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咒》战略战术的答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龙咒》战略战术的答复——暴走悠悠网友请进
1.从战略上说,《龙咒》一书中美国先解决了朝鲜,然后以小规模的核战逼中国打一场常规战。前期作战目标是消耗了中国的二炮集团军的有生力量、空军作战力量和对中**工企业进行摧毁。后期希望通过长期围困的软绞杀和远程打击来发挥自己的战略优势和空中优势。至此中国已经陷于战略包围中了,剩下的时间假如你是中国领导你将会如何突破重围?
2.从战术上来讲,美韩联军百万大军陈兵东北边境,吸引中国三分之一的精锐兵力,应当是持平之论。假如中国想发动朝鲜的地面战,则需要更多的兵力。在台湾海峡,中国如果要防备日本借道台湾入侵大陆是必要调福建和南京的精锐部队作防备,这样在江浙漫长的海岸线陆军布防需要多少兵力?能有多少兵力,你可以自己去计算!
3.再谈日本入侵的问题,我承认有一批描写战场细节场面的作者文学功底很高,但那不是我的长项,我没必要与他们相比。另外我个人认为个人英雄主义是挽救不了战略上的失败的,浴血的战士虽然可敬,但是战场胜负的命运是决定在帷幄之中的。所以,汉刘邦在大封群臣时,把那些将军们称为功狗,把张良敬为功臣。这个比喻虽然粗俗,却入木三分。在《龙咒》中对于那些战争中战术和细节场面的描写我很少用笔墨,一是我没有那个体验也没有哪个耐心,另外一点我也觉得那些东西是无关乎大局的,描写一两个人英勇战斗场面看似热闹,实际丝毫无助于改变战局的命运。所以对你费心找的范文我只能敬谢不敏了:)
4.至于你所谈到日军在登陆计划中的问题,我现一一答复:
1)二炮导弹部队经过一个多月的中美大战库存还能剩多少?
2)中国的潜艇基地和江浙地区的空军基地在日军登陆前肯定会是打击重点,在书中我没有提及这一点是担心把中国的损失写得太惨重,又要挨骂。实际上受打击是必然的,美军的侦察卫星,天天悬在中国上空,一方面是要追着二炮和空军主力打,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侦察江浙一带的中**队分布,一个月的时间够用吧?在开战前用导弹和空军消灭你江浙地区一半的海空力量不算夸张吧

3)登陆战真正开始后,你的机动部队靠什么——公路和铁路,按照卫星侦察的结果,我事先对登陆点周围的地区进行破袭战,两个波次的轰炸就可以让你的机动部队陷于交通瘫痪状态。剩下的时间我靠海上平台的转运功能轮番轰炸你的地面部队,你如何反击,靠空军吗?空军我有专门的战斗机纠缠你。靠海军吗?我的潜艇部队在你的必经之路上埋伏你。没有卫星的帮助,你对战况一无所知如何确定作战计划?在电子飞机的电子干扰压制下,地面部队各自为战如何形成有效的打击力度?
4)日本人登陆不需要死人吗?书中我可是第一天就染他们死了8000人,难道要我一一把那些英勇杀敌的故事一一讲给你听吗?那恐怕又得另写一本书。
5)在书中日军登陆是以大面积,宽战场的方式进行的,不会集中于一团,否则就等着让空军和核弹一锅煮吧。所以你就不要太计较日军是乘冲锋舟还是海上平台登陆的,也许未来科技发达,日本人每人乘一架单兵飞行器就飞到岸上了,那也未可知:)
6)为了解决国土面积的不足,日本的海上人工岛技术居世界首位,在书中我所设计的海上浮台从技术上讲并没有什么难点。而且它的主要作用也不是登陆,是作为日本空军的海上补给基地,相当于航母的作用。另外一个作用就是构架一条海上蛙跳通道,做物资转运和储备的基地。
谢谢你所提供的那些登陆常识,不过在我看来那些都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都属于战术上的小节,我就不一一花时间破解了。以日本人的精明和细心,将来他们会比我想得更专业周到。
至于谈到写书自虐让人骂,我只能报以苦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