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国士无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返回营地之后,许攸稍加挑拨就取得了这些早就人心浮动的幽州士族的全面支持。
他立刻对这五千人马作出调整,从中挑选出五百名精壮之士组成了敢死队,由他亲自指挥直奔蒋奇负责防守的西门而来。其余人马由齐进、田勇两人共同指挥,紧随其后。
蒋奇早已率领五百亲兵等候在西门了。他是袁绍安排下的另一枚棋子,主要任务是和许攸一起“投奔”公孙瓒,保护许攸的安全。如果有可能,这支精干的小部队甚至可以直接对幽州军的指挥系统发动突袭。
“前面是什么人?因何夜闯城门?”早有准备的蒋奇所部军士一看到许攸等人靠近,就煞有介事的问道。
“我乃监军许攸,奉主公将令率部出城,请蒋奇将军出来答话。”许攸也是早有准备,不紧不慢的说道。
蒋奇答道:“子远兄,蒋奇在此!”
许攸带着十多个幽州壮汉靠了上来,朗声说道:“蒋将军,你应该知道主公已经将五千幽州步兵交给我统领了吧?主公命我连夜率他们出城驻扎,减轻公孙瓒所部对城池的威胁。有劳你立即开城放行!”
蒋奇一副惊讶的表情,问道:“子远兄高升的事情我已经听说了。可是主公为什么要派你们出城呢,难道他老人家不知道这些士族军军心不稳吗?”
许攸扫视了一下左右,压低了声音说道:“今日我应各位幽州义士之请,向袁绍请命让他们分几百人回家安顿家小。可是袁绍非但不同意,还狠狠的鞭打了我一顿。”说着,他撩起衣襟,露出满是血痕的内衫,“他袁本初不义,我许子远也没必要尽忠了。实不相瞒,我们这是要出城去投奔公孙瓒,还望许将军念在你我往日的交情,放我们出城!为兄在此谢过了!”
蒋奇手按剑柄,说道:“子远兄的心情我可以理解,可是守护西城是我的职责,如果主公知道子远兄是从西门离开的,那我蒋奇又将何以自处呢?”
许攸哈哈笑道:“袁绍小儿庸碌无能,田丰、沮授这样的人都因为一点小小过失而被投闲置散,这样的主公还值得我们辅佐吗?蒋将军倒不如和我等一齐反出雍奴!”
“这……”蒋奇露出了犹豫的表情。
许攸言辞恳切的说道:“当断不断,必受其乱,田丰、沮授、张郃、高览等人可就是前车之鉴啊!”
蒋奇一副下了很大决心的表情,说道:“我明白了!子远兄,我这就带我的五百亲兵和你一起出城!”
有了蒋奇帮忙,幽州士族军顺利的逃出了雍奴。与此同时,许攸早已安排好的心腹也将发生的一切详细报告了袁绍,让他安心守城,等候消息。
博轩与张燕的联军此时正驻扎在雍奴城西面八十余里的地方。加上阎柔所部投降的七千骑兵,这支骑兵军团的兵力已经达到了三万骑。另外还有一千五百名突骑被留在了安次,看守包括阎志、鲜于佳在内的千余名伤兵和五千余名冀州战俘。
而就在许攸等人离开雍奴的时候,张燕的副将杜长刚刚率领两万黑山步兵与主力骑兵汇合,他还带来了张郃和他的两千五百名河间战士。
博轩一听张郃来了,也顾不上休息,立即接见了张郃。
“败军之将张郃参见公孙公子!”张郃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即使卸去了甲胄武器,却丝毫掩不住这位冀州猛将的丰神气度。
博轩连忙上前拦住张郃,说道:“我公孙续不过是幽州一介小子,如何当得起张将军如此大礼?”
博轩一边说着一边上下大量着这位身为日后魏国五子良将之一的绝代猛将。历史上的五子良将各有特点:张辽武艺高绝,用兵大胆;徐晃善于指挥骑兵破阵;于禁沉稳老辣;乐进则善于冲阵攻城。可是要论到能力全面,还是首推张郃。
张郃曾经在官渡之战里大战号称曹营第二号猛将的张辽(《三国志》里称曹仁是曹操部下第一猛将,张辽次之。典韦是一个力士型的人物,并不在此比较之列,许褚也被排在张辽之后让人很难理解。不过本书主角是位学历史的大学生,会更多的参照正史来评价人物,希望各位读者能够理解!也请你们放心,本书中的许褚还是很猛的!),他又很爱钻研兵法,战术指挥能力就连诸葛亮也要望而生畏。

这个时候的张郃只有二十三岁,只比博轩大两岁。他虽然已经在这几年对阵公孙瓒的战斗中显露头角,但上面还有沮授、颜良、文丑、鞠义、淳于琼等人压制着,也只能算是冀州军中的次级将领。
张郃苦笑了一下,说道:“续公子太客气了!易京之战,公子将骑兵机动能力发挥到了极致,巧妙的避开了我军的侦察网络,终于力挽狂澜,解除易京之围。安次之战,公子又连施巧计,令号称‘智将’的沮授只落得孤身而逃。如今只看公子气定神闲的举止,就知道您对这次雍奴的决战已经是智铢在握了!”
博轩呵呵一笑,说道:“我军已经聚集了三万骑兵,又有充足的粮食补给。就算青州袁谭、冀州袁尚的两支部队及时赶到,袁绍也没有能力与我军在野战中争锋。只要切断雍奴的补给,冀州军的失败将只是时间的问题!”
张郃眼中神光一闪,看了一眼一旁的赵云,问道:“易京被包围之前,续公子虽然也算是一员幽州勇将,但兵法战略却极为平庸。为何会突然变的如此厉害呢?这几次战斗究竟是续公子自己的主意呢,还是另有旁人出谋划策呢?”
赵云平静的说道:“张将军是在怀疑这一切都是我赵云的主意吧!可是张将军未免也太高看我赵云了!从挖壕沟破冀州掘子营到夜战文丑鼓舞我军士气,再到后来说服燕帅出兵奇袭冀州中军,这一切的计划都是公子一手制订的。安次之战我和田国让虽然也参与了战术制订,但打主导的还是公子。”
张郃曾经和赵云数次交手,对他的人品武艺都有相当的了解,听他这么一说心中的怀疑顿时少了几分。
“但不知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续公子突然发生如此之大的改变呢?公子未来的目标又是什么呢?”
博轩微微一笑,说道:“以前我年轻气盛,自以为可以凭一匹马,一条枪横扫天下。后来,我大病了一场,恍惚之间我想了许多事情。我不停的问自己,生存在这世上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我前后一共昏迷了二十多天。其实这些天我的思维一直是清醒的,我一直在思考。而直到清醒的前一刻,我才终于明白了我乃至每一个人生存在这世界上的意义——那就是进步!
进步其实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从先秦时期使用青铜器到我们现在使用铁器,是进步。从战车与步兵结合作战方式到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是进步。从百家争鸣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是进步。
而我们每一个人也在不停的进步。大家可以试着回过头想一想,昨天的自己是什么样,今天的自己又是什么样。经过一天时间,我们会明白更多的道理,懂得更多的事情,这也是一种进步!
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我也下定了决心,今后一定要不断的突破自己的极限,不断的让自己进步。而我未来的目标就是要让更多的人明白这个道理,让更多的人向我一样,不懈的努力,不停的进步!让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停的进步!”
张郃细细的品位着博轩的话,露出了佩服的表情。
“公子真乃铮铮国士,我张郃佩服!恳请公子能让我为您效力,为国家民族的进步略尽绵薄之力!”
其实,这番话是博轩在大学里准备的毕业论文的一部分。他也知道公孙瓒、赵云等人一直对自己的突然改变存有疑问,便以论文为基础编出了这么一番话来准备向他们解释。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正是着不经意的一番话,居然换来了可谓“无双国士”的张郃张隽义的忠诚。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