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九四四年,中国的头号大汉奸汪精卫因铅中毒,赴日医治无效,当年十一月十日死于日本的名古屋。日军在中国的战场上已经是苟延残喘,惶惶不可终日,在抗战中的后期,国共两党的军队打得极为出色顽强。历史的印记,决没有低估国民党的作战部队。昆仑关大战中的杜聿明所部,松山攻坚战的何绍周所部与日军打得最为顽强惨烈。中日最后一场的大规模战役——雪峰山战役,陈明仁的一个营完全可以打退日军一个团的进攻,国民党的高级指挥官,在潜心研究日军的防御战术上是十分透彻的,至使在西南战场上少吃败仗。国际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接近尾声,诺曼底战役使德军的精锐部队遭到重创,德国纳粹在伟大的苏联红军和盟军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一九四五年四月三十日,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国会大厦,五月五日柏林战役结束。这之后苏联向中国派兵,与中**队全歼日军,八月十五日日军投降,东北光复。
杨永清在战乱中垦荒,前景并不乐观,能够吃饱肚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陈璎组织家人编炕席和加工卷烟增加收入,维持生活。尽管生活艰辛,陈璎对长孙杨学惠的学业关怀备至,她节省家庭开销,积攒下的钱全部用于杨学惠的学费上。当时的杨学惠在“榆齐”的一所国立高中就读,吃住在榆齐的亲属家中,杨学惠很顺利地完成了学业。东北光复后,陈璎与长子杨永清把家迁入安达,成份:城市贫民。
一九四六年春节刚过,杨永清因家庭贫困,把杨学惠送到安达保安队。当时的保安队队长姓王,嗜好大烟,杨永清经常给他弄些大烟泡,因此有些交往,杨学惠被留在保安队。杨学惠毕业后胸怀大志,一心想报国当八路,没成想确当了一名地方的保安队员,心中闷闷不乐。不到一个月,安达跑八路,围住了保安队的大院,保安队全体人员被缴械而投降,八路军持枪看押,保安队员一个个被隔离审问。杨永清得知儿子被看押,正为此事犯愁,八路军一个排的人马开进了杨永清家住的大院。杨永清慌忙走出屋,迎接大兵。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人,来到了杨永清的面前,笑说道:“掌柜的,尊姓大名?”杨永清心里不安,慌张地说道:“我叫杨永清,欢迎八路军到此。”
“真是巧了,我也姓杨,咱们还是一家子哩!那人抚摸着杨永清的肩头笑着说。”杨永清一听乐了,说道:“一笔写不出俩杨字吗!快屋里请!”杨永清挥手相让。他回头看到战士们放下背包抱起扫帚,你争我抢地在打扫院内的卫生。有的去寻找水桶担水,还有的拿盆打水在擦门窗,一片火热的劳动场面,让杨永清心里高兴。他同时也看到了有些八路军衣服褴褛,像叫花子,真是比自己还穷,他心里一阵感慨:“怪不得都说八路军是人民的队伍!”杨永清向战士们说:“大家都别干了,快进屋休息!”战士们听后不肯,继续干活,有的说:“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和老百姓是一家人吗!”
冯国英见八路军来到自己家,急忙端茶倒水,陈璎也下了地,为客人让座。十五岁的杨学栋担着柴禾进院,被战士们接下肩把柴禾垛好。
闲谈中,杨永清得知姓杨的一家子是杨排长。杨排长两腿盘坐在炕沿上,用手去卷纸烟。杨永清见状,拿出自产的卷烟递给杨排长,说道:“您抽这个,现成的。”
杨排长问:“有劲吗?”
杨永清回道:“有劲,包您可口。”
杨排长从烟篓中捏出一支烟点着抽起来,他猛吸了几口,觉得很有滋味,便开口笑道:“一家子,这烟味真不错——你外屋烀的什么肉?咋这么香!”
杨永清兴致地说道:“邻居家杀马,送给我十五斤,让我全烀了。再有两袋烟的功夫就烂了,我请您和战士们吃马肉。”
冯国英见三十几号战士要在自己家吃饭,用另一个灶眼闷了一大锅二米饭。杨学栋进屋来到了杨排长的身边,用手摸杨排长上身斜挎的合子枪套,心里一阵喜爱。杨永清瞪了一眼杨学栋说道:“别乱摸,看走了火!”
杨排长两腿趟地站起身子,把枪从枪套中抽出卸下弹夹递给杨学栋,说道:“拿去玩吧!别往枪筒里灌沙子就行。这是您的令郎?”他又面向杨永清问。
杨永清说道:“他是我的二儿子……”说话的杨永清显得心中不快。
杨排长察言观色,接着问道:“您还有令郎老大吗?他在干啥?”
杨永清只觉难开口,便说:“这个……这个,您就不必问了。”
杨排长听了甚觉蹊跷,继续追问:“这个什么?咱俩是一家子,还有不好说的话吗?”
陈璎听到此番对话,单刀直入地嚷嚷起来:“永清,你就向八路说了吧!你不说我说!昨天,我大孙子让你们给抓了,现在还没放回来。”说完的陈璎两手抹泪,望着杨排长哭泣。
冯国英听到后,眼圈红了。
杨排长得知这一情况,相劝道:“都不要哭了,我得知道为什么抓的,然后再想办法!”
杨永清只好一五一十地向杨排长述说了实情。杨排长听了才恍然大悟,深切地说道:“他只是个学生,个人历史清白,只不过是一时投错了队伍。一家子,我看这么办吧,你问问令郎愿不愿意当八路军,我可保释他出来参军。”
杨永清一家人听杨排长这么说,都觉得杨学惠有救了。
保安队训练有素的底子,使杨学惠入伍后不久就当上了班长,那时正赶上四平保卫战。四平保卫战**与杜聿明对阵,此战双方伤亡都很大,八路军打的十分艰苦,伤亡惨重。只是廖耀湘军兵团的六十五师,在国民党上校团长李定一的指挥下,打垮了东北民主联军的第三纵队主力,司令程世才兵败,“威远堡”失守。国民党凭借美式装备的优势,向“威远堡”的三纵守军发动猛烈的炮火轰击,炮弹压顶,掩体被炸飞,使三纵官兵猝不及防。杨学惠面对真枪实弹生死存亡的战场,面不改色心不跳,他一面躲避炮弹的袭击,一面在掩体打枪的窗口向敌阵观察。一颗炮弹飞来,他离开了那个窗口。正在这时杨排长观敌料阵也来到了这个窗口,他向敌阵望了望,回转身打开水壶喝水,一颗流弹飞来,杨排长被击倒在地。杨学惠扑向杨排长,用胳膊搂肩搭背扶起了杨排长,只见杨排长看了一眼杨学惠,用微弱的声音说:“我……你领大伙打吧!”杨学惠失声痛哭道:“排长……排长,您不能死,您还要领我们打仗呢!”杨排长死了,杨学惠被提升为新的排长。在长达一个月的四平保卫战后,经过战场的拼杀,一个排的人在撤离时,只剩三个人,其他人都被打死了。撤离时,国民党军乘胜追击,不给我军喘息的机会,部队被打散,死的死,伤的伤,亡的亡,逃跑的逃跑。杨学惠带领两个战士,从死人堆里爬出来跑向当地老乡的家里,脱下军装和鞋一块烧了,只把名签留起来。他们不敢在乡村久留,装扮成老百姓,把名签塞进鞋内,趁夜爬上火车赶往哈尔滨。杨学惠一行三个人在姑姑家住了三日,后回到安达。

杨学惠回到家后,他们开始寻找部队。正赶上杨永清外出做买卖回来,父子见面,杨学惠向爹爹说:“爸爸,我们哥仨没被打死是万幸的,我们还要去找部队,在家也没什么出路。”他向父亲说了一些战时的情况。
杨永清听了有些奇怪,轻蔑地说道:“打散了,撤离?你们是不是找借口开脱当了逃兵?”
杨学惠看到爹爹在疑惑,辩解道:“我说的都是真的,就是神仙也没办法,只有重新找部队。”
“大叔,您错怪我们杨排长了,他领我们非常能打,而且勇敢!”一个战士说。
杨永清在确信儿子没有撒谎之后,提供了一条信息:“你们小哥仨都别着急,我这次去‘洮南’,正看到八路军在‘一泉浴池’建卫生学校,你们去那里向八路军说明情况,也许会收留你们。”
一九四六年六月,杨学惠带领两名战友奔赴‘洮南’,找到了辽吉军区卫生部。卫生部的部长是老红军吴行敏,他接待了杨学惠等人,吴部长听了三个人所谈的情况,十分重视,并说:“目前,中央指示东北局建立巩固东满,北满、西满政权。中央在辽西省委书记陶铸同志的倡导下,决定在这里建立西满军区卫生部,为加强战时的卫生工作,保证战士和人民的健康,消除疫病疫情,我们要创建自己的军医队伍。眼下,正是艰苦的战争岁月,一切都要百手起家建校,还都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的努力,希望你们学好医懂医,成为学校的有用人材。好了,我就不多说了,明天你们到政治部主任刘云飞同志那里去报到,我会给他打电话的。”
“是!首长。”三个人异口同声地说着,行军礼。
杨学惠被政审后,合格。上级又对他进行了各方面的技术考核,思想谈话。四平保卫战撤离时的情况不但没有被再追问,杨学惠而且被上级任命为一个连队的指导员,这些是杨学惠没有想到的,他的心里一直在感激组织上对自己的信任,决心入党,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军队的医务工作尽职尽责,奋斗不已。由此可见,上级领导是了解四平保卫战“威远堡”失陷原因的,这并不是某一个战士造成的。客观地讲:**善打运动战和伏击战,对防御战和攻坚战是缺乏战斗经验的,至使二打(四平攻坚战失利)三打四平(青树坪之战)均告失败。
一九四六年吉江匪患严重,胡子猖獗,而且还流行一种伤寒病。西满军区卫生部组织人力支边防疫消除疫情,并准备平匪患。杨学惠主动向上级请战,一、完成支边的卫生防疫工作。二、向当地的群众宣传疫病的防治。三、消灭顽匪,加强治安管理,搞好民兵训练。
匪患平息的那天,战士们发现了老鸹嘴子山上的茅屋,怕藏匿匪徒,执意上山。在当地老乡的配合下,费了一番周折,上得山来。
杨学惠在日记中写道:平匪那日,战士们攀上了一座山峰,当地的人称它为老鸹嘴子山。一个山洞前搭着茅屋,已显得风雨飘摇。山上有散乱置地的六○炮弹和三个六○炮座,子弹壳满地都是,到处可拣,可断定,这里曾是抗日烽火的战场,发生过激烈的战斗。那么,在这儿打鬼子的是什么人呢?有待查明!屋顶和板墙上有许多窟窿,板墙上挂有七支长枪和十三把合子枪,床底下有两挺机枪,均已锈迹斑斑。屋内陈设简单,有一个锅灶和饮食炊具,上面挂满了污渍。一张破桌子靠门口边放着,已经是油漆斑驳。一条黑色的狗躺在地下,扁扁的只剩一张皮了。一张床上铺着一张油黑的熊皮,上面躺着一具干瘪的尸体,身上的褶皺处,爬满了红蚂蚁。
全篇结束!
个人简历
一九六七届毕业生.
一九六八年从哈尔滨市第十五中学,‘;上山下乡‘;到黑河一师‘;哈青独立营‘;任畜牧连二班班长,文秘,连队保干.一九七0年五月,所地因派性严重,影响生产,在师部第十二次扩大会议后,宣布解散.被分至赵光农场六十八团二营二连.当年十月随父插队到安达青肯泡公社农义大队二队落户.一九七三年随父调干到大庆石油站,本人入青年点,在大庆机关房建中任连长.一九七六年被分至龙凤装运公司,一九八二年调到龙凤轻工商店,一九八七年大楼建成后改为轻工商场,任业务员.一九九八年被哈尔滨中央商城兼并,做内保工做.二00五年四月二十日病退在家.
姓名:杨铁峰
姓别:男
出生:1951年7月18日
民族:汉
籍贯:吉林九台
地址:大庆市龙凤区商品一条街南一楼6单元501室
电话:0459-6202521
邮编:163711
邮箱:muqing_666618@www.xiaoshuodaquan.com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