于行善人,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