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义无反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连数天**中央政治局在汇总了全国各地的战况消息后,就目前的形势和未来的战略方针展开了紧张激烈的讨论,在会议上讨论的主要焦点问题是:
1.是否正式对美国宣战?
2.在未来的战争中是否使用核弹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由于美军一直没有对中国本土发动地面战,另外在联合国会议上美国代表也一直声称不会对中国谋求领土要求,这就使一些委员产生一丝希望,认为可以通过对话和谈或国际调停来避免中美之间走向不可挽回的决裂,他们不主张立即对美宣战,认为一种战而不宣的状态比较有利,为此他们还举出了当年为了抗美援朝中国所采取的志愿军策略。反对的一方则坚决认为战而不宣是一种姑息投降政策,不利于调动全国人民的抗战到底意识,是在走当年蒋介石曲线抗日的老路,这样做的结果只能失去民心党心,让中国的抗战意识逐渐被蚕食殆尽。
至于谈到使用核武器的问题,在宣战派内部也产生了明显分歧,一方主张即使损失十几个省会城市,也要把核弹打到美国本土,只有这样才能将战火烧到美国人自己的家园,才能真正动摇美国人的战争意志。反对的一方认为,美军使用的伽马弹虽然威力巨大,但不属于核武器范围。如果中国对美国实施核弹攻击,数量少了达不到效果,反而会激发美国人的冒险精神和战争狂热,数量多了则会遭到对方的全面报复,这将导致整个中国的彻底灭亡。这种一伤一亡的核大战结局是中国承受不起的。
对于眼前这种马拉松式的会议,程光也感到无可奈何,他知道战争已经降临了,没有那么多时间用来空谈,可是眼前的问题也很现实,这不是靠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就能找到解决办法的事情,没有一个万全的打算贸然作出决定,那可能会让整个国家陷于万劫不复的深渊。他现在算是深深体会到当年**决策出兵朝鲜时所承受的压力——生存还是毁灭,这不是一个容易考虑清楚的问题啊!
“主席,谈谈你的意见吧。”总理钱政宇声音嘶哑地提醒程光,这几天为了反对军方强硬派动用核武器,他几乎快要磨破了嘴皮。
程光望着与会者那一张张疲惫的面容,知道是该自己拍板的时候了,可是他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明确的主张,有许多东西还在模模糊糊的状态中,他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去说服那些反对派,这几天他一直在思考,听取众人的意见,每个人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可是他们的意见又是那么尖锐对立,他相调和众人的意见得出一个令各方都比较满意的方案,但是却始终找不到具体的突破点。
“我建议大家先休息一下吧,不妨到地面上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再作决定。”军界元老俞飞看出了程光犹豫不决的神情,有意给他找了一个台阶下。
“这会不会不太安全?”国安部长董承川面有难色地说,战争爆发后,他就担负起政治局的保安工作。在这地下一百多米的军事指挥中心他敢保证各位委员的安全万无一失,可到了地面上他就不敢打包票了。
“怕什么,整天躲在这个乌龟壳里就能把美国人打跑吗?我就不信这个邪,我倒要看看美国人的飞机导弹能把我怎么样!”国防部长雷伯雄气呼呼的说,这几天他窝了一肚子火,早就想找个机会发泄一下了。
“那就上去走走吧,我们总不能一辈子呆在地下抗美救国吧。”程光强作轻松地说。听主席这么一讲,其他人也不好再说什么,纷纷起身随着程光乘电梯回到久违的地面上。
十月的北京,天空湛蓝如洗,地下指挥中心的出口是一个郊区疗养院,这个占地100多亩的疗养院依山而建,处处亭台楼榭,丝毫看不出是一个巨大的军事地下指挥中心所在地。政治委员们三三两两漫步于绿树丛茵之中,呼吸着地上的新鲜空气,精神和情绪都缓和放松了许多。
程光拉着俞飞和钱政宇沿着一条偏僻的小径向山顶爬去,后面远远跟随着几个警卫。刚刚爬到半山腰,程光和钱政宇就已经气喘嘘嘘了,反倒是年龄最大的俞飞还若无其事,不紧不慢的跟在后面。
“咱们到前面的小亭子里休息一下吧,我看这的风景不错。”俞飞见两个人累得狼狈不堪的样子,笑着建议道。
“真是不服不行,俞老您这把年纪还能有这么好的身体,真让人羡慕啊。”钱政宇呼呼喘着粗气说。
“这没什么,都是当年战争时代留下的老本。”俞飞不紧不慢的说,转眼间他们就来到了小亭子,没想到小亭子上早就有人先到一步,一位年轻的军官正在亭子中抱着本书闭目养神。
“好逍遥啊,子龙将军。”总理钱政宇认出这位年轻的军官正是有军中五虎之称的红剑特种师师长赵子龙。
听到有人招呼,赵子龙睁开了眼睛,见走进亭子的是主席程光、总理钱政宇和元老俞飞,慌忙起身敬礼说道:“主席,你们怎么到地面上来了?”
“只许你在这逍遥自在,就不许我们上来透透气?”程光开玩笑的说。
“我不是这个意思。”赵子龙急忙辩解道。
“这几天开会怎么没见到你?”程光问道,他记得雷伯雄很器重这个年轻人。
赵子龙苦笑了一下,没有作声。钱政宇替他解释道:“他不主张对美国本土实施核打击,被雷大炮发配到这里当看林人了。”
赵子龙连忙说:“总理你别这么说,我和雷总长是有一点意见分歧,不过到这里来是我自己提出的,这里风景不错,可以让我静心思考一些东西。”
“哦,那想出来点什么没有?”程光一边示意众人坐下,一边问道。
赵子龙没有回答,却讲起了故事:“最近我一直在想一个朋友,以前我们关系很好,他是搞思维科学研究的。我们经常在一起讨论一些军事方面的问题,我的许多构想都得益于他的启发。有一次他谈到中美之间可能会爆发一场全面战争,而且中**队会输得很惨。为此我和他大吵了一通,我说这种情况永远不可能发生,他讥笑我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缺乏想象力,为这事我们俩闹翻了,再也没有来往。”

“他是不是自称思维教练?”俞飞突然问道。
赵子龙惊奇的问:“是啊,您认识他吗?”
俞飞说道:“见过一面,一个挺有见识的小伙子。你继续说吧。”
赵子龙便继续回忆道:“记得他曾经说过,如果真有中国战败的那一天,要我好好读读《曹刿论战》这篇文章,也许会找到解决的办法。当时由于正在气头上我也没把这句话放在心上。没想到这一天还真被他说中了,而且我们还败得那么惨。”苦笑了一下,赵子龙没有再说下去。
钱政宇笑着说:“你这位朋友还真是位高人,知道点化你。”说罢便朗声背诵起《曹刿论战》一文。
十年春,齐师代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钱政宇朗朗的声音在山谷中回响激荡,过了良久才停歇。坐在小亭中,放眼群山,逶迤起伏,苍翠如海,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可是程光的思想却超越了眼前的景色沉浸在亘古恒远的历史长河中。
“山河依旧,物是人非啊!”程光突然站起身,面对眼前的千山万壑大感慨。坐在他背后的钱政宇、俞飞、赵子龙都默不作声,他们知道这时候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当一个静静聆听的好听众。
果然,程光面对群山继续发表着他的演讲:“当年**等老一辈革命家于千难万难中打下了这片红色江山,而今天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却发生被外敌入侵的惨剧,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执政党的失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看看美国人天天播出的那些贪官污吏们的嘴脸,就会知道中国为什么会沦落到今天这一步,落后必定挨打,**同样也要挨打,一个国家的执政党如果不存在严重的**问题怎么会让这个国家落后呢?有人认为靠几颗原子弹就能救中国,我不同意这个观点,中国如果真的灭亡了,责任首先出在我们**人身上,是我们没有治理好这个国家,没有使它强大到外敌不敢入侵的程度。现在战争降临到我们头上了,怎么办?是靠核战争来挽回失败的面子,还是靠核战争来挽救我们的政权?”
“我看核弹只是一种武器,它什么都挽救不了,打了败仗是因为技不如人,政权垮了是因为失掉民心。也许有人会骂我是妇人之仁,但我还是找不出一个理由让成千上万的家庭在瞬间化为灰烬,让这片广大好的河山笼罩在核污染的阴云中。仗打败了,可以整顿再战;江山丢掉了,也可以重新夺回来。假如中国**没有能力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我想还会有其他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会前赴后继,浴血为之奋斗,不管是一百年,还是一千年,只要华夏民族的血脉不断,中国人民总有重新站起来的一天!”
说到这里,滚滚热泪从程光的眼眶中狂涌而出,他知道自己选择了一条充满荆棘的艰难道路,这条道路很黑,也很漫长,但他将义无反顾坚持走下去……
10月12日,全球亿万观众通过电视转播观看了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唐浩,在联合国代表大会上向美国代表正式递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美宣战书的场面。同时,唐浩也向全世界庄严承诺,除非中国人民面临遭受种族灭绝的威胁,否则中国不会首先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在南非某庄园的豪华别墅中,一位老者饶有兴趣的观看着一位美丽的金发少女在一张洁白的宣纸上写着毛笔字,少女蓝宝石一般的眼睛中饱含着泪水,当她写完最后一个字时,泪水终于低落在宣纸上。
“安妮,你在怪爷爷?!”老者叹了一口气说道,安妮默不作声低头盯着自己刚刚写完的四个大字。
“仁者无敌,这四个字写得不错。安妮,你的书法越来越好了,要不要我在美国为你举办一个个人展览?”老者故作轻松地说道。
“爷爷,你刚才看了中国代表的讲话有什么感想?你是不是认为中国人很迂腐?”安妮抬起头眼含泪水紧盯着老者。
无声的笑了一下,老者接过安妮手中的毛笔,略微思忖了一下,在另一张宣纸上铁笔银钩般也写下几个大字——万千人来我独往。
安妮疑惑不解的看看这几个字,又望望他的爷爷,她越来越搞不懂自己的爷爷了,觉得他太神秘了。
就在这时一个仆人走了来通报说:“小姐,有位名叫陈逸之的中国客人在庄园门外等候,他说是应您的邀请前来拜访。”
安妮疑惑不解:“我不认识这个人啊?也没发过什么邀请啊?”
老者听了笑着说:“是我替你发的邀请,这个人虽然你没见过他,不过你一定很熟悉他。”
“他是谁?”安妮好奇的问。
“思维教练这个名字你该不会陌生吧。”老者神秘地笑道。
“是他?!”安妮惊喜道。
两扇庄园大门缓缓地自动敞开,一条笔直的大道出现在眼前,它一直通向一座漂亮的庄园别墅,一位年轻的中国人略带长途跋涉的倦容踏上了这条道路,他来到这里是为了解开一个谜,一个关于他祖国命运的《龙咒》之谜……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