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地裂天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阳缓缓沉落,当最后几抹余辉消失在遥远的海天一线后。大片大片的乌云封住了黄昏的天空,使夜色来得又早又阴沉。阵阵疾风鼓荡着波涛狠狠拍打着墨西哥海湾海岸线的礁石,激起一簇簇雪白浪花,从天空看仿佛是给黑沉沉的海岸线镶嵌了一道滚动的白色花边,看起来是那么的妖艳和诡秘。
一架美军警戒飞机沿着海岸线作例行飞行侦察,机舱内一个高大魁梧的中年男子,穿着军便服,正透过机舱窗口看着窗外蜿蜒曲折的海岸线,神情凝重忧郁。他就是潘森中将,美国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的守护者。
美国的石油产量不到世界石油产量的10%,石油消费却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4,进口石油成为美国石油消费的主要来源。为了防范石油供应中断对国家安全和经济造成威胁,美国建立了战略石油储备计划,简称SPS(STRATEGIC PETROLEUM RESERVE)。1973~1974年的石油危机对美国来说是一场黑色的噩梦,美国的石油运输线路被切,这对当时的经济带来了灾难性的打击。饱受缺油之苦的美国人开始考虑石油的“备战备荒”问题,这就是后来建立石油储备问题的缘起。
1975年12月22日,美国总统福特签署《能源政策和储备法》(简称EPCT),开始实施战略石油储备计划。对于战略石油的存储,美国利用了4个天然形成的巨大地下岩洞(盐穹地质),地点在靠近墨西哥湾的德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纳州的海岸上。这些岩洞最多可以存储约7亿桶的石油,目前共存有约6亿桶原油,这些石油基本是在1970-1995年期间购买注入的,共花费约160亿美元。
为什么设在这么容易受到攻击的海岸,而不是放在深深的内陆呢?这是因为,美国石油战略储备的第一原则是“成本最低”。美国国会认为,尽管影响美国经济安全的石油供应中断的可能绝对存在,但这种中断的数量和严重性几乎无法预测,中断为经济带来的损失以及利用战略储备平抑油价谁会受益、受益多少等等问题更是无法解答的,所以无法将它们代入决策模型当中。而且如果国家受到全面攻击,炼油厂和运输管道必然是攻击的对象,如果这些设施被摧毁,即使有再多的原油也毫无用处。美国能源部给SPR办公室的指示是“成本最低”,因为这个指标最好衡量和控制。
将石油存储在岩洞的做法正是遵照了这一原则。首先,在墨西哥海湾一带的地海岸线上,集中了500多个可供储备油的盐**。盐**结构为长久储备石油提供了提供了安全、低成本的方式,由于盐**是在地下2000~4000英尺,地层压力将封闭任何裂缝,盐**上下2000英尺的落差形成的自然温差,将保持原油在盐**的循环流动,有利于保持油品的质量。用盐**结构为长久储油,每桶容积平均成本只有1.5美元,每桶储备石油每年的日常运行和维护费用为25美分,而同样容积的地上油罐造价需要15-18美元;另外,这些海岸还是美国石油管线和炼油厂最集中的地区,墨西哥海湾有21家炼油厂,还有便于供油品运输的油罐、管道、驳船和码头,通过这些设施可以与中部和中西部的28个炼厂相连,这49个炼厂的产出能力几乎达到美国炼厂总能力的50%。紧靠油品生产企业,可以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同时也降低了释放储备时的运输成本。美国石油储备的建立用了近10年时间。目前储备量为5.67亿桶,这个储备量相当于美国50天进口量,加上美国石油企业的储备,可以维持最多150天的紧急状况。
中美战争爆发前,潘森中将就敏锐地察觉到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将成为中国报复的重点目标,在他的大力呼吁下,美国国土安全部对所有的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加大了防护措施。果然,当中国本土遭到美军全面轰炸和“伽马弹”突袭损失惨重后,迅即实施了反报复,两艘中国核潜艇向美国的8个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发射了战术核导弹,美国本土遭受了有史以来第一次战火的蹂躏,并且升起了恐怖的蘑菇云。虽然美国拥有世界上最严密的导弹防御体系,也事先做了各种防御措施,但中国核潜艇是潜伏在美国近海岸发起的攻击,而且还使用了具有变轨技术的新式导弹,因此8枚导弹无一例外击中目标。面对核武器的打击,原有的防御措施显得那么脆弱不堪一击,当遮天蔽日的浓烟升腾而起,昼夜燃烧的烈焰冲天不熄时,整个美国都似乎感觉到了天塌地陷的恐惧……
墨西哥海湾的美国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在这次反击中首当其冲,90%的炼油厂、油品运输的油罐和管道,以及其他石油附属设施被彻底摧毁,虽然深藏在地下盐**的原油没有太大损失,但这也使得美国这个庞大的耗油巨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一直处于心脏“供血”不足的状态,没有了石油,美国经济几乎陷于半瘫痪,沉重的打击让美国高层一直对是否实施全面入侵中国的本土计划争吵不休,犹豫不决。
不过,最后政治因素还是压倒了军事因素,在白宫的暗示强压下,美国国防部最终还是决定出兵远征中国本土。当第一双美国大兵的皮靴踏上中国的和土地时,迎接他们的不是子弹,而是核弹。五日核战期间,中美两国展开了疯狂的核报复打击,虽然最后双方鉴于无法承受的损失都不约而同停止了核报复行为,没有战争升级为世界核大战,但几乎所有不了解真相的人在那段时间都绝望地以为世界末日将要来临。不过,在一片恐慌中,潘森中将是少有的持乐观态度的人,在他看来中美两国的核报复只是一种彼此相互摸战争底牌的冒险试探,如果针锋相对的结果,让中美两国领导人都认识到对方不畏惧核大战,也不会屈服于核恐吓,那么作为两个理性的核大国只有各退一步,毕竟核大战的结局是人类的共同毁灭,没有最后的胜利者。事实证明,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战事的演化过程正如他所预见的那样,中美两国一直把核战的规模控制在战术一级,最终在两败俱伤后不得不达成默契,彼此不再使用战术核武器攻击对方的军队,让战争模式又回归到常规战争的轨道上来。
然而随着美军在中国战场上的快速推进,节节胜利,中美常规战争规模也越来越大,潘森中将又一次对美国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可能遭受袭击深感忧虑。虽然,在他的主持下美国战略石油基地的恢复生产进度很快,但是破坏总比建设容易,如果中国方面再发动一次核偷袭,不要说远在亚洲的美军,就是美国本土也会陷入“供血”不足的石油恐慌,而且他强烈的预感到中国人发动的新一轮打击力度会远远超过第一次,毕竟开战之初两国还没有一定要置对方于死地的打算,更多是希望通过有限战争和武力的炫耀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而现在核战争已经打响,美军也占领了中国的大面积领土,此时中国龙如果不愤怒咆哮的话反而不正常了。
一想到这里,潘森中将就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望着着飞机下面泛着幽光的海面,那仿佛是一个巨大的深不可测的陷阱,随时可以吞噬一切……
在大西洋海平面下,一艘中国的元级核潜艇正紧张地工作着,潜水蛙人将一枚枚导弹小心翼翼地安装在一个悬浮发射器平台上,这个悬浮发射器平台实际上是一种机器人的变形装置,它以动力定位技术悬浮于水中,能在水中任意方向做自由运动,水下作业深度可达300米。可以对水下表面连续扫描、连续成像,探测速度每小时不小于8000平方米,同时也能对水下物体的内部进行剖面连续成像,穿透深度最高可达20米,作为一种全天候工作的机器人,它不受天气和环境的影响。当潜水蛙人完成最后一道安装拼接工序后,彼此打出了一个胜利的V手势,然后纷纷游回潜艇。不久潜艇启动驶向下一个目标,它还要继续重复同样的工作,而被安置好的悬浮发射器平台则开始了倒计时。
5月2日23时,由3艘中国元级核潜艇布设在大西洋美国近海的12个悬浮发射器平台同时启动浮出水面,随后36枚远程导弹破浪而出,导弹上装载的是中国高能物理研究所新近开发研制出的“伽马弹”,在遭受美军“伽马弹”的打击后,中**方痛定思痛,组织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到“伽马弹”的研究中,并在半年多的时间完成了研制开发、试验生产、实战装备等一系列复杂浩大工程,这次为配合特击军对美国本土的打击,海军专门组建了一支潜艇远征编队,远赴大西洋潜伏,当在中国本土的反击战打响后,接到命令的潜伏核潜艇也开始了行动,它们的目标是美国设在墨西哥海湾海岸线上的那500多个盐**战略储备“油罐”,虽然这些盐**深藏在地面2000英尺以下,而且其表面也作了防核打击措施,但是36枚“伽马弹”持续不断的重磅叠加攻击,引发的地理结构严重扭曲变异,其损坏程度丝毫不亚于发生了一次7级大地震,硬生生把美国的战略石油罐震开了无数条裂缝,地下盐**的崩裂坍塌让黑金一般珍贵的原油或是渗入地下,或是涌上地表,或是喷向天空,或是流向大海,因原油泄漏燃起熊熊的大火让大地燃烧,让海洋沸腾,让天空炙热,火场边缘的温度高达1548摄氏度,火柱高达200多米,即使是专业石油灭火队也无法靠近,美国设立在墨西哥海湾海岸线上的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彻底被烧毁。
更为严重的是,原油大火产生了大量烟云烟尘月排出量高达300万吨,大量烟尘在大气层内的对流层和平流层中内累积,使地表光照和平均气温明显下降,墨西哥海湾地区近期气温平均下降15—20℃,出现有限核冬天现象。据权威环境专家估计,这场罕见的大火少则一年,多则三年才能被扑灭。即使是全部扑灭,地面上也会形成几百个“油湖”,后期的环境治理工作仍遥遥无期,任务艰巨。
在这次冯克策划的代号为“地裂”的海外特击战行动中,有一个默默的无名英雄,它就是由余晴川率领的特击军海外第五大队,通过设立海外的软军事基地,余晴川他们成功侵入了美国政府机构和大学电脑网络,搜集了大量的设立在墨西哥海湾的美国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的地质情况,这为“地裂”计划的实施提供了准确的地质数据参考,中国地震专家经过对数据和地质结构分析,给“地裂”计划设计了三角定位共振打击模式,为“伽马弹”发挥最大破坏力选择了最佳的打击点,使这次海外反击行动取得了震撼性的战果。

代号为“地裂”反击计划不仅彻底摧毁了美国50%石油战略储备,打掉了美国远征军的能源补给基地,而且还让美国国内经济因石油能源短缺陷入瘫痪状态,更重要的是中国人的巨大打击力度和顽强抵抗精神,使美国的有识之士和广大普通民众认识到要战胜中国这样一个核大国是不可能的事情,不久美国国内便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战示威游行,希望政府能够寻求与中国的和解之道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一夜之间,在美国政界高层不管是强硬派,还是温和派,都不得不沮丧地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无论是核战争,还是常规战争,美国都已经失去了对中国的巨大军事优势……
作者附语:
在《龙咒》的漫长写作过程中,北海得到了许多朋友的鼓励和支持,现在还能坚持看书的朋友基本上都算是《龙咒》铁杆拥护者,有好东西就要和朋友一起分享,最近北海的新作《柔性思维教练》已经被青岛出版社出版,五一期间将会在全国上市。如果我给《龙咒》打七十分的话,那《柔性思维教练》比它强之百倍、千倍、万倍。我对军事只是一个普通爱好者,但在思维培训领域可以不夸张地讲是数一数二的专家。如果有朋友对思维感兴趣,对智慧感兴趣,可以到书店去看看北海的新书;如果您想开发孩子的头脑智慧,想提高个人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那一定要买一本回去仔细地研究,相信会对您很多启发和益处。
如果当地书店没有《柔性思维教练》这本书,想购买的朋友也可以与青岛出版社联系电话邮购(0532)85814611-8664
上传部分章节,大家先睹为快,也祝大家五一节快乐^-^
柔性思维工具1
有形/无形思维视角
有形思维视角——从有形的角度看问题。
无形思维视角——从无形的角度看问题。
“这有一瓶矿泉水,请大家观察这瓶矿泉水,告诉我都看到了些什么?”思维教练指着教桌上的一瓶矿泉水问道。
课堂里坐着一群学员,其中有**,也有孩子。许多人刚开始置身于这样一个年龄参差不齐的奇怪学习环境里都觉得很不适应,但不久他们就调整自己的状态,以一种柔性的方式去适应不同思维层次之间的交流。
“有水,有瓶盖,有瓶子、瓶子上还有字。”一个圆脸小姑娘抢先回答。
“回答的很好,不过请大家继续观察,除了这些我们肉眼能看到的有形部分,这瓶矿泉水还有那些是我们肉眼看不到但客观存在的无形部分?”思维教练继续问道。
这时候,课堂陷入了沉思。见大家都在开动脑筋想,思维教练便启发说道:“我提示一下,现在这瓶矿泉水的重量、价格、生产过程都是我们用肉眼看不见的,但它们又都确实客观存在,是可以凭借我们的大脑思维想象到的。我请大家不要用你的肉眼去观察这瓶矿泉水,而是要用你的思维去观察它。”
“这瓶矿泉水的品牌算吗?”有一位中年男子犹疑地问道。
“这算一个。”思维教练笑道。
“这瓶矿泉水的水分子算吗?”另一个**问道。
“这个答案也算,也不算。”见大家疑惑不解,思维教练解释道:“水分子虽然肉眼看不见,但是毕竟是物质的基本构成,如果现在我们借助某种工具还是能够看的得到。也就是说在宏观层次上,我们看不到水分子,但在微观层次上我们还是能够看到。”
“水的味道我们看不见。”一个戴眼镜的小男孩大声说。
“很好,还有没有其他答案。”思维教练鼓励道。
“这瓶水的温度我们看不到……”
“这瓶水是谁生产的我们看不到……”
“这瓶水是谁买的我们看不到……”
“这瓶水的营销渠道我们看不到……”
“这瓶水的价值我们看不到……”
“这瓶水的用途我们看不到……”
“很好,大家回答的都不错。”见众人七嘴八舌发言,思维教练很满意。“为了让大家能更清晰地区分事物的有形和无形,在这里我们有必要界定一下有形和无形的划分标准。在本课中所谓有形是指肉眼看得见的、外部的、形象的、表层的、直接的、眼前的、物质的等等,所谓无形是指肉眼看不见的、内部的、抽象的、深层的、间接的、长远的、精神的等等。”
“认识有形和无形对我们实际生活和工作有什么用呢?”一位在外企工作的白领女士问道。
“这个问题提得好,理解有形和无形这两个概念是柔性思维学习的第一步,下面我们马上就要涉及到它们的应用。”思维教练说道。
“当人们在思考问题时,通常都会受到视觉的制约,思考的内容主要源于肉眼的观察,这种所见即所思的思维习惯无疑是简单的、低级的。随着年龄不断增长,我们所学到的知识越来越趋于抽象;随着工作不断复杂,人们在工作中所涉及到的问题也越来越趋于务虚,这都要求我们学会用无形的思维视角去观察事物而不是仅仅用肉眼去观察事物。”
“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有句名言:你能不能观察到眼前的现象,不仅仅取决于你的肉眼,还要取决于你用什么样的思维,思维决定你到底能观察到什么。这句话并不是唯心论。对于低级的思维活动,视觉起着决定性作用,基本是所见即所思,在这一点上人与其他动物相比没有多大区别。在高级思维活动中,视觉的感官作用被大大降低,复杂的思维活动主要是由大脑独立完成,需要什么信息,从哪个角度观察现象 ,以何种模式处理都是由大脑决定的,视觉器官只起执行作用。认清这个世界是由有形和无形两部分构成的,有助于我们在观察事物时有意识地去关注那些肉眼看不见的、抽象的、深层的、间接的、长远的、精神的方面,通过这种方式来扩大我们的思维视野。许多人常常感觉自己思路狭隘,不够开阔,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的角度都局限在于有形的世界,而不知道在有形世界的背后还有一个无限广阔的无形世界。”
听到这里,许多人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刚才大家在观察瓶矿泉水时,对于它的有形部分一目了然,但是在对它的无形部分进行列举时却无穷无尽,这就说明有形的是有限的,无形的才是无限的。这是我们这堂课应当掌握的第一个思维法则。”思维教练总结道。
“教练,有形和无形的学习与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关系?这条思维法则能帮助我解数学题还是写作文呢?”一位中学生问道。
在座的学生听到这个问题也都聚集起精神注意听,对于他们来说提高学习成绩比什么都重要,考试又不考思维,他们实在看不出来学习这个“有形”和“无形”究竟对学习有什么好处。
思维教练对他笑了笑,缓缓地说道:“学习有形与无形当然可以帮助你解数学题或写作文了,比如,解题时,通过引入未知数X、Y可以迅速简化数学题的复杂程度。写作文时,通过对心理感悟的描写可以丰富作文内涵,这些都是把“无形”转化为“有形”在学习中的应用。不过这都是一些初级应用,刚才我们讲的那条思维法则还有更高级的应用。”
大家聚精会神地听讲,思维教练接着问这个学生:“你能把一道数学题分解为有形和无形两个部分吗?”
这位中学生想了一下,皱着眉摇了摇头,他实在想不出怎么样才能把一道数学题分解为有形和无形的两部分。
思维教练把目光投向了在座的一位女大学生,问道:“赵纤,你说说看,我记得你学的专业好像是数学吧?”
赵纤是一位师范院校的学生,利用暑假时间来学习思维课程,希望能把一些好的思维方法应用到将来的教学当中。
赵纤想了想答道:“我们可以把一道数学题的已知条件视为有形的部分,把未知条件视为无形的部分。”
“还有呢?”思维教练并不满足这样一个简单的答复,继续追问道。
“还可以把这道题视为有形部分,把这道题的解题思路视为无形部分。”
“回答的不错,有形的题目只有一个,而无形的解题思路却有许多。如果我们能够真正领悟到这一点,那么在学习中就应当把学习重点放在研究无形的解题思路上,而不是有形的题目上,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见大家还是有些不明白,思维教练便讲了一个故事:“在古时候,有两个年轻人拜一位名厨做徒弟,在学艺的时,一位徒弟学会了做一百道菜,另一位徒弟学会了把一道菜做出一百种花样,请问那位徒弟的厨艺更高超?”
大家听到这里,恍然大悟,异口同声地笑道:“当然是那位能把一道菜做出一百种花样的徒弟技艺更高了。”
“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学习中去做一百道数学题重要,还是去研究一百种解题方法更重要呢?显然,如果我们在学习中不是只把眼睛盯在有形部分,而是打开思维的视野把学习重点放在研究无形部分,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解题思路和写作思路,那么我们的解题水平和写作水平自然会越来越高。否则,我们的学习就会浮于的表层,没有一个深度的提升。其实,这种‘赢者务虚’的现象在工作中也随处可见,不管是什么行业,凡是被称为专家或精英的人才总是无形的领域比平常人钻研得更深一些,具有更多的优势积累。这就是‘有形的是有限的,无形的才是无限的’这条思维法则的高级应用。”
“可我们怎么样才能在无形的领域比别人钻研得更深一些,具有更多的优势积累呢?”那位中学生还是有些迷茫地问道。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你应当学会划分什么是有形,什么是无形。只有当你对无形的世界有了深刻的了解之后,然后才能知道如何在无形的领域积累你的优势。”
“我们的学习螺旋上升了一圈,似乎又回到了它起点。” 思维教练幽默地道。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