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战萨摩(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尹峰环视部下诸将,大声道:“此战最重要的目的是:为我们台湾港上千的死难者报仇!”
中华军众将一齐挥拳大喊:“中华军必胜!船主万胜!”
若大的飞龙号底舱内回响着中华军诸将的吼声
现在,在尹峰带头之下,中华公司护卫队的称呼渐渐地在变成中华军这样比较正式的称谓。当然,这支军队在明朝官方看来只是支民团团练性质的武装,介于合法和非法之间。
外籍雇佣兵首领葡萄牙人安德烈跳起来喊道:“船主阁下,我们西洋战士愿意打头阵!”
马尼拉之战后,荷兰人范.莱顿辞职回到东印度公司,重新建立的外籍雇佣兵哨队的首领就成了库特雷上校的战友安德烈。他在台湾港外籍社区安了家,和一个麻豆社的土著女人结了婚,打算一辈子就待在台湾了。台湾港被偷袭的那夜,他的土著妻子被四处烧杀的倭寇浪人所伤,因此他对日本人充满了仇恨。
尹峰知道外籍雇佣兵在烧杀抢掠方面不比倭寇差,淡淡笑了一下说:“你放心,我一定让你部第一批登陆鹿儿岛湾。好了,大家都拿到作战部的作战计划书了吧?文字功底差的弟兄也听过作战部陈参谋的讲解了吧?”
他的话音刚落,当年作为队长带部第一个冲入马尼拉的第一团副团长杨大成站了起来:“大统领,按照战前的计划,我们第一团主攻萨摩藩首府,我要求李魁奇炮兵营配属给我指挥……”
尹峰沉下脸:“说出你的理由,你的要求等于要全盘改变登陆后的作战计划。”
“我部配属的炮兵火力,对岛津家的居城来说,根本无法取得什么效果……在海魂号的报告中提到,倭寇的火枪手很强,我们有必要加强炮兵火力。”
……
陈第老将军悄悄退出了底舱的秘密会议室,一眼看见自己名义上的侄儿陈大皋在门口严肃地保持着立正姿态。陈第不由地点点头,他对于中华军讲究纪律和军容是十分赞同的。
俞大猷之子俞咨皋化名进入中华公司军校学习,现在已经毕业。由于他文化底子好,虽然格斗技能、战术训练等科目一般般,但是擅长文笔功夫和战略策划,因此被编入尹峰的老营作战部规划司成为参谋军官。
陈第咳嗽一声,转头走上楼梯。陈大皋会意地眨眨眼,对身边的同伴说:“我上去一下,去趟茅房。”
陈第和俞咨皋在船尾操舵室附近会面,由于战舰是下锚停泊状态,这时候船尾没什么人。
“世侄,今年可是武举大比之年,你应该回福建去的。”陈第愁眉不展,心思不定地说:“此次出征倭国,可不是一两个月就能解决问题的,别错过了武举的日期!”
俞咨皋穿着中华军步兵黑色制服,这一身仿西式军服在陈第和其他文士看来,十分别扭。俞咨皋一年多下来,可是已经习惯了这种服装。他毕竟是将门之后,血液中有着父亲军人的基因;他从最初对中华公司的反感,到现在已经渐渐接受了中华军的存在,这一段经历可能会改变他的一身。他不是父亲俞大猷那种个性突出和意志坚决的人,所以他如果长期浸淫在明朝未年的官场内,势必会被那个无能的官僚阶层同化。
在原先的历史时空中,俞咨皋是玷污了其父亲威名的将门犬子,他在万历三十年(1609年)中武举,因父功袭卫指挥佥事,在海坛(今平潭)领兵,后累官至福建总兵。他不但没有继承父亲的才能,还成了东南沿海海盗们的笑柄。郑芝龙多次打败他的部队,笑话他道:“咨皋纨绔子弟?徒读父书,安知兵?”双方多次对战,俞咨皋屡战屡败,郑芝龙故意纵之不追。
如今在这个尹峰创造的历史分支中,俞咨皋成了尹峰的参谋军官,虽然带着卧底性质,但这种改变无疑也在影响他的成长和内心世界。
当下俞咨皋说:“世叔所言极是,然而我还是想跟着尹峰船主打完这一仗。父亲一生都在对付倭寇,他当年也想着要在海上对战倭寇,在倭寇的老巢打败他们。现在,他的理想将要实现了,我绝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陈第叹了一口气:“好吧,这……沈大人来信,他建言改革兵制和建火器营,但是朝廷没有批复,他想你能去帮帮他……”
俞咨皋苦笑了一下:“朝廷诸君忙着党争,哪有空管我们啊!世叔,我不认为我去浙江,能帮上沈大人什么忙。没用的,世叔,……不过,我已经收集到了很多中华军的资料,到时会交给沈大人的……”

陈第无奈地说:“世侄啊,这尹峰的地方,终久不是我们世受朝廷恩荫之人的去处。我始终认为他暗藏着异志……哎,即使他无反意,可是他搞得这一套东西,终久是朝廷和士林不能容忍的,总有一天,他会和我们处在对立的位置的。”
俞咨皋叹了一口气:“尹船主义薄云天,是个好人,但是他始终不愿意和光同尘,与朝廷若即若离,哎……世叔放心,萨摩之役后,我就会回福建了。”
……
中华军的军事会议一直持续到这一天深夜。会议中还把日本通,葡萄牙传教士陆若汉叫了进去,同时还有几名随船的和萨摩藩做过生意中国商人被带入了底舱秘密会议室。
第二天,海魂号满载着飞龙号水手火枪队第一队100名战士,还有近500枚手雷和各种弹药,掉头北上,再次前往那霸港支援中华商馆。
尹峰的主力部队又待了一天,等所有船只都到齐后,留下100名水手火枪队成员守卫新建立的宫古岛兵站,还有五艘双桅战船在宫古岛周围巡逻。其余大队人马启程后,星夜兼程,拉起所有风帆、甚至加上人员划桨,全速北上。由于尹峰的军队强调火器作战,因此对后勤要求很高,所以在大队从台湾出发后不久,第二批后勤船只在李丽华、鲁石头等人努力下,五天后就出发了。他们也将先到达宫古岛,这个宫古岛兵站将成为萨摩战争期间的重要后勤基地。
飞龙号在整个船队中央位置,200多艘船的大船队在海面上占地方圆十几里,帆布如云、桅杆如林。中国人在元朝忽必烈之后,又一次进攻日本本土的战役开始了。
最会闹事的外籍雇佣兵临时驻扎在飞龙号上,尹峰这样做是因为只有他能管束住这些桀骜不驯的亡命徒笼统说来。中世纪的西欧政权结构由于骑士制度的存在,具有明显的军人政治特征;而中国古代政权体系则具有明显的文人政治特征。这两部分人由于各自的社会职责以及进取和获利的手段、渠道、目的的明显不同,造成他们行为和观念的巨大差异,而这种差异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文化特征。无论骑士还是文人士大夫,都是各自社会令人仰慕的精英,他们的行为和观念受到广大下层民众和后来人效仿和追逐,并形成被东西方视为文化传统的许多现象。例如,在西方,由于军人长期执掌世俗权力,形成重视军人、崇尚武力的传统;而在我国,则形成轻视军人、视军人下贱、“好人不当兵”的观念,同时,也把动用武力视为解决周边关系的“下策”。另外,在西方文化中,以军人观念为核心突出了英雄主义、冒险精神、崇尚武功、罗曼蒂克等文化特征;而在传统中国,以文人观念为基础,突出形成了足智多谋、老于城府、中庸平和、韬光养晦等行为风尚。
而尹峰在朝廷官僚中被视为异类的行为;比如作为上位者亲身涉险去救人,为一个女人去攻打澳门等等,为救黎民百姓和王室朝廷对抗,在这些主要由欧洲人组成的外籍雇佣兵看来,那就是英雄行为。所以,他们都愿意服从他的命令。
这种东西方文化传统差异,暂且不易用谁是谁非、孰优孰劣做简单评判,不过,尹峰觉得传统文化观念影响到目前人们的行为,而人们的行为会影响到一个民族的命运和发展走势,而中国近代以来的苦难遭遇,还是和这种文化传统有关的。
在陈衷纪、颜思齐等人打退岛津军总攻后的第十五天,海魂号再次闯入那霸港,趁着黑夜延着那霸江一直到了中华商馆边上,连夜把100名水手和大量的弹药送入寨墙内。这简直是陈衷纪的及时雨。就在前一天夜里,岛津军耐不住性子,在深夜发起了夜袭。
本来中国人在商馆外埋伏着地雷,完全能起到预警作用。可是这些天商馆外徘徊的难民实在太多,王子尚丰和水花影、大批馆内的琉球难民害怕会伤到难民,无数次地向陈衷纪求情。毕竟商馆守卫战还需要馆内的琉球民众帮忙,无奈,纪仔只好把地雷收了回来。结果,这一天晚间,岛津军在夜里越过了东门外城区、南门外空地,直扑到了城墙下。
本书。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