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董卓死徐荣投效,王朗灭一统江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董卓死徐荣投效,王朗灭一统江东
初平二年冬,李晟在庐江胜得张勋后,因天寒地冻,士卒疲惫,并没有立即进兵剿灭会稽王朗,而是待得来年开春,再行讨伐。
这日李晟在柴桑,闻得周瑜来报吴郡顾雍来投,李晟知道顾雍乃是蔡邕高足,颇具才干,乃令顾雍为吴郡郡丞,辅佐周瑜。又想到蔡邕与其女蔡琰之事,颇为惋惜,自思可让其来江东,避免流落匈奴命运。正在思虑间,满宠来报讨伐董卓时擒获荥阳太守徐荣,尚监禁在牢。李晟闻言,令满伯宁前去招降,没料到徐荣颇为硬气,宁死不降。李晟想到徐荣家小皆在董卓手中,若是投降,家小恐难免人头落地下场。自思董卓应该快死了,于是提笔书信一封给王允道:
王允大人台鉴:
某在江东日日闻得董贼欺君罔上、滥杀大臣,其罪可比王莽。某日日思得提一旅之兵,杀往长安,奈何兵士不足、甲胄不利,徒叹奈何。我知大人乃是忠君爱民之人,与董贼虚与委蛇以乃是为保全汉室。某知董卓贪生怕死之人,往来必由吕布护卫,吕布乃见利忘义之人,闻得大人府中歌姬貂蝉有倾国倾城之貌,大人何不设下美人计离间此二人,再联络朝中忠义之士,共诸董贼。某在外郡引军相助,如此董贼可灭。大人看完书信可尽快销毁,免得为董贼耳目窥见,切记切记。
豫章李晟敬上
李晟写完密信,使人扮作商人,送往长安不提,另使长安城中细作,待得董卓死时,立刻将徐荣家人和蔡邕家人送往豫章。
王允在长安皆道李晟密使人送得书信,也自惊奇,自己和李晟并没有什么交情,李晟怎么会给自己书信呢。待打开书信一看,大惊失色,忙将书信收起,暗思李晟策略可行,遂决定依计行使。
初平三年四月,吕布于长安皇宫北掖门诛杀董卓,王允收董卓党羽亲信李儒、董旻、董璜并其家小几百口,斩于市曹。蔡邕闻得董卓身死,本想去哭拜,却不防一队蒙面之人乘长安大乱之际突入蔡府,将蔡邕、蔡琰诸人皆架入马车,挟持出城,直奔江东。同等情节在徐荣府上重演。徐荣家人闻得徐荣没死,正在江东,自是欣喜;蔡邕本来还高声大骂,后来见蒙面之人不劫财、不杀人,一路相待颇厚,也就闭嘴不语,只是脸色不善。蔡琰数年前既闻得李晟威名,自是对此人颇为敬仰,连番劝说父亲不提。
时年春,李晟兵发会稽,汇集周瑜、太史慈、典韦、周泰、蒋钦诸将与王朗对战。王朗累战不胜,遂死守会稽。李晟投石机皆运往豫章、庐江,此时难以运回攻会稽城。时郭嘉在侧,进言道:“王朗据城死守,难以卒除,我闻会稽钱粮大半屯在查渎,离此地只有数十里,主公不若令一将领兵去攻查渎,王朗必会引兵救援,主公自率大军,伏于通往查渎要地,专攻王朗援兵。如此王朗可破。”李晟大喜,令太史慈领兵去攻查渎,自引军伏于会稽、查渎之间要地。
王朗见围城兵马退去,自引众人来敌楼观望,见城下烟火并起,旌旗不杂,自是起疑。周昕道:“此必是李晟设下埋伏,诱我去攻。”严白虎道:“怕是李晟引兵去取查渎。”王朗大惊:“查渎乃我囤粮之所,若被李晟攻取,吾等必败无疑。两位将军引兵先行救援,吾随后引兵接应。”严白虎与周昕引五千兵马往救查渎,将近初更,离城二十里地,忽然路边树林一声鼓响,四下火把齐明。严白虎大惊,引兵便退,被李晟截住去路。周昕挥刀来攻,李晟自出马拦住。周昕本非名将,又兼被伏,自是无甚战心,只想得回马逃跑,一个不及,被李晟手起一枪刺于马下。严白虎引兵杀条血路,奔往余杭。王朗引后军出城五里便闻得严白虎被伏击,领兵就想逃,被典韦拦住,一戟枭首。余下众军士,尽皆投降,周瑜也引军进占会稽,擒获虞翻,出榜安民不提。

李晟取了会稽,安置降兵,遂令人引虞翻来见。几个小兵绑得虞翻来,李晟见状,自是忙与虞翻松绑,又斥责小兵怠慢贤士,引虞翻上座不提。虞翻早就对李晟敬仰已久,只是自己身在王朗麾下,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不得投靠而已,今见李晟敬诚以待,自是归降。李晟得此大才亦是欣喜,遂令虞翻为会稽太守,蒋钦为会稽郡尉不提。
过得一日,忽有一人持严白虎首级来投。李晟见此人身长八尺,面方口阔,生的是孔武有力。问道他姓名,知道是会稽余姚人,名董袭,字元代。李晟知道此人是员骁将,令其为军司马,归周瑜帐下。
五月,李晟引兵回豫章。此时蔡邕、徐荣家人都已到南昌,满宠已经安置妥当。徐荣见得自己家人皆是无恙,又闻吕布、李肃与王允合谋诛杀董卓,自是再无挂念,遂投靠李晟。李晟命其为破贼校尉,与吕虔统领南昌兵马。徐荣问题解决了,只是蔡邕一家却不好办。李晟数次前去拜访,都吃了闭门羹。过得半月蔡邕火气渐渐消散,李晟才得以进得蔡邕家门。只见蔡邕在厅中面无脸色道:
“李将军将吾全家劫至豫章乃是为何?”
李晟知道自己蔡邕是爱好文才之人,遂道:“某闻蔡先生想修编汉史,以传后世,知长安纷乱,非清静之地,遂令下人请先生于南昌,谁知下人误解,将先生绑来南昌。某已痛责下人,还望先生释怀。”
蔡邕见李晟如此解释,脸色好了不少,他自是知道自己是被董卓提拔上来的,现在长安城中恐怕有不少人想对自己不利,李晟将自己劫来江东,未尝不是为自己考虑,因此就原谅了李晟。何况自己的徒弟顾雍现在任吴郡郡丞,李晟对其颇为器重,自己自是不能影响他的前程。
此时李晟又言道:“今天下混乱、王纲失统,寒门士子无读书之所,官宦子弟亦是闭门自娱。某欲于南昌城外、赣江之滨建立一所书院,供天下士子修学论世,还请先生不弃,领院长之职。”
李晟这一下可是把蔡邕的心思摸透了,为何?古人有重义的,有重利的,甚至有卑鄙无耻的,可是谁都希望自己名声好,王莽篡汉前尚且礼贤下士,重视名声,何况普通读书人自是想留名青史。古有孔子七十二弟子誉名满华夏,今有马融、郑玄,开坛讲学,桃李满天下,这就是是全天下大儒的梦想啊。如今襄阳书院、颍川书院都是名闻天下、英才辈出之地。蔡邕见现在自己有希望像荀爽一样成为书院院长,自是高兴万分,李晟也从“李将军”升级到“李贤侄”。
李晟见蔡邕应允,自是高兴万分,毕竟争霸天下人才是最重要的。为了下重利吸引人才,李晟又允诺书院学子的一切笔墨纸砚、吃穿用度皆有官府供给,书院也会尽快建好。蔡邕大喜,让自己女儿蔡琰前来见过李晟。李晟见到这奇女子自是恭敬万分,二人自是叙话,不理蔡邕不提。
这日晚,李晟回得自己府中,吩咐自家夫人糜氏在拜见太史慈母亲之后,多与蔡琰来往。糜氏知道自家夫君颇有识人之能,自是日日来寻蔡琰叙话不提。
注:蔡琰生于公元173年,本章之事发生于初平三年,乃是公元192年,故蔡琰年方19,其夫河东卫仲道已死,得的是和黄叙一样的肺结核,不过黄叙在下文将写到被张仲景治好了。蔡琰字昭姬,后人为避晋武帝司马炎讳而改为文姬,是中国历史上颇负盛名的奇女子,一首《胡笳十八拍》名动华夏,其曲折经历比南宋李清照有过之而无不及,此章亦是为改写其曲折命运而作。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