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非洲大陆(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布 “非洲全称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南部,赤道横穿大陆。西北部有部分地区以及岛屿伸入西半球。面积约302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是仅次于亚洲的第二大洲。”方天觉站在讲台上指着非洲大陆的地图讲解道,为了把十多万移民们尽快组织起来,方天觉和鹰盟的成员们在船上实施了“非洲讲习所”计划,每天组织移民们参加学习,了解非洲大陆的情况,同时也秘密吸纳一些精英参加鹰盟,没有几天的时间就发展了6000多名外围会员,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发布 “非洲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19世纪以来,考古学者在非洲陆续发现了许多上古人类化石,其中1974年在肯尼亚与埃塞俄比亚交界地区发现的距今320万年前的女性猿人化石,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走出热带森林、开始直立行走的女人的遗骸。一些人类学者利用遗传学技术对人类的基因进行研究,认为全世界的民族共同起源于4-20万年前的一个非洲原始部落。他们认为:400-600万年前从猿分化出来的原始人类大都没有留下后代,只有非洲的一个部落生存下来,在10万前,这个部落开始走出非洲,迁到西亚,然后从西亚迁到世界各地,6万年前进入亚洲内地,4-6万年到达大洋洲,3.5万年前到达欧洲,最后在3.5万前跨越白令海峡抵达美洲。这些迁徙到世界各地的非洲部落的后裔最终形成了现代人类。
发布 非洲是最早跨入文明社会的地区之一。公元前5000年,尼罗河下游的古埃及居民就掌握了谷物栽培、修建水利工程的技术。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人又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象形文字。公元前3200年,古埃及出现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在此后近3000年的时间里,古埃及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建筑了古代七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许多古埃及的国王(法老)东征西讨,扩大古埃及的疆域,最盛时的埃及疆土,南到苏丹,西到利比亚,北至小亚细亚,东及两河上游。扩张的同时,古埃及文化也向四周传播。埃及的象形文字传入古希腊,衍变为希腊字母。希腊字母后来又衍变为现代西方拉丁文。强大的古埃及存在了近3000年,在此期间,埃及多次向外扩张,也受到四周强大民族的多次入侵。公元前525年,波斯人征服了埃及。从此,埃及失去了独立的地位,相继被马其顿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奥斯曼土耳其人长期统治。
发布 埃塞俄比亚以南为东非地区。北起索马里半岛,南至南非北部沿海的非洲东部沿海是非洲大陆和外界进行贸易交流的重要地区。从7世纪末开始,善于经商的阿拉伯人开始迁到东非沿海的各个城市居住。在长期的交往当中,阿拉伯人和当地非洲人通婚,产生了一个新的民族——斯瓦希里人。斯瓦希里人吸收了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及东亚、东南亚文化,在当地文化的基础之上,创造了具有鲜明商业城邦文明特征的斯瓦希里文化。13-15世纪,斯瓦希里文明达到了鼎盛时期。中国明朝初年,郑和下西洋时,就曾多次到达非洲东海岸,与斯瓦希里人进行贸易。
发布 在东非内陆地区,维多利亚湖的周围,曾经出现过强大的王国,如布尼奥罗王国、布干达王国。它们都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是中央集权的国家。到19世纪,随着内部矛盾的加剧和西方帝国主义的入侵,这些大大小小的王国都退出了历史舞台。
发布 位于中非地区的刚果盆地曾出现过几个重要的王国。公元14世纪末,在今天刚果(金)的西南部和安哥拉北部建立了刚果王国。刚果王国具有明显的部族国家的特征。居民分属各个部落公社,土地为部落公社所有,分配给公社成员耕种,公社成员则要向头人、酋长贡献一部分收获物,头人、酋长再将其中的一部分贡献给国王。1483年,葡萄牙人开始进入了刚果王国的领地。他们用花布、丝绸、小刀、镜子、玻璃珠等廉价的工业品贿赂国王和各级官员,帮助他们从邻近的地区掠夺奴隶。刚果的官员就成了殖民者的帮凶。贩卖奴隶加剧了刚果的各种社会矛盾,最终导致王国的崩溃。1665年,刚果王国分裂为若干个小王国。
发布 西非是非洲进入文明社会较早的地区。在几内亚以北、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区,曾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王国起起伏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在西非中部先后兴起的加纳、马里和桑海。加纳与如今的加纳共和国在地理位置上并无关系。古加纳王国出现在公元初期,到11世纪,加纳王国进入全盛时期。加纳的国王以黄金著称于世,连王宫的狗戴的项圈都是金或银制的。1076年,摩洛哥征服了加纳,加纳从此一蹶不振。1200年,苏苏族的国王苏曼古鲁征服了加纳的残余部分,加纳王国从此销声匿迹。1235年,已有500年历史的马里王国在松底阿特的率领下击溃了苏苏族国王苏曼古鲁的军队。马里逐渐控制了原加纳王国的土地,成为一个更强大的、更富裕的国家。14世纪初,国王曼萨•穆萨到麦加朝觐,随从达6万人,用84头骆驼驮运金砂。一时之间,马里的富庶名闻伊斯兰世界。国王还邀请了许多伊斯兰学者到马里讲学,使马里成为伊斯兰学术研究中心。1360年以后,马里王国因出现争夺王位的内战,开始衰落,国土日渐萎缩。桑海早在公元7世纪中叶就已建立,当时位于尼日尔河中游的登迪地区。公元11世纪初,迁都加奥,后改名加奥王国,是马里原属国之一。马里衰落给桑海的兴起创造了条件。到15世纪下半叶,桑海已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但桑海帝国只维持了100多年的兴盛局面。内部的纷争使外部武力有了可乘之机。1591年,摩洛哥军队占领了桑海的都城廷巴克图。桑海帝国不复存在了。
发布 北非和西亚有着密切的联系,公元前9世纪,善于经商的西亚腓尼基人来到现在的突尼斯湾沿海地区建立了商业地点,开始在北非殖民。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这里逐渐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迦太基。迦太基成为地中海地区的商业中心。为了与当时的罗马争夺地中海的霸权,迦太基与罗马进行了长达100多年的战争。最后,迦太基战败,划入罗马的版图。公元前后,整个北非地区都划入了罗马的版图。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占领了北非地区,北非成为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此后,北非几个国家(苏丹除外)的命运就连到了一起,并与西亚有了不可分割的纽带。16世纪,这里又沦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一部分,直到西方殖民者进入北非之前,这里一直是土耳其人的势力范围。
发布 19世纪中后期,已完成或正在进行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需要大量的工业原料和广阔市场,它们加紧了对非洲的侵略,开始从沿海向非洲内陆浸入,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为了协调各国的利益,1884年11月至1885年2月,英、法、德、比、葡、意等15个国家在柏林召开会议,以协议形式对非洲进行了瓜分。到一战前,整个非洲大陆只有利比里亚和埃塞俄比亚还保持独立,其余的国家和地区全部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发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运动蓬勃兴起。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非洲国家陆续取得独立。1974年,安哥拉、莫桑比克等国宣布独立,非洲整个殖民体系宣告解体。1980年4月18日,津巴布韦宣布独立,西方国家的殖民统治完全从非洲消失了。非洲独立的国家达到了50个。 刚刚获得独立地位的非洲国家认识到团结与合作的重要,1958年4月,第一次非洲独立国家会议召开,埃及、利比里亚和加纳等8个国家参加了会议。与会国家一致同意加强团结与合作。非洲统一运动开始了。1963年5月,31个独立的非洲国家的领导人齐聚亚的斯亚贝巴,举行了盛况空前的非洲独立国家首脑会议。会议签署了《非洲统一组织宪章》,宣告非洲统一组织正式成立。”

发布 在简单介绍了非洲大陆的历史后,方天觉把话题转到了世界各国对非洲大陆的争夺话题上:“非洲大陆过去是欧洲国家的传统势力范围。留尼汪为法国的海外省。圣赫勒拿为英国直属殖民地。法国和英国视非洲为他们在与美国的争夺中惟一略占优势的地方,欲借以确保各自在21世纪世界大国的地位。英国不仅通过高层接触加大对非洲事务参与的力度,并且操纵英联邦组织,直接或间接对非洲国家施加影响。法国在非洲有5个军事基地,驻扎着1万多名法**人,其中4000人在科特迪瓦执行维和任务。随着冷战的结束以及非洲大陆形势的变化,法国开始全面调整其对非安全政策,逐步减少了驻非部队,并停止了对非洲的直接军事干预。从其全球战略及在非洲的政治影响和经济利益考虑,法国决定不再充当‘非洲宪兵’的角色,取而代之的政策是,在提供必要援助的同时,单独或者与其他西方大国一道装备、训练和支持组建非洲自己的维和部队。为此,法国与欧盟和非盟签订了有关协定。自2002年非盟正式启动以后,一直致力于解决非洲大陆的武装冲突问题。非盟和平与安全理事会已成为非盟解决冲突问题的常设决策机构,作为集体安全机制处理和应对非洲地区发生的冲突。经非盟成员国的共同努力,一些持续多年的局部冲突已经得到制止或缓解。苏丹东部地区、安哥拉、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等非洲‘热点’地区现已结束战乱,步入和平之路。非洲国家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冲突、维护和平的愿望日益增强。然而,目前科特迪瓦、刚果、索马里等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动乱频繁。”
发布 “非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世界霸主美国为维护其全球战略,也在非洲大陆建立了一定的经济和军事势力。据统计非洲大陆已探明的油气储量约占世界储量的8%,尼日利亚、利比亚及几内亚是该地区最大的能源供应国。70%的石油生产线集中在非洲西部的几内亚湾,从象牙海岸一直延伸到安哥拉。这里出产的石油含硫量低,因而更具有战略性意义。美国25%的石油供应就是由非洲进口。目前,尼日利亚是美国第五大石油供应国,其中近一半石油出口至美国。除了能源合作,美国还积极加强与非洲的经贸交流,并密切关注该地区的安全、政治及人权问题。911事件后,华盛顿还加强了与非洲国家的安全合作。例如,美国海岸警卫队不仅在非洲海域加强了巡逻,而且还与圣多美普林西比、佛得角、加纳、贝宁及几内亚等国家进行联合训练、情报共用等合作。同时,美国务院启动的跨撒哈拉反恐行动还为尼日尔、毛利塔尼亚、马里和乍得等国家训练反恐武装部队。五角大楼还在非洲东北部的吉布提设立了军事基地,协助陆上的反恐行动。”
发布 “中国和非洲关系的良好发展可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中国为非洲国家进行反殖民斗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过去中非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意识形态观念的影响,中国只支援非洲地区的**政权或武装力量。如今的中国对非洲实行的外交政策更多考虑的是市场及能源安全的问题。目前中国1/4的石油供应由非洲进口,同时中国在阿尔及利亚、安哥拉、乍得、苏丹、赤道几内亚、加蓬和尼日利亚等国家有油气投资专案。与美国一样,中非关系也呈现出多维发展的态势。近年来,中国与非洲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合作关系皆是为能源安全这一问题服务的。中国为非洲国家提供援助、武器以及投资基建项目以换取石油。
发布 ‘一个中国’原则是当今中非关系发展中唯一的意识形态前提,可是也有例外。乍得尚未与台湾断交,但中国对乍得油气资源的投资规模仍然不断扩大。非洲大陆至今只有7个国家与台湾维持邦交。另一方面,非洲国家对于中国奉行的不干涉内政原则表示赞赏,相比之下西方国家经常把民主、人权和人道主义干涉放在嘴边。
发布 同时,中国为非洲国家表现出的善意及援助也极大地推动了中非关系向前发展。举例来说,中国外交部长每年出国访问的首站一直都是非洲大陆。几十年来,中国对多个非洲国家的基建项目提供了经济支持,派遣医护人员到非洲服务,为留学中国的非洲学生设立奖学金并提供进入中国大学深造的名额,开设商务及经贸人才培训课程并鼓励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其次,中非还通过双边和多边论坛频繁进行对话和交流活动,如亚非峰会。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协助下,中非商会于2004年11月启动,致力于推动中国私营企业在喀麦隆、加纳、莫三比克、尼日利亚、南非及坦桑尼亚等国家的投资。2000年,中国还倡导设立了中非合作论坛,53个非洲国家中的46个参加了该论坛。该论坛的成果之一就是北京减免了31个非洲国家共计12亿美元的贷款。目前,中国还与南非关税同盟就成立自由贸易区积极展开磋商。另外,中国还在世界贸易组织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与非洲国家进行良好的互动。在军事方面,中国在非洲加强了军力部署。2003年底利比理亚与台湾断交后,北京随即在该国境内部署了维和部队。另外,中国还向刚果民主共和国派遣了一支维和分队,向莫三比克的军队提供制服,为马里和安哥拉提供直升机,以及为纳米比亚和塞拉里昂提供武器装备。中国也是苏丹长期的武器供应商之一。另外苏丹还是中国海外投资规模最大的国家,目前有1万名中国籍技术人员在苏丹境内工作。”
发布 “中国对非洲各**事上的影响之大,其实超出一般人的想像。早在五、六十年代,亚非拉各国人民的斗争热火朝天,他们都把中国当作范例,许多国家派人到中国取经,学习游击战争的经验。然后用于他们本国的实践。甚至于一些西方国家认为,他们之所以在非洲和拉丁美洲遭受失败,就是由于不了解不懂得**军事思想的缘故。现在很多非洲国家的高级将领,都曾经在中国受训,这些国家军队的战略战术也深受中**事思想的熏陶。 同时,中国制造的各式武器也被非洲各**队大量装备,其中相当部分是无偿援助。这一点过去许多人都不大能理解,但现在看来这充分体现了中国老一辈政治家的高瞻远瞩与深谋远虑――受援国用惯了中国武器,等它开始更新换代时,怎么会不优先考虑性价比极高的中国武器呢?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当中国的红箭8/9反坦克导弹、C801/802反舰导弹、歼7改进型战机、k8教练机、运8/12飞机、直9等先进军品推向国际市场时,最看好的买主往往是那些亚非受援国。”
发布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