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冷静?冷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人烟稀少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莫加夫沙漠深处,两个巨大的机库分外显眼,机库的外面是荷枪实弹、高度警惕的卫兵,一道高高的围栏把好奇者远远地挡在了外面。 就在这沙漠深处,深藏着世界上最有实力的两家军工企业——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秘密研发生产基地,自去年10月中美爆发以来,两家企业就开足马力,拼命工作,争分夺秒地竞赛,大批新型战斗机和远程轰炸机源源不断地从这里走下生产线,直接被五角大楼派往世界各地,尤其是战火纷飞的亚洲地区。
所有参加研发、设计、制造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都接到五角大搂的命令:只管干好自己的活儿,不许对外界有任何交流。 当然,五角大楼不会亏待这些夜以继日勤奋工作的生产者们,无论是波音公司,还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每天都有滚滚的美金流入腰包,战争对他们来说是最大的生产动力,在这千载难分的时刻,两家公司谁也不敢大意,谁也不敢松懈,大家都知道如果错过了这一黄金季节将意味着什么,因此都对手下的科研人员和制造工程师下了死命令:满足军方任何的需求,所有的人员满负荷运转,不仅要与战争抢时间,也要与竞争对手抢时间,力争从五角大楼的“军费蛋糕”切下大一块份额。
在西安郊区地下数百米处,同样有一群夜以继日勤奋工作的人们,他们在极其艰苦地工作条件下为自己的民族构筑新的长城以抵御外来侵略者。不熟悉的人在这里就如同走进一个庞大的地下迷宫,不一会就被密如蛛网的交叉隧道和一个个不同功能的工作区搞得晕头转向,即使是熟悉这里的人每天也会感受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大量的军事人员和战备物资汇有条不紊地迅速填充每一个可供使用的单元格空间,川流不息的军车和重载建筑卡车紧张忙碌奔波于地面和地下,每天都有新的工作人员到位,每天都有新的隧道和地下城区继续向外延辐射拓展。
远离地面上的烈焰战火,远离地下喧嚣纷忙的施工现场,在地下迷宫深处一个僻静的重点保护区域,共和国的将军们正在焦急地等待中央常委们的最后表决,这次表决的结果将直接决定未来中华民族的命运,将决定人类的命运。
扫视了一下在场的全体中央常委,程光严肃地说:“刚才军方的通报和专家们的分析大家都听到了,多余的话我就不多说了,下面就让我们来举手表决,是否要启动终极毁灭计划。”
在座的中央常委们此时一个个感觉自己的右手好像重似千钧,终极毁灭计划是中国制定的最后核毁灭计划,这个计划不是从战争的胜负角度制定的,而是着眼于本民族种族延续性的制定的,计划一旦启动就意味着中国将使用全部的核打击力量对敌对国实施毁灭性的核打击,同样这也意味着中国将遭到敌对国毁灭性核报复,就目前中美两国的核打击力量来看,双方相互实施毁灭性核打击的结果对地球和全人类所造成的破坏是不可逆转的终极性毁灭,这就象一所房子里的两群蚂蚁彼此之间发射了导弹,最后房子被炸塌了,只有万分之一的幸运儿最后能躲过这场灾难继续本种族的繁衍,其他的将死于大爆炸和爆炸后的残酷生存期。
按照专家的预测分析,启动终极毁灭计划后,世界90%的人口将死于中美之间的核大战,以及后期所引发其他国家之间的核大战,而作为核战后的重灾区,中国最后能熬过核冬天的人口不会超过2千人……
4月16日,中国二炮集团军的陆机和海基核打击力量连续多次对美国本土发射核弹,第一批核弹由潜伏在美国近海的中国核潜艇首发,核导弹升出太平洋海面不久就爆炸了,巨大的冲击波和电磁波把美军布置在太平洋上空的导弹拦截网撕开了一个大洞,20多架激光拦截飞机如同飓风中的蝴蝶一般,被撕得粉碎,飘飘洒洒坠入了太平洋。这些激光拦截飞机是由波音747-400货机改装而成,上面装载着美军研制开发的导弹杀手武器——机载激光武器系统,该系统是由ABL小组(包括波音、洛克希德-马丁以及TRW公司)和美国空军牵头开发的一种高能量化学激光发射系统,它能发射激光束,摧毁在几百公里之外空中飞行的敌方导弹。飞机内部不仅安装各种光学设备,用于产生兆瓦级的高能化学激光,还装备计算机软硬件和各种先进的通讯设备,与美军的预警系统配合,使飞机可发现刚刚发射的敌方弹道导弹,并具备将之锁定并摧毁它的能力。这些飞机本来是小巴顿用来拦截中国对美国本土导弹袭击,没想到还未来得及作出反应就被中国的核导弹扫下了蓝天。
在初步打开了对美国本土的发射窗口后,中国的二炮集团军再接再厉,用梯次发射的方式接二连三在美国领空和外太空引爆数枚核弹,让北美上空的卫星通讯体系全部陷于瘫痪,同时地面多个远程电子雷达监视站在强大的电磁波破坏下也无法正常工作,把美国耗资亿万美金的本土导弹拦截体系搅得千疮百孔。随后,一枚枚战略远程导弹按照早已设定的坐标方位,对美国本土的重要政府机构、军事基地、军工企业、航天基地、生化试验中心、海港码头、石油能源基地等战略要点实施攻击,虽然这些携带常规弹头的远程导弹的破坏力远不如核弹,但是其精确打击能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咄咄逼人气势还是让美国各界大为震惊。美国政府办公白宫和国防部五角大楼都是一击命中,中国导弹的灵巧变轨技术,让美**界吹嘘的爱国者拦截导弹相形见绌,无可奈何。
如果说,一开始中国对美国本土的导弹袭击所表现出的示威色彩,让全世界的政要们暗自松了一口气,那么在以后几天里中国对新加坡樟宜基地和沙特苏丹王子空军基地的核打击则让一大批军事专家大跌眼镜,把刚刚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
樟宜基地原本只是新加坡海军自行使用的一个小型军港,仅驻扎有新海军的一个导弹炮艇中队、一个登陆舰中队和一潜艇中队。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进行了适当的战略收缩,对部分前沿基地做了一些撤并调整。由于菲律宾民众对美军继续驻扎在自己的国家十分不满,菲政府因此拒绝了美军续租驻菲基地的请求,美军因而不得不撤出苏比克湾。为了继续有效地保持在东南亚地区的军事存在,美军在从苏比克海军基地撤出后便一直觊觎着重返东南亚。而新加坡的樟宜以其独特而重要的地理位置成为美军在东南亚建立新基地的首选目标。因此,美军从苏比克海军基地撤出后不久,即同新加坡政府签订协议,获得了使用新加坡樟宜基地军事设施的权利。美新两**方于2000年4月签署了一项协议,决定在樟宜专门为美军航母“量身订做”一个大型的深水码头,专供美国海军航母和其它大型舰艇靠岸停泊,接受补给。2001年3月23日,樟宜海军基地第一期工程完工,美国和新加坡为联合改造扩建的深水航母码头举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礼。2001年3月23日,美国“小鹰”号航空母舰率领众多主力战舰,缓缓驶入新加坡的樟宜军港。这是自1992年美海军撤出菲律宾苏比克海军基地以来,第一艘美军航母驻泊东南亚国家的海军基地,樟宜海军基地也由此引起了广泛关注。从此,这个原本是新加坡海军单独使用的小型军港,便成为美军重返东南亚的第一块“战略基石”。
改建后的樟宜基地占地86公顷,可供军用舰艇空母舰、巡洋舰等在内的大型舰艇编队进泊。同时,樟宜新基地还建有举世无双的全自动地下弹药库。这个采用最新科技建成的弹药库深入地下达6米,能够贮藏和搬运均由先进的自动化系统处理,大大节省了人力;其贮藏数量比普通弹药库多出45%,同时可节省80%的人力。

2003年,樟宜基地还建成了大型海军联合训练中心,负责对美新两国海军官员进行联合训练,以促进两军交流。樟宜基地是美国海军自撤出菲律宾苏比克湾以来首次在东南亚开辟的固定的航母停泊基地。按美海军设想,樟宜基地是美**监控南海局势和进出印度洋的“桥头堡”,其战略意义决不亚于当年的苏比克。在樟宜建立基地,大大拓展了美海军第7舰队的控制范围。从这里出发,美海军舰队可以在24小时内穿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阿拉伯海到达海湾地区;向东则可以直接进入南海海域。此外,美军还以樟宜基地向周边东南亚国家辐射,通过签署军事合作协议,获得了在这些国家的基地和港口停泊军舰、起降飞机的权利。
中美战争爆发后一个以樟宜为中心的新的美军基地群迅速东南亚形成,刚开始中国政府一再抗议,要求新加坡保持中立,不要暗助美国。但新加坡政府却置若罔闻,视中国政府的严正抗议为老生常谈,黔驴技穷,依然我行我素,表现出强硬的敌对态度。
4月17日,二炮集团军对樟宜美军基地实施核弹攻击,当蘑菇云在新加坡的上空升腾翻滚时,整个东南亚地区为之震动,那些心怀叵测,本想乘火打劫的东南亚国家倏然而惊,真正意识到中国的严正抗议不是说着玩的,惊恐之余这些国家纷纷主动要求美军从自己的国家撤军,不敢在继续在两个大国战争之间玩火了。
4月18日,二炮集团军对位于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德东南100多公里处的沙漠腹地中,藏着的该国最大、且设施最先进的苏丹王子空军基地实施核攻击。如果说,中国对新加坡的核打击意在摧毁美军在南亚地区的战略支撑点。那么紧接着对沙特的核打击则是对美国整体国力的釜底抽薪之举。
作为OPEC组织的领袖,沙特阿拉伯与美国之间的感情可以说是爱恨交加,一方面沙特努力运用石油武器领导OPEC组织会员国为自己的权益与美国等西方石油垄断资本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这主要集中在两次石油涨价上: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石油输出国组织利用石油武器同美英石油资本的第一次较量,也就是所谓的第一次能源危机以前,当时,国际石油价格是相当低的。例如,50年代期间,当时的石油价格只有每桶1.6美元。正是廉价的石油,方促使整个西方国家在上个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期实现了长达20余年的经济“黄金时代”,也使得美英石油资本从中东的廉价石油中赚取了惊人的利润。然而,好景不长,在1971年11-12月期间,石油输出国组织为支持阿拉伯国家反对以色列的斗争,决定运用石油武器对扶植以色列的美国进行石油禁运。于是,第一次针对美国石油垄断资本的能源危机宣布爆发。在第一次能源危机期间,OPEC的阿拉伯成员决定收回原油标价权,并把当时的基准原油价格由每桶3美元提高到10美元,纵然间,国际石油价格一下子猛涨了两倍之多。由于原油价格的迅猛上涨,结果,美国首先于1974年爆发了大规模经济危机,紧接着,整个西方世界也发生了战后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继第一次能源危机后,OPEC为打击西方石油资本,又在1979-1980年宣布第二次石油大涨价,当时的国际原油价格又几乎上涨了一倍以上,从每桶10美元暴涨到每桶20多美元。结果,给1979-1982年的西方经济危机火上浇油,成为战后最为严重的大规模经济危机。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和1979-1980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的爆发,不仅沉重打击了美英石油垄断资本,而且,还迫使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不得不对它们的产业转向以节能为主的产业结构大整顿。
另一方面,两次海湾战争沙特又不得不借助美国大兵的力量铲除萨达姆这个好战成性的枭雄。但没想到美国借进攻伊拉克之机,不仅把伊拉克丰富的石油抢到手中并抓紧一切机会着手摧垮石油输出国组织。众所周知,美国的人口虽然只有全球总人口的5%,但是,美国消耗的石油却占据全球石油的30%。长期以来,美国尽管本土也储藏着比较丰富的石油资源,但美国在能源问题上采取的战略不过是,尽可能地封闭本国油田,除非万不得以,才不得不进行开采。这就是美国为什么依赖国外石油的基本原因。由于中东的石油对美国至关重要,因而美国对中东的石油依赖占据了美国石油进口的50%(70年代曾高达70%),虽然最近美国采取一切措施,减少对中东地区的石油依赖性,但时至今日,美国对中东地区的石油依赖性仍然达到了40%。在中东地区中,沙特阿拉伯一向是美国的主要石油出口国家,除沙特外,美国对伊拉克的石油也早想染指。由于伊拉克的石油蕴藏量高达1200亿桶,每年的开采量,只有区区200万桶。美国占领伊拉克,不仅可以控制该国的石油开采权,还可以使得美国石油垄断资本重新打入该国并进而左右整个中东地区的原油市场。当年美英联军进攻伊拉克,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动机便是通过控制伊拉克的石油,迫使全球石油价格下降。有专家预测,倘若伊拉克开动所有油井生产的话,必将导致全球石油生产过剩与石油价格出现暴跌,石油价格下降到每桶低于10美元的情况也将会出现。那样一来,石油输出国组织通过自动限产来调节石油市场的角色,实际上,也就不复存在了。在战后伊拉克的重建过程中,美英石油资本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一是把战后伊石油生产的合同拿到手,这样一来,美英石油资本便在较大程度上夺回了在伊拉克的石油开采大权;二是美英石油资本将在伊拉克实施私有化,重新让私人公司控制伊拉克的石油生产;三是利用伊拉克占有的地盘,向其他OPEC成员逐步进行渗透,特别是对OPEC的最大产油国———沙特,通过各种手段,削弱它在OPEC举足轻重的影响。这样一来,逐步把OPEC的主导权搞到美英石油资本的手中。
面对美国潜移默化的全面渗透,沙特高层并非没有警觉,只是迫于形势,无力抗争,而中国对苏丹王子空军基地的核打击恰好给沙特提供了一个“礼送”美国离境的绝好口实。
被后世称为“五日核战”的那些日日夜夜里,全世界都游走在濒临毁灭的边缘,当尘埃落定回顾那段历史时,许多当事人仍不堪回首那段揪心的日子。后人在解读那些眼花缭乱的核战经典案例时,也许会拍掌叫绝,但在开战双盲的情况下,中美双方任何一步棋的误判都有可能导致人类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当冯克将军按照他的设想走完最后一步棋子的时候,环顾四周得到的不是鲜花和笑脸,而是长时间的死寂和一双双敬畏的目光。
据说当时二炮集团军司令周传铭以最快的速度“夺回”了属于自己的兵权,事后有人问他:为什么当时程光选择了冯克而不他来指挥这样一场可以万世留名的核大战?
周传铭司令苦笑着回答:也许是因为在那种情况下我不够冷静,不够冷血吧?
之后,冷血将军之名不胫而走,而冯克元帅也正是从此开始在军界奠定了他的赫赫威名。
——摘自著名作家肖汉的传记《冷血元帅——冯克》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