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预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九九九年,七月,
恐怖大王从天而降,
为使盎格鲁莫尔大王复活,
这期间,战神以幸福的名义主宰世界。
这是曾经流传很广关于世纪末的一则预言。它出自1555年,诺查丹玛斯的一部预言集《诸世纪》(Centuries)。每次在许多重大事件发生后,翻看这些星象预言,总不免有“原来如此”的感叹!不知道是出于对世纪末的恐惧心理或是其他什么原因,一些人对诺查丹玛斯的这一预言总是深信不疑,相信世纪末总会有什么大事发生。
1999年7月的世界,除了北约和俄罗斯的维和部队在科索沃“从天而降之外”,并没有其他值得关注的热点。在此之前,就是以盎格鲁—萨克逊人后裔英国人和美国人为首的北约,从3月24日开始的对南联盟持续了78天的空袭可以堪称是“恐怖大王从天而降”。起源于2000年前罗马人儒略·恺撒的历法中,三月(March)就是以火星命名的,它被视为罗马的战神。这种源于罗马人的历法,使我们今天的月份名仍带有拉丁名字和罗马神话的痕迹。就象一月(January)取名于罗马神话中守护天门的两面神Janus,意味着开始;七月(July)就是为了尊敬这位儒略·恺撒(Julius Caesar);八月(August)则是是以儒略·恺撒的侄子,第一个罗马皇帝奥古斯塔斯·恺撒(Augustus Caesar)命名。诺查丹玛斯正是预言了这场打着人道主义旗帜,以“幸福的名义主宰世界”的战争。
余晴川作为5月8日在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中的幸存者之一,也许比其他人对这场战争有着更深刻的体会。要不是阴差阳错的结果,也许日后就没有这位信息特种部队第七大队长了。而他当时的上司武官任宝凯,更是九死一生。“有关部门”经获悉任宝凯生死不明的消息后,解放军总参谋部和外交部发出密令,“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找到任宝凯”。从废墟中找到受伤的任宝凯,经南斯拉夫军医学院竭尽全力抢救终于脱险。实际上余晴川可以说是幸运地只受了轻伤,是第一批返回国内的人员。但对整个事件的记忆却使他刻骨铭心,很久之后还经常从回忆的噩梦中惊醒。
已经回到国内的余晴川,在互联网上看着论坛中一片对美国野蛮行径的声讨,再回想5月9日北京大学生在美国大使馆前的游行抗议,心中感到一阵热血沸腾。尽管他知道那有官方组织的背景。但毕竟那已经是多年不见的壮观游行场面了。
不知唱了多少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不知喊了多少次“解散北约,维护和平”的口号,肃穆的表情,愤怒的脸庞,紧握的拳头,还有的人用绿色的柳条编成花圈以寄哀思……。余晴川看到了游行队伍中有同学抬着三位烈士的巨幅照片,看到那曾经熟悉的面孔,如今已是生死两茫茫,余晴川的眼睛湿润了。余晴川还看到了游行队伍中有一个同学举着“消灭法西斯”的标语牌,立刻想到了下半句:“自由属于人民”。那是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里面的经典对白。在北约刚刚对南联盟开始轰炸期间,中央电视台就重播了很多前南斯拉夫的老影片。远在异国的余晴川也在使馆中收看了,看来爱国主义的宣传是很有效果的。
当游行队伍经过美国使馆时,石块、墨水瓶、垃圾如雨点般纷纷砸向大门、场院和旗杆。那座二层小楼的墙壁上到处开花,空调机箱被砸烂了,玻璃也被砸光了——可这些比起北约在南联盟的惨无人道的轰炸,比起他们对我驻南使馆犯下的令人发指的罪行,又算得了什么呢?!余晴川悲愤地想着。不论美国是不是出于报复而摧毁中国驻南情报设施。反正在此以前获取的大量北约空袭的电子资料,和储存的相当丰富的作战参考资料,都统统被美国制导弹摧毁了;而且,能够进一步观察北约军事作战方法的重要设备也不复存在。余晴川真是越想越气。
余晴川作为一名军事专业人员,当然不会相信所谓的“误炸”一说,特别是“旧地图”的解释,简直是缺乏专业知识的欺人之谈。但是余晴川却不能说出其中的秘密,看着互联网上流传的中猜测和流言蜚语,它只能是大淡淡的一笑。
其中有一种说法是:北约的早期空袭迫使南斯拉夫军队将通讯设备转移到米洛舍维奇官邸,而这个住所其后又被北约导弹炸毁。不过,在短短24小时内,南斯拉夫军队又立即恢复通讯,据称讯号是由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发出的,美军因而硬指中国大使馆被用来作为南斯拉夫军方的通讯传递站,向中国抗议,但中国回答是无稽之谈!
还有一种说法称:在北约部队空袭初期遭到地面的强大反击时,美国向俄罗斯警告立即停止其在科索沃控制的地面雷达站,在俄罗斯关闭所有地面的雷达站后,美117隐形战机还是被击落。美F16战机几次在空中发现被地面雷达锁定,信号来自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方向。中国使馆的敌意电子形象被北约锁定并瞄准,使之成为被攻击的目标。
第三个版本是:南政府把F-117的导航设备、带有隐型涂料的表皮残骸、发动机喷口耐高温部件在秘密状态下移交给了中国,就放在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地下室。尽管导航设备上装的自爆装置失灵,但内嵌式电源仍在工作,并且不间断的发出定位信息,这使得美国人在很短时间内找到了F-117残骸的精准位置。虽然中国人发现后迅速断掉了电源,但大吃一惊的美国人还是决定不惜一切代价阻止中国人了解到美国的核心机密。
更有人绘声绘色地说:中国使馆内有一个军事小组,专门观察、了解、监听及研究北约对南的战争。包括以前在海湾战争期间,中国加派军队人员进驻土耳其、伊拉克的使馆,利用高技术设备监听西方国家的军事行动。这种做法,在国际法上完全没有问题,而且其他国家也都如此。至于南斯拉夫是不是具备击落F117隐性战机的防空能力,和中国大使馆内军事设备在击落隐性战机中所起的作用,那就是最高军事机密了,余晴川既不能出面否定,更不能加以肯定。
后来还有说法认为,中央情报局曾委派一个特别暗杀小组追踪米洛舍维奇的一举一动。这个“处决行动”小组得知当晚米洛舍维奇曾计划到中国大使馆地下室接受录影访问,或出席中国使馆举行的一次招待会。所以美军向中国使馆发射导弹意在一举炸死米洛舍维奇。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B-2轰炸机扔下的炸弹有延迟引爆装置,可深入地下再起爆。还有为什么炸弹会击中使馆宴会厅。只是由于情报失误,轰炸的当晚,目标米洛舍维奇并不在中国内。
在南非的某私人别墅中,一位同样在收看北京大学生游行录像的少女,也看到了这冲突的一幕。转头问旁边的一位老者:“爷爷,您说中国和美国会真的打起来吗?”老者轻轻摇摇头说:“大国之间是不会轻易冲突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的。这种场面我见多了。”
几年前的那个小女孩安妮,已经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说着老者让安妮在电脑上输入了“珍宝岛+墨水瓶”几个字搜索。很快结果就出来了:
1969年3月发生了珍宝岛事件,在莫斯科出现了大规模示威游行。苏联方面组织了上万人的游行队伍,轮番到我驻莫斯科大使馆门前示威。他们手举标语,高呼口号,砖头、墨水瓶、臭鸡蛋,像雨点一样向使馆投去,大使馆主楼和两侧的宿舍楼一至三层的玻璃窗几乎全被砸碎,有的地方四层楼的玻璃窗也被石块击破,墨水瓶从窗口飞进房间和办公室,地板上洒满墨水。大使馆的墙壁五颜六色,涂满辱骂中国的口号、漫画和斑痕累累的墨水,使馆门口的院落内扔满了石块、酒瓶和标语牌。中国方面头一天就得到苏方组织游行的消息。大使馆紧锁大门,任凭游行队伍狂呼乱叫,中方一声不吭,只是有几个人站在八楼,通过窗口拍下当时的场景,留作历史资料。事件发生后,中方对现场一直保持原样,石块不清理,窗户不修理,墨迹不擦除,意在给苏方难堪。
“珍宝岛事件你知道吗?”老者象在提问又不是提问,不等安妮回答就继续说:“当年中苏之间的珍宝岛冲突,双方剑拔弩张,差点儿将两国引到了核战争的边缘。苏联军方确实正在积极谋划对中国实行一次突然性的核袭击。中国的**也下了著名的一号令,紧急备战,疏散了**、邓小平、陶铸等一大批老干部那是预防10月20日来北京的苏联谈判代表团,利用谈判烟幕对中国进行突然袭击。就象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扶植傀儡政权那样。最后核战争没有打起来,**却死在了河南开封,陶铸死在了安徽,这后来都算是**的罪行了。现在中国根本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不会轻易让冲突升级的。不要光看宣传,要多看看历史上战争的幕后故事。”
安妮忽闪着一双蓝宝石一样的眼睛不解地问:“我就不明白美国为什么敢炸中国使馆?中国也是一个有核武器的大国呀!”
“家里不合外人欺呀”,老者不无感叹地说:“这些年为了共同反对美国的单极霸权,不管中俄两国愿意与否,都必须愈加密切地联起手来,结成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美国对此更是严加戒备防范,力图离间破坏,各个击破。这次在南联盟的问题上,中俄战略协作是首次出现了脱节。”
老人略作停顿之后继续说:“俄国的叶利钦总统得知北约已下令轰炸南联盟后,立即下令,让正访美途中飞机上寻求西方大宗资金援助的俄总理普里马科夫中止访美,掉头回国。相反,中国采取了不参与的局外人政策。3月,为了利用欧元启动之机加强中国同欧洲的经贸联系,分化美欧关系,牵制美国的一极统治,***主席启程访问欧洲意、瑞、奥三国。就在**即将结束对北约国家意大利的访问之时,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开始了对南联盟的空袭。中国当时的政策十分模糊,**以“和平路线”继续访欧。这就,致使俄南失去中国的战略协作支持而处于孤立,使美国摸清了中国不干预政策的底细敢于扩大对南轰炸。”

“对,还有**在3月31日访欧回国后,4月6日,中国又让朱熔基总理开始了9天访美的‘消气外交’。”安妮接过了老者的话茬继续说:
“朱总理也曾一再表示,‘我其实并不想来(访美)的’,只是奉***主席之命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老者赞赏地看了一眼安妮说:“你也是越来越有政治眼光了。朱总理访美主要还是为了入世。包括中国在入世条件问题上对美国所作的大幅度让步,原以为会得到美国的青睐而会同意中国入世,因此朱总理此次美国之行对美国的放行入世的期望值很高,把握很大。但是他恐怕没想到,拖延中国入世时间表是美国幕后早就定下的方针。现在他是肯定要不到期望的入世结果的。中国的这一系列表现,只能使俄罗斯深感失望。出于经济问题考虑,中国积极向美国靠拢,选择了热美冷俄的政策,这就打乱了美俄中三角平衡关系。俄国很快得知,美国并没有因为中国总理的热美外交而同意中国入世。这表明美中并未真正联手制俄,也就马上收起了对美强硬立场。就在朱总理结束访美之日,叶利钦总统又任命了受西方欢迎的前总理切尔诺梅尔金为总统特使,开始与美国沟通,在和平解决科索沃危机上携手合作。美国除炸字当头以炸迫和外,同时也欢迎俄从中调解,这样,朱总理访美后,反而使俄美两家逐渐靠拢。”
“就在中国还陷在朱总理访美‘消气外交’后的模糊政策时,5月6日,西方7国和俄的外长正式达成了关于政治解决科索沃危机的协议。”安妮得意地说着:“而且5月7日,8国集团准备将协议提交联合国大会讨论通过。”
“对啊!”老者轻轻拍了拍安妮的肩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与俄沟通,迫其妥协达成的8国集团外长协议,对美国来说真是太重要了,这就为北约对南联盟进行空中打击提供了侵略有利、人权高于主权的合法依据,同时也使南完全失去了俄、中和所有同情国的支持而陷于极端孤立。所以美国必须要做到百分之百地得到联大通过而不能有丝毫的闪失。”
“我明白了,中国虽然没有参加政治解决科索沃危机的国际调解会议,却是联合国安理会拥有否决权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将持何种态度,将是该协议能否在联合国通过的关键。爷爷,您说我猜得对吗?”少女转头略带顽皮地看着爷爷。
爷爷再次肯定地点了点头:“以炸中国使馆的极端方式,将有可能行使否决权的中国炸出美俄中三角关系和联合国运作体制的格局之外,把中国推得更远,将其逼于无为之地而发挥不了任何作用,无法进行任何干扰。美国的这种想法简直太疯狂了。”
“难道美国就不怕中国真的被激怒吗?”安妮虽然心中早有答案,但依然不甘心地问着。
老者叹了口气:“在美俄中三者之中处于最弱地位的中国。俄国对中国使馆被炸一事,从一开始就以低调处理。俄国也希望中国同意8国外长协议,在联合国表决时投赞成票。美国更是抓住了中国‘韬光养晦’,不敢轻举妄动的弱点。从‘银河号’事件起,就摸准了中国领导人的这种需美和惧美的软弱心理,认准了中国并不真敢与美国西方进行对自己经济建设不利的强硬对抗。”
“难道中国真会弱到这种程度?难道炸馆的事真的就会不了了之?”安妮仍然有些不甘心地追问。
老者避开少女那突然变得犀利的眼神,将目光投向远方,轻轻地说:“有很多事情你还不知道。据传,中国有一权威人物,曾在朱总理以‘消气外交’访美之前跑到美国乞求美援,竟然声称只要美国给中国1000亿美元的新马歇尔主义援助,中国不仅可以向美国全面开放市场,而且还将确保美国在下一世纪的世界霸权地位。消息传出,国内有识之士一片哗然。军中元老俞飞当时就拍着桌子大骂这是‘卖国有价’论。可惜呀,这种人现在真是太少了……。”
就在南非私人别墅中这位老者与安妮的这番对话后不久,吕加平的一篇《从科索沃危机看美国的全球新战略》的文章登在了《人民日报》总编室主办的《内参周刊》上。核心思想与老者的想法几乎是不谋而合。而事件的发展也一如老者的所料。6月10日联合国安理会日以14票赞成、1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关于政治解决南联盟科索沃危机的决议。中国投了弃权票。
联合国的决议刚刚通过,6月11日,俄国200名空降兵出其不意地由波黑进入南联盟境内,12日凌晨在北约部队到达之前抢占了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附近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斯拉蒂纳机场。并快速向科索沃地区进军。当俄罗斯部队进入科索沃时,北约国家的军队仍在做进入科索沃的准备。俄罗斯部队显然是在事先没有同北约达成一致的情况下进入科索沃的。俄军这一出乎北约意料的惊人之举,令俄国内感到振奋,也受到南联盟塞尔维亚人民的热烈欢迎,但引起了北约的惊慌和抗议。俄国用最小的代价人抢到了一块大馅饼,怎么能不使美国为首的北约眼红?直接领导这次行动的扎瓦尔津中将,后被提升为上将。
6月20日,南联盟军队被迫撤出科索沃地区,北约随即宣布停止对南联盟的空袭行动。
此前的6月17日,美国总统特使皮克林在北京向中国政府报告使馆事件的调查结果。中国政府指出:美方迄今所作的解释难以令人信服并且强调美方必须作出令中国人民满意的交待。
7月28日至30日,中国代表团和美国代表团在北京就今年5月8日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所造成的中方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赔偿问题举行了第二轮谈判,就中方伤亡人员的赔偿问题达成共识。美方将尽快向中国政府支付450万美元的赔偿金。中国政府将把这一款项分付给三位烈士的家属及受伤人员。
12月16日,中美就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的赔偿问题达成协议。美国政府将向中国政府支付2800万美元,作为中方财产损失的赔偿。
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尽,6月下旬,一个为期一周的重要会议在英国伦敦召开。会议的目的是确定战后对米洛舍维奇的政策,参加会议的除了英国外交部、美国国务院的官员们,还有两国情报机构的重要人物。会上,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特别指出,他们对米洛舍维奇绝不留情。她暗示了一个时间表,就是希望在克林顿行政当局结束任期前看到事情有一个结局。在7天的会议中,英、美两国代表达成了一致性意见:坚决搞垮米洛舍维奇。
1999年10月,在南联盟北部邻国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一家名叫“玛丽特”的豪华饭店中,一间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会议室里,美国民意测验专家道格·史科恩正在主持一个秘密研讨会,其核心内容实际上是探讨在一年后如何通过选举方式来推翻米政权。史科恩一张张地切换着电脑制作完成的幻灯片。此时此刻,他正透过投影仪,对840名塞尔维亚选民的民意测验结果进行深度分析,绞尽脑汁帮助塞反对党联盟寻找推翻米洛舍维奇这位欧洲政坛“不死鸟”的办法。经过仔细分析和研究,史科恩给一直处于分崩离析状态的塞反对党的“忠告”简短而有力:米洛舍维奇这位经历过4次战争失败、两次大规模街头游行、78天北约轰炸、近10年西方全面制裁的“幸存者”,如果再面临一场组织异常严密的竞选挑战的话,他将“绝对不堪一击”。
果然,在一年后的2000年9月24日总统大选中,米洛舍维奇败给塞尔维亚民主党领导人沃伊斯拉夫·科什图尼察,10月5日,反对派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冲击议会行动。最后,隶属塞尔维亚内务部国家安全局的特种部队“红色贝雷帽”临阵倒戈,军队则表示“不干涉民主化进程”,曾被称为“巴尔干不死鸟”的米洛舍维奇在无奈中宣布辞职。
2001年1月29日被软禁在家中。同年4月1日凌晨,米洛舍维奇因涉嫌“滥用职权和合伙犯罪等”被塞尔维亚警方逮捕入狱。2001年6月28日被引渡到海牙前南战犯国际法庭。塞尔维亚政府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为了赶在6月29日在布鲁塞尔召开的国际援助南斯拉夫会议之前,向西方的经济援助献媚。最后,南斯拉夫终于如愿以偿,会议决定由西方国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起,在今后数年内向南联盟援助10亿美元。
2001年11月23日,设在海牙的联合国前南国际法庭决定受理南联盟前总统米洛舍维奇涉嫌在1992至1995年的波黑战争期间犯有种族清洗罪行的指控——这是他目前面临的最严重的一个指控——后来的调查报告称,1995年7月,波黑塞族军队和警察部队以及由南联盟派来的军警部队进入了当时处于联合国保护之下的斯雷布雷尼察。军警部队放走了妇女和儿童,但是却杀害了7000余名穆斯林男子。法庭对米洛舍维奇另两项指控包括:一是在1998至1999年的科索沃危机期间犯有驱逐和屠杀平民等罪行,二是在1991年至1992年的克罗地亚内战期间参与和策划了“针对克罗地亚族和其他非塞族居民的迫害”。这两项指控都涉及反人类和发动战争的罪名。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余晴川一直感到十分的郁闷。出于保密和安全的考虑,回国后的他一直没有被安排任何重要工作。深居简出的他,被安排在新兴的互联网上收集资料。自从炸馆事件一爆发,中国官方网站专门开辟了抗议论坛。一时间在网络上讨论时事政治成为了热点,国内外的各种势力纷纷抢占论坛。一批著名的论坛“写手”开始涌现。余晴川就是在这时结识了官方天龙网论坛的[思维教练]和[陈新]两个最活跃的写手。他们都是强烈谴责美国野蛮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余晴川和他们很谈得来。当然这种“结识”也只是在网上的QQ或Mail往来。
余晴川自己恐怕也没有想到,在论坛的这一段“不务正业”经历,不但使他丰富了许多知识,也彻底改变了他后来的人生轨迹。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