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领军安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进出奇的没有反对他的话.像是在意料之中.笑着开口道:"既然兄弟你有这样的想法.大哥定然支持你.不过安定离北方异族较近.大哥我再给你二万人马.预祝你早日练成一支天下无敌的军队来!"说着哈哈大笑着.
白浩心中所想的.只不过是想现在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更加想有一支属于自己的队伍.在这个乱世人比畜生还不如.看那被士卒害死的无辜百姓.白浩在那一刻.就明白了,只是他原本想的不过是从士卒爬起.不想一步登天.可站的高根基不稳.他是知道的.所以现在所做的不是争权夺势.而是建立自己的势力.
白浩听高进又给了自己两万人马.心中高兴.嘴上却问道:"大哥!给我人马你怎么办?"
"哈哈"高进笑着回答:"赵氏兄弟已经死了!"
"死了?"白浩惊道:"怎么可能?就算也不会.难道是大哥..!"
高进点点头道:"不错!杨贵早就埋伏在城里.等着他们!哼!他们不服我多时.这样常此下去.岂不要坏大事.大哥过去还能容他一二.如今要有大事要做.如何还能留着他们.!"
白浩见事情已经如此.也不在多说.只是问道:"大哥他们的人马你收拾好了没有?会不会有什么不妥?"
高进道:"无妨.杨贵来报.赵氏党羽已经全部死了!刚刚来报.宫门已经打开.兄弟真是厉害.连这都能办的道.事情真是比想象的还要顺利.一切都是天意啊.!哈哈!"
"报!"门外冲进一个士卒.进屋报道:"大将军!马大人差人来报.皇上有请大将军!请大将军移步!"
"好!"高进起身.对着白浩说道:"兄弟?一起去皇宫看看?"
白浩摇摇头道:"不了大哥!我这就收拾人马.等天一亮我就去安定.大哥可为我要道守安定的圣旨.现在我还不想出名.大哥就不要为难我了!"
高进塄了一下.哈哈笑道:"你已经出名了.我高进的结拜兄弟怎么会没人知道.恐怕天一亮,兄弟的大名就天下闻名了!"
白浩听了.也笑着道:"还不是大哥你.本来我是想先当个小卒子.然后一步一步爬起.不想大哥就把我拉的这么高.也不怕我不小心掉下去找不到啊.!"
高进哈哈笑道:"什么话.难道还是大哥的错不成啊?兄弟想法是好的.不过这年头.你就算是再有能力也得有伯乐啊.想当初我大哥在校官位置上坐了十年.要不是外族来犯.上官被砍死.我大哥也爬不上去.后来潼关多次被犯....哎不说了.这都过去的事了.兄弟你只要记得.有大哥.你不要担心镇不住他们.本来我是是想..不过.既然你这么做.我想肯定有原因.大哥等你!"
白浩感激的谢着高进道:"大哥.前日给大哥所说的.大哥什么时候进行!"
高进呵呵笑道:"不急.现在还早.等过个几年.大哥等你回来.共图大事!"
"共图大事!"白浩点头应道.
"啪!"两人将手掌紧紧的对在一起.
白浩将手放下.犹豫了一下道:"大哥!我想只带两个人去安定.其他的校官以上的的将军都留给大哥!不知道大哥觉得怎么样?"
高进奇道:"兄弟你不要校官以上的将军.如何带军啊?不过兄弟你说了.大哥也支持你.那些人就留着吧.正好长安需要新征军.就让他们领新军吧.你看如何?"
白浩听高进要招募新军.喜道:"大哥.能不能这样.人马我只带走大哥给我的五千.大哥可以让我自行招募新军吗?"见高进脸色不对,连忙改口道:"大哥觉得困难吗?那就算了.本来我是想新军比较好训练一些.既然大哥为难.兄弟还是.."
高进露出一个难看的笑容来道:"没什么.只不过这个大哥.唉"高进叹了口气."你不知道.皇上是不会让将军自行招募士卒的.这难办啊?"
"不难办!""啪"的一声.门被推开.白浩顺声看去.却是马齐.他进来以后对着高进发着牢骚道:"大将军.皇上催了好几次了.这不又派我来看看.大将军进不进宫倒是给句话啊?宫里的来人都被大将军挡在府外.现在皇上认为我和大将军是一伙的.对我客气的不得了啊!哈哈"
高进明知道马齐是故意装给自己看的.也不点破.便道:"马大人.你刚刚说不难办.怎么个不难办法?说来听听?"
马齐抚着胡须呵呵笑道:"大将军现在控制一切.不论大将军说什么.皇上能不答应吗?大将军既然做了.难道还有退路吗?皇上现在将老夫与大将军绑在一起.大将军还要顾忌他的感受吗?"
高进连连点头道:"不错!老子一直想的是皇上不答应.TMD.现在老子还要他答应个P啊.没错.你帮我写折子.我们进宫见昏君去."马齐如言走到书桌.铺开白纸.写起奏章来.不大工夫便已经写好.马齐拿起奏折.吹了一口气.递给高进道:"大将军看看写的可好!"
高进接过马齐递来的奏折.看了一言.赞叹道:"马大人的手笔果然不凡.这一份奏章写的是滴水不漏.哈哈.不错.不错!"
高进将奏折揣入怀里.对着白浩道:"兄弟.大哥答应你了.你要的人我也给你.还有大哥给你五千匹马.你收拾收拾.天一亮就出发.大哥就不送你了.!马大人.我们走!"说着向外走去.见马齐未动.知道他有话对白浩说.便自己走了出去.
马齐见高进出门.连忙对白浩行礼道:"殿下.刚刚大将军在侧不便行礼.多有不敬.望殿下恕臣不敬之罪!"
白浩连忙扶起他.连忙道:"马大人不必如此.你且随大将军进宫吧.有事也等以后再说吧?"
马齐连忙应是.又为难的说道:"殿下.刘大人等都想见见殿下.殿下这就急着走.恐怕几位大人要怪我啊.殿下要不你留上几天再走吧.让老臣尽尽心意!"
白浩一听连忙摆手道:"不行不行!我就是怕引起注意.才悄悄离开.你让我一待不是什么都完了吗?不行!你赶紧走吧!我也走了!"说完.也不管后面的马齐如何劝阻.出了门.领着马风就走.
马齐追了一阵.实在追不上.便摇头叹道:"这.....这...殿下果然非常人.意志如此坚定.我等之福啊."见白浩出了府门.也只好自己进宫而去.
马齐来到宫门口.见刘江站在那里.左右的来回走动.似乎是在等谁.马齐有些奇怪的道:"刘大人.你这是在做什么?"
刘江见马齐过来.大喜.连忙上前.见马齐身边在无他人.便急问道:"殿下呢?殿下怎么没来?"
马齐给刘江露了一个无可奈何的样子.道:"殿下决定前往安定练军.已经走了!"
"什么?"刘江大怒.跺脚急道:"糊涂啊!你怎么能答应殿下呢.刚刚安定急报.西羌族绕过防线.三万大军已经将安定团团围住.安定危在旦夕啊.你怎么能答应殿下呢!"
"什么?"马齐大惊失色的也急道:"你怎么不早说.这...这...这可如何是好啊.殿下意志坚决.我..我也拦不住啊.."马齐突然想到了什么.连忙拉住刘江的手边跑边说道:"你还塄着干什么啊?还不去找大将军啊!现在只有大将军可以救人了!"
"对!对!没错!我们赶紧去找大将军!"刘江边跑边恍然大悟道.两人也不管自己年纪是否大了.争着抢着朝皇宫议政殿跑去.两人一个比一个跑的快.把刚驻守皇宫的禁卫看的是莫名其妙.
两人气喘吁吁的跑到宣政殿门口.却被宫门口的侍卫拦下.刘江见人有人拦他.真真的是急了.怒道:"大胆.你是什么人.敢拦我.快快让开.我找大将军有要事禀报.!"
那侍卫却不管他说的话.依然拦住他一本正经的说道:"陛下正在和大将军会谈.陛下曾有旨.不得任何人打扰.请大人不要难为小的."
马齐见那侍卫只是阻拦.并不动粗.急中生智的大声喊道:"大将军!大将军.有紧急军情.请大将军出来虚话!"
马齐连连喊了很多声.终于大殿里传来不耐烦的怒斥声:"什么人这么大胆.敢打扰朕和大将军说话.?"说着.从里面走出两个人来.一前一后.众人连忙跪下喊道:"皇上万岁!"
那刘江急忙来到皇帝跟前.跪地说道:"请皇上恕老臣失礼之罪.刚信使来报.西羌族三万大军绕过防线.已经将安定团团围住.安定守军在三日前已经来报.那个时候正好...."说着抬头看了一眼高进又继续说道:"昨夜臣到兵部时.正好听见.兵部大人一个不在.所以臣只好一个人来报.请皇上下令发兵救援!"
高进闻听安定被围.并不在意.只是见马齐与刘江那焦急的摸样。腾然想到.白浩已经出发前往安定.五千人马和三万西羌骑兵.高进想都不敢想了.想说话.却当着众人面前不好开口.这时皇帝正好望着他.,口气略带哀求的道:"大将军.你看是不是应该发兵救援一下安定.这...."
"臣马上调兵前往.请皇上宽心.安定之围十日可解.!"
刘江见高进同意发兵.上前说道:"陛下朝廷现在离不开大将军.臣原领军前往救援安定.请陛下恩准.另外.臣还想请陛下恩准臣治理安定.!"
皇上见刘江愿意领兵.心中暗喜.脸上却不表现出来.故意看像高进说道:"做安定太守朕可以答应.不过这领军一事嘛.得看大将军的.不知道大将军愿意不愿意啊?"
高进确实有些犹豫.但想到这刘江已经认定白浩是他的主子.肯定不会加害.那问题是这刘江会带兵打仗吗?马齐在一旁见高进犹豫.便问道:"大将军可有难题.不妨说出来让我等参考一下.!"
高进说道:"其实也没有什么.既然刘大人想去.那就去吧.我让杨贵和刘大让一起去如何?"
皇帝见高进还派一个心腹.有些不高兴的说道:"既然如此.大将军看着办吧.朕有些累了.就先休息了.你们与大将军说把.反正朕以后就是个摆设了.哼!"说完.一甩袖子转身而去.去不多时.就听见远处那皇帝在那里喝骂道:"连你也和朕做对.你这个畜生!"就听见凄惨的狗惨叫声传来.马齐与刘江对视一眼.有些无奈的摇摇头.
马齐对高进说道:"大将军.赶紧让白将军回来吧.他只带了那么一点人马.恐怕不行啊?"
高进有些苦笑道:"我这个做大哥的也是才了解.他做事很有主见.连我也不能动摇.不然我能让他去安定吗?他想着从卒子做起.怕我把他抬的太高.他根基不稳.我看还是算了吧.赶紧派援军去吧.别说我去劝了.天王老子劝也不成.哦.对了.他有个领个丫头.现在还在军营里.他走时让我照顾.你们谁愿意照顾她啊?"
刘江抢先回答道:"还是马大人先照顾吧.我要去安定.等安定稳定以后.在把人送过去.最近一段时间就让马大人照顾了.!"
马齐也不拒绝.开口说道:"刘兄你这是何苦.我等在朝堂岂不更好?你又何苦去......唉!"

刘江却道:"马兄不必介怀.想当日我只是殿下一家奴.若不是殿下垂怜.焉有我今日.虽然这些年为了大计做了缩头乌龟.可如今还要做多久?我是殿下家奴.我便要回去陪伴殿下.军情紧急.我也不回家了.你让我家那闺女和殿下领的那个好好接触一下.日后也好相处.!"
马齐自然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心中暗想这老鬼真够明白.这么早把基础打好.自己也不能落后了.想想自己的女儿也是一等一的可人儿.多少人想求都没有答应.正好如今...想着便回道:"刘兄你且放下心来.家中有我照顾.一切安好.你就安心的去陪殿下.等一切安顿妥当.你来封信.我就将你家人送过去.!"
白浩果然如高进所说.领着张信和那个杨萧和一群没有校官的大头兵.匆忙的赶向安定.白浩急忙的离开长安这个是非之地.连长安城的样子都没有仔细的看过一眼.就匆忙的出发了.一路上匆匆忙忙.安定离长安本来就不是很远.两天多路程.白浩恨不得一天就能赶到.心想要是有飞机火车就好了.用不了多久就到了.现在骑在马上.一会的工夫就十分的难受.磨的大腿内侧火拉拉的疼.第二天休息的时候.白浩偷偷的检查了一下.发现大腿内侧已经磨烂.十分难受.白浩悄悄的用清水洗了一下.然后把内衣扯下来紧紧的抱在伤口之上.继续出发了.在距离安定还有一百五十离的时候.探马来报.发现前方有大军围城.保守估计有最少三万以上.
白浩领大队停了下来.找来张信和杨萧问道:"刚才探子来报.安定被大军包围.目前还不知道是那里人.你们有什么看法?"
张信想了想道:"安定这边一直是北方的异族.如果是北方的异族,那最有可能的就是契丹.西羌和罗颉族.剩下的都是些小族.大将军镇守安定时.多次打击西羌族.和西羌族的仇恨很大.而且祈家和西羌一向交好.这次能围住安定的.我想肯定是西羌族的可能性大一些!"
白浩有些奇怪的问道:"这祈家是怎么一回事?"
张信说道:"祈家一直占据着武威以西的地方.不过祈家一直没有称帝.只是当初投靠我朝的时候要了一个王位.他们和西羌关系极好.那祈家王妃据说还是西羌的王女.,所以自从大将军对西羌用兵以来.一直和祈家关系很紧张.天水到汉中也经常遭到袭击.一放面是祈家纵容.一方面却是蜀国经常搞破坏.!"
白浩有些不可思议的心中想到.武威还不在我们手里?这也太离谱了吧.武威没有.这河西走廊就彻底完了.南下北上都不成.老有人在你打人的时候背后偷袭你.你肯定会不舒服.白浩对这个民族不是很反感.出了那个岛国以外.对于中国周围的这些个民族.本来就是一家人.不是说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吗?有机会要解决掉这些问题.让那些所谓的异族早日的回归到中华这个大家庭来.不过...现在的问题是:前面的仗该怎么打?
白浩对张信和杨萧说道:"这样.校官以下.每人提一级.现在分成五队.你二人各带两队,.我带一队.天黑之后出发.人衔环.马缠蹄张信走左面.杨萧走右面.天亮之前赶到安定城下.让一部分士卒多带引火之物.冲进大寨之后.死出放火.我们的人物便是进城.城中估计已经守了几天了.情况不明.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援军.只要我们能进了城.敌人就已经输了!"
杨萧说道:"将军.恐怕不妥!"
白浩问道:"为何不妥?"
杨萧说道:"这其一将军不许点火.怎么辩路.士卒跟不上会掉队.其二.将军进城以后.要是援军不来怎么办?那我们就是死路一条.这其三.万一我们冲不过去.而且损兵折将的.会给城中造成很多大影响.将军.这都的考虑啊?"说完望着白浩等他回答.
白浩好歹当过参谋.这纸上谈兵的功夫一点是不差.听杨萧说完.变摇头道:"你说的对。但是不合时机.先说这第一点.五千大军都是骑兵.可将士卒用绳索将马匹穿起来.又前方斥候带队.肯定不会迷失.这第二.我只有五千人马.碰巧遇到大军.城内肯定已经将消息发回长安.大将军肯定会发兵来救.这第三.我们冲不过去.也得要城里知道大队人马即将到来.给城中希望.才能继续守的下去.我们如果冲不进去.那么就说明我们人少.城里也会以为我们是先锋.并不会因为我们冲不进去而放弃抵抗.最后.我希望我们能冲进去.因为.我也不知道大军几天能来.城里还能守几天.我有信心冲过去,你看!"说着.对着休息的大军说道:"弟兄们!"见士卒都看向他.便说道:"刚才斥候来报.西羌人围了我们的家.我想帅兄弟们回家.可有人说这是去送死.弟兄们.安定危在旦夕.你们的家人可都在城中翘首以盼呢.你们能做缩头乌龟吗?能看着自己的亲人被羌人欺褥吗?"
"不能!"大家听说自己家被围.个个心急如火.纷纷请战道:"将军.请带我们去解围吧.我们家人可都在城中呢.大人!"
白好见军心可用.便道:"我也想去。可有三个问题.如果大家做不到.我们也不用去了.直接抹了脖子算了!不要给家乡父老丢人了!"
士卒一听.纷纷开口道:"将军.您说吧.什么问题?"
白浩等着大家安静了.才开口说道:"这第一.我们要解围.人太少。.对方几万人.我们才五千人.一个打几个难啊.这第二.大家去救人.要是不听指挥了怎么办?不能一个人害了一城人啊.这第三.贪生怕死的孬种要是再有几个?你们说.我们不直接抹脖子还做什么?"
众人一听.说什么话的人都有.场面十分混乱.张信心中不禁佩服起白浩来.故意望了杨萧一眼.开口劝解道:"大家静一静.大家静一静.将军能这么说.肯定有解决的办法.大家听将军准没错!"
不错!白浩心中赞叹张信这个聪明的托.知道在什么时候说话.该说什么话.有着样的人也不是很累.起码这种人很懂得分寸.让人很舒心.白浩见众人都望向了他。这才开口道:"其实解决的方法很简单.既然大家都听我的.我现在颁布几条军令.这是临战军令.众位可要听好了.!"说着环顾一周道:"第一.畏敌不进.遇敌而逃着.斩之.第二.恣意妄为.不听指挥.破坏大局者.斩之.第三.若无撤军命令.将军逃.副将杀之.校官逃.卫官杀之.卫官逃.百长杀之.依次类推.士兵逃.皆杀."白浩每说一个之.便拖的好长一段.待到说完.大声问道:"你们都听清楚了没有?"说着.拔出了手中宝剑.
众军凛然.齐声应道:"尊将军号令!"
白浩点点头.对着张信说道:"剩下的就看你们的了.我先去收拾一下.!"
天黑之后.白浩将自己牢牢的绑在马上.领着一千人马出发了.他与张信杨萧约定.张信左军先动.然后杨萧右军次之.自己最后冲锋.然后三路大军在东门汇合.再做决定.!两人令命而去.白浩领着自己背后的一千人马.象连环一样的将马栓在一起.悄悄的奔向安定.
一百五十里并不远.可是让马儿跑.还不让马儿吃草.这速度肯定是慢的不得了.好在马再慢也快过两天腿.在天蒙蒙亮之时.白浩赶到了安定城外十里.只见前方模糊的立着几个寨子.里面密密麻麻的都是帐篷.白浩令人悄悄将绳索砍断.挥刀慢慢前进.眼看就到羌军大寨.白浩一挥手.后面的士卒拥了上来.先是慢慢的小跑.然后就开始策马狂苯.白浩没有那个技术.只能将自己绑在马上.这样就不容易掉下来.白浩跟着千人洪流冲进了大寨.按照计划.一些士卒放火.其他的人策马乱奔.不大工夫.正个安定城外一片呼喊.惨叫声不断.
白浩记得过去自己曾看过一部记录片.上面说到蒙古骑兵都用弯刀.只需要轻轻的将刀平放在敌人脖子附近.就开始策马乱冲.自己被马绑着.正好腾出来了两只手.一左一右的拿着两把刀平放着.策马乱奔.就想那个装甲战车轱辘上的铁蒺藜一样.众军士见白浩这中方法杀人干净利索.也都有样学样.只是策马狂奔.再不费劲乱看.这下.死的人就更多了.许多人攻了一天的城.早已经累的熟睡过去.其中被火少死的不在少数.能惊醒冲出来的.却又被白浩那蒙古式的杀法轻易的夺去生命.渐渐的.局面开始混乱起来.
虽然镰刀式杀人法很好用.可时间长了也受不了.白浩已经杀了大半个时辰了.敌人也开始渐渐的聚集.毕竟几万人也不是这么轻易的被打散的.尤其是草原上的少数民族.更是习惯了被杀散的打法.很快的.天渐渐的亮了起来.他们就开始了有效的反击.白浩见左右两路人马也已经杀到.便集中力量开始向城门突去.
城内的守军早就被城外的喊声惊动.安定虽然不高.这二十年来却也是西北门户.经过年年翻修.也有七八丈高.城中守将冯安算是高进亲信.确实很贯彻落实了高进的命令.自从发出求救以来.死死的守住了安定五天.
城外的动静早就有人报告给正在休息的冯安.他连忙上了城墙.北门.南门和东门都是一片混乱.尤其是东门..冯安来到东门城墙.正好看到.东门外白浩那一千人马想鸟一样的展翅飞翔.所到之处.尽是人头掉落.冯安不禁拍手叫好.白浩的打法.让城上的守军气势为之一震.纷纷摩拳擦掌的想着冲出城去撕杀.可冯安长期的战火洗礼已经发现援军人马并不是很多.很快就要溃败.连忙嘱咐人马准备接应.果然.不一会儿.几千援军到了城门下面.要求入城.冯安连忙令人打开城门.片刻工夫.几千人马进了城里.羌人打算趁乱进城.却被城墙之上的弓箭手射的退了下去.援军的安然入城.却给城外的大军丧失了不少士气.撤退的羌人一个个垂头丧气的回去.
冯安走下城墙.来到援军面前问道:"我是安定守将冯安.你们这里谁做主.?"
人群中一个双手持刀.满身是血的人策马走到他面前也不下马..有气无力的说道:"我是!"
冯安见他就是在城下展翅杀人的猛将,而且又是上官.所以并没有介意他没有下马.只是关切的问道:"将军还行吧.不妨先下去休息一下.等有了力气在说也不迟.!"见白浩有气无力的.已经知道他是脱力了.就让自己这边的士卒扶白浩下马.白浩连忙说道:"别...别动!!我还在马上绑..绑着...."话没说完.就晕了过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