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出师之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七章出师之争
恢弘的皇宫,气派的宫殿,金黄的龙椅,漆红的擎天玉柱,绕柱盘旋的金龙,向外凸起的楼顶,铺在过道上的红色毯子。
而在这之外,则是威严的士兵,锋利的兵器。
而被后世称为周世宗的柴荣正正襟危坐在龙椅之上,周世荣柴荣虽然长得极其的儒雅,但是在他坐上龙椅的那一刻,他本身所具有的王者之气,顿时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
“恐怕今日众位爱卿已经猜出朕想说什么了!”周世宗柴荣面带微笑,很是淡定。
随着周世宗柴荣此语一出,顿时朝堂之上就像炸开了锅一样,瞬时吵闹了起来。
显然众朝臣都知道现在他们的皇帝和他们所想的是同一件事情。满朝的文物并不是傻子,要不然他们也不会有今天的地位。
而北汉联合辽国正欲侵犯大周的消息,已经在朝廷之中传了开来。
就像任何历史时期一样,对于战与不战,在朝廷之中总是会形成两个派别。一个是主战派,另一个不是议和派便是投降派。
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周世宗柴荣问道,各位到底战还是不战?
周世宗此语一出,礼部侍郎立马上前主张一战,可是还不及他讲完,更多的大臣便提出了反对,其中兵部侍郎贺惟忠尤其反对。这兵部侍郎贺惟忠乃忻州定襄人。少勇敢,善骑射,晓兵法,也算是一个人才。而兵部侍郎贺惟忠所提出的观点也很简单。第一,新皇刚刚即位,根基未稳。第二,虽然这几年大周国力强盛,但是真正的实力会是怎样并无人知晓。第三,北汉与辽就是想趁此机会打垮大周的心理防线,为以后的大肆进攻做强有力的准备。
虽然兵部侍郎贺惟忠说得也很在理,但是始终无法说服主战派,按照主战派的观点,大周国力强盛,不惧此一战,如果一开始就输了锐气,恐怕以后这北汉就会骑在大周的头上做人了。第二,新皇即位,而这是一个展示新皇能力的绝妙机会。第三,北汉与辽狼子野心,如果一味的退让大周迟早会被北汉和辽吞食,到时候后悔就晚矣。
而在众人争吵之时,作为宰相的长乐老冯道未发一语。凭着他丰富的人生阅历,他知道如果大周和北汉、辽开战,必定是凶多吉少。
“不知冯丞相,对此事有何看法?”虽然周世荣柴荣心中主意已定,但是他还是会问问那些有经验的朝中元老们。
虽然长乐老冯道来到汴州之后,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家里养养花草,陶冶性情,但是这并不表示他对天下大事毫不关心。而按照他的猜想,大周与北汉的一战迟早会来到,只是没有想到会来得那么快。
往事依旧历历在目,长乐老冯道记忆的闸门瞬间打开。北汉神武皇帝刘昱乃是汉皇帝刘知远的弟弟,而所有恩怨的开始就在于当年周太祖郭威逼得他哥哥刘知远自杀,而且杀害了他的爱子刘承赟,而所有的一切长乐老冯道心中依稀记得,当年周太祖郭威发现隐帝虽死,汉的那些大臣并没有立即拥戴他的意思。他害怕刘昱出兵晋阳讨伐自己,遂假意与太后商量,立刘昱的儿子刘承赟为帝,并立即派人迎接刘昱之子于徐州。时人对郭威的伎俩都看得非常清楚,这不过是稳住刘昱不要起兵的缓兵之计,绝非郭威本意。
然而,无知昏愦利令智昏的刘昱,却沾沾自喜,以为自己的儿子当皇帝,今后还怕什么?遂停止出兵,并派人前往汴州。郭威见到刘昱的使者,得知刘昱崇果然中计没有出兵,便欺骗刘昱的使者说:“我出身低贱,脖子上还黥了飞雀,自古那有雕青天子,请你家将军不要怀疑我。”这番没人相信的鬼话,刘昱听后却非常相信,高兴异常。太原少尹李骧劝谏说道:“郭威出兵弑帝,决不会甘心屈居人下,甘为人臣,更不会立刘氏后代当皇帝。”并诚告刘昱:“我们现在立即出兵,下太行、控孟律,陈兵于汴,观时局变化。这样或许公子尚能坐得帝位,到那时再罢兵也不为晚。”’李骧之计,可谓万全之策。那知糊涂的刘昱竟不知就理,大骂李骧道:“你这腐儒,竟敢离间我父子。”遂命令左右把李骧拉出去杀掉,并派人把此事告诉郭威,以示坦诚。岂知未过数月,郭威即杀掉刘昱子,称帝开封,建立后周,刘昱至此方大梦初醒,深悔没有听信李骧之言,然而,良机已失,儿子已死,悔又何用?遂据晋阳为都,称帝太原,建立北汉。而如今周太祖郭威已死,在现在的神武帝刘昱看来是报仇的大好时机。

长乐老冯道知道这是一场恶战的,可是现在的长乐老冯道并不想战争真的发生,也许就像长乐老冯道自己说的那样也许自己真的老了吧!对于很多事情观点已经改变。
“丞相意下如何?”周世宗柴荣的话将长乐老神游天外的魂魄拉了回来。
长乐老冯道并没有说话,反而周世宗柴荣说道,刘昱欺朕年少,国家新立且遇大丧,以为我一定不能出兵迎战。联以为善用兵者应出其不意,我想亲自督战攻打刘昱。”周世宗柴荣此语一出,朝堂之上瞬时哗然。而主战派的脸显得更加的狂热。
“不行!”苍老而有力的声音在朝堂之上响起,众人看得明白说话者正是长乐老冯道。
“为何?”周世宗柴荣问道。
长乐老冯道答道,刘昱势弱,先帝时连吃败仗,已不可能复振,此次不过是虚张声势。陛下新嗣位,先帝陵墓尚未建好,人心不定,不宜轻举。陛下派一个大将出征既可。
周世宗柴荣知道长乐老冯道是反对他亲自出征了,虽然周世宗柴荣对于长乐老冯道还算敬重,但是他知道很多事情还得自己做决定。
于是周世荣柴荣继续说道,昔日唐太宗平定天下,敌无大小都是亲自出征,朕又何敢偷安不出马。周世宗柴荣说这句话的本意是让长乐老冯道不要阻拦他,并无恶意,但是接下来长乐老冯道所说的话却让周世宗柴荣及满朝的文武官员都惊诧了。
长乐老冯道抱笏在手,并没有抬起头来,然后说道,陛下未必能学得了唐太宗。
长乐老冯道的这一惊人语录,让场上之人皆是担忧不已。虽然周世宗柴荣爱惜百姓,爱惜人才,但是被人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这样说,不管是在面子上还是在尊严上都是过不去的。
满朝文武皆是直直的看着周世宗柴荣,等待着新皇帝发怒,可是事情并没有向大家所想象的方向发展。
只见周世宗柴荣微微笑道,以我大周强大的军队去迎战刘昱那群乌合之众,必定如以山压卵。
只是长乐老冯道接下来的话再次的让满朝文武震惊不已。
“陛下能做得了山吗?”长乐老冯道依旧没有抬起头,语气平缓。
此时的周世宗柴荣并没有微笑,而是很冷静的重新打量起眼前的长乐老冯道来。在周世宗柴荣的眼里长乐老冯道是一位很睿智的老人,而且他一向很支持自己的工作的,可是今日为何有这般表现。
整个朝堂顿时安静了下来,有的只是长乐老冯道安定的神色以及周世宗柴荣打量的目光。
长乐老冯道知道如今的自己已经老了,已经无力在官场上拼搏了,而周世宗柴荣也通过了他最后的考验,从很早之前他就预料到周世宗柴荣将会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只是这位皇帝到底有多大的魄力呢?长乐老冯道知道今天在朝堂之上的一切,周世宗柴荣已经证明了他的魄力。
而长乐老冯道深知自己已经老了,而且最近身体也不太好,现在已经到了他退出官场的时候了。
“禀陛下,老臣,有一事相奏!”长乐老冯道的声音再次的在朝堂之上响起。
“丞相,请说!”周世宗柴荣并没有要责怪长乐老冯道的意思。
“禀陛下,老臣年事已高,又身体不适,今日老臣向陛下辞去丞相一职。”长乐老冯道此语一出,朝堂之上再次哗然,要知道一国之宰相是多少人梦寐以求都得不到的职位啊。
“先皇待臣恩遇有加,老臣恳请陛下任命老臣为山陵使,负责修建先皇陵墓之事,也算是老臣报答先皇知遇之恩。”长乐老冯道说得情真意切,场上之人无不为之动容。
周世宗柴荣知道长乐老冯道对先皇感情不假,考虑到长乐老冯道的确年事已高,于是批准了长乐老冯道的要求。
这时满朝文武看见长乐老冯道对着周世宗柴荣深深的鞠了一躬。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