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大明考察记(十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们就不能从别家进货?”尹峰皱着眉头问:“别家机户的产品,我们可以上门收购。.k.”
韩氏子弟摇摇头:“苏州巡抚和卫所的头目都开着官店、卫店,所有的机户出货必须经过他们这几家之手,否则就根本别想再做生意了。您就是愿意上门收购,这些机户也不敢给您货。”
“这是为何?难道苏州织造太监李实已经控制全城的丝行?”
韩氏子弟苦笑道:“大东家,苏州巡抚与李太监是一伙的,只要那家机户、丝行不听他们的话,苏州府衙门就会以各种理由来找你麻烦。而且,苏州城内的‘打行’也被李太监雇佣,凡是那些敢于对抗他的商户,都会被打行的人上门……”
尹峰一听,心动:这种场景似乎和某个时空的现实历史非常相像,官府与黑社会勾结、官僚权贵以权谋私、垄断市场,而普通小民只能忍气吞声。\r
“我公司在主要的买卖是什么?”
韩家子弟说道:“主要是丝,与丝有关的一切。本公司每年出海贸易运载的丝绢货种,有四成是在苏州收购的,另有三成来自松江。这帮子官商垄断了丝绢的价格,很多商户深受其害,破产上吊的也曾听闻。还好我们主要是销往海外的,出手价格有我们定,否则……”
尹峰感叹:“你说的没错,幸好我们主要做出海贸易,垄断了丝绢出海的商路,所以还能赚不少钱。”\r
徐鸿基也感叹:“当年太监孙隆在苏州时,封住城门大肆掠夺,那是明抢;如今这官老爷们和太监联手,垄断市面,不用交税还能收钱,那是暗夺!”
尹峰冷笑摇头,想起穿越前的时代,某些人就在网络上把这种官员成为官商、官僚权力经济说成是什么“资本主义”,简直是痴人说梦。转载
他们离开苏州后,得出一致的结论:江南一带非常富裕,但是富得都是官绅,小老百姓是和繁荣现象无关的。
整个大明朝商业确实繁荣,但是这却强烈地激发起以皇帝为首,下及各级勋贵官吏的贪欲。他们视商业为最便于宰割的肥脔,视为是可以取之不竭的富窟,因此广设关卡,滥增各式税收的名目和税款的数额,视“和买”和无偿取物为当然,甚至倚借特权经营垄断贸易,挤压民间商业以截取利源。所有这些虐商病商的行径,在江南一带表现得更加突出,当时的商人和商业是在不断遭受敲剥,缺乏对身份和合法财产的保护,在统治网络的缝隙中寻觅商机,辗转艰难地获得存在和发展的。\r
……
船只在江南的小河和小桥下蜿蜒前行。
尹峰等人坐着临时雇来的船只,有时穿过一些乡镇,鳞次栉比的房舍、形制各异的石桥和木桥、河边正在洗衣、洗菜,淘米的妇女,都让很少有机会来内地游历的陈衷纪感到新鲜,尹峰也不想起“小桥流水人家”的名句。多的时候,小河流过绿油油的农田,两岸长势甚好的水稻、棉花与他们数月前在北方常见的光秃秃的土地形成鲜明对比。
这使尹峰想起此次内地之行主要任务。他知道,目前在自立为王、独霸一方的方略下,公司内部诸位大佬有着不同的想法:韩家父子、黄逞等公司董事会主要成员想到的是割据台湾、琉球、吕宋,海外立国;而曾棋、曾山及曾景山等文官系统的人想着的是至少要在大陆上占据一省或数省,然后与明朝对抗;以赵铁、叶华、颜思齐、陈衷纪等军方激进派的看法,应该直掏黄龙,攻打京师,与大明朝争天下。转载
而不管哪种计划,中华公司都会和明朝彻底翻脸;而以大明朝政治上的僵硬和保守,双方无休止的战争是必然的。一旦处于战争状态,江南的丝绸等货物就很难再收购到了,同时,富庶的江南所出产的粮食,将可以支撑明朝朝廷进行战争。
尹峰苦恼地想着历史上的成功夺天下的枭雄事迹,发现占领江南地方起家然后席卷全国的,只有本朝太祖朱元璋了,他不苦笑了一下。
陈衷纪没见过洞庭湖和鄱阳湖,马尼拉的内湖倒是见过,相比起来,这太湖就是他平生见过的最大湖泊。那一望无际的碧波,那倒影入湖的葱绿岛屿,那在芦苇和岸柳掩映中起伏绵延的一抹远山,那在绚丽的晚霞上下飞翔的洁白水鸟,都使他仿佛置身于一辐醉人的山水画卷之中。就在他们船只周围,大大的渔船正扬帆归去,从一些船上传来悠长曼妙的歌声。\r

梅新兰坐在船头,抱起琵琶奏起了古曲,美人的倒影在夕阳余辉照耀的湖水中,如梦如幻,尹峰不看出了神。
“多好的地方啊!太美了,无论倭国还是琉球、吕宋、南洋,哪里都比不上这里的美景啊!”陈衷纪站起来大声感叹。
尹峰哈哈一笑:“你喜欢江南吗?好啊,如果我们能够成就大业,这江南事务就由你来管理了。”\r
……
尹峰等人顺利地来到浙江境内。由于尹峰来过杭州多次,杭州的徽商、浙商中的很多人都是中华公司股东,因此,尹峰一行没有进入杭州城,而是绕城而过,渡过钱塘江向台州方向前进。
作为远道前往崖州赴任的朝廷命官,沿路诸多的关卡、税关对他们一律放行,几乎从不检查。只是有人觉得奇怪:去琼崖地方,应该走得是安徽、江西等地的道路,为什么这群人要路过浙江?
装扮成家丁头目的陈衷纪告诉守关卡的差役:他们是去昌国卫找宁绍参将罗庆,借用他的战船由海路去崖州。\r
几名差役吃了一惊:“海路风雨多变,随时可能出事,这……你们这也胆子太大了吧?”
虽然浙江这里距离海洋很近,但是这些差役对海洋的感觉却是那么陌生和害怕。尹峰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宋元时期,明州(宁波)是中国的远洋航行港口之一;明朝百余年的禁海,弄得浙江这个沿海省份的人们居然不认识大海了。
去宁波的要经过余姚,余姚谢家的大本营。的谢家由东晋的谢玄开始,已经流传千余年,枝繁叶茂、根深蒂固,在朝野都有很大势力。不过,尹峰等人由浙东运河前往宁波时,沿路打听到得到:谢家在的名声不算很臭,还有一些谢家成员是清官或者善人。虽然谢家在朝廷做官的人较多,但是谢家子弟在地方上作为乡绅,其名声尚可。有一些官员就不行了。此时所谓乡绅,既包括致仕罢免官员,又包括丁优在家守制的官员与捐纳钱粮而得出身的义官。这些人仗着地位权势,在乡也极不老实,专做坏事,故被人称作“豪绅”。一些在朝做官的大臣,自己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似乎像一个正人君子,却纵容自己的子孙家人勾结无赖流氓,武断乡曲。\r
尹峰等人在象山附近海岸边的小渔村等了一天,在海岸边连续发射了两天烟花信号。两天后海魂号终于出现了,黄船长急急忙忙地招呼岸边的众人道:“快上船,沿海的官兵水师到处在搜捕违禁出海的船只。现在离我们最近的是松海水师营的船,新兴号正在与他们周旋。”\r
尹峰好奇地问:“怎么回事?沈有容不是调到福建去做副总兵了吗?宁绍参将罗庆是我们的人,怎么还会有人和我们的船过不去?”
黄船长苦笑摇头道:“我也不清楚,听说松海钦衣把总换人了。新任松海把总办事严谨、执法严厉,已经有不少零散的私商船只被他抓获了。”
“松海把总?此人是谁?”尹峰问道。
“俞咨皋,听说是俞大猷俞大人的儿子。”
尹峰和陈衷纪惊讶地喊道:“是他?”现场的几人,只有他俩知道俞咨皋是谁。
俞咨皋就是陈大皋,在中华军军校学习了两年,参加了攻打琉球、倭寇萨摩藩战役,这个年轻的参谋在起初是很看不起中华军的,后来则成了尹峰老营的参谋。其实,陈大皋刚刚入学,林晓就派人查出了他的真实身份。林晓打算把俞咨皋抓起来赶出台湾,尹峰阻止了他。
萨摩藩被打败之后,俞咨皋在回台湾的路上搭乘琉球的商船,擅自离队回了内地。他当年参加武举中第,回家乡担任福建泉州卫千户。由于他在任职期间做事认真,得罪了当地士绅官员。随后几年,虽然剿灭了闽西的几处匪盗祸害,他却一直没能升官,没想到现在来到浙江。
陈大皋和俞咨皋是同一人,这事在中华公司内部极少有人知道。
陈衷纪笑着说道:“没想到这大皋办事还挺认真的,不知道他要是在海上遇到了我们,会如何处理我们?”
尹峰低声对陈衷纪道:“问题是他能这样坚持多久?如今官兵军纪涣散、训练荒废、兵器废弛,他一个人在这种浑水中能坚持多久?”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