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少林武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月十七,晴。
城外杨佺所暂居的庄园,这两天热闹非凡,许多还未离开易州的江湖朋友听说杨佺在此暂住,而且开门迎客,都在这两天前来拜访。
清晨,庄园的前院已是一片热闹,后院东北角一处偏僻的小园子里却是非常冷清。天高云淡,枯草残枝。小园子里只有明德禅师跟福印、福居小和尚三人在。
“你下山之时,方丈师兄就曾有言道:你此次下山后,就不必回寺了。你的缘分,不在佛门。如今你要替裘施主送他的手套回蜀中铁掌帮,此去万水千山,蜀道艰难,你自己小心在意吧。”明德禅师对福印说道。
福印也知道自己的性子,耐不住佛门的清规戒律的,迟早要离开少林。但听说师父让他此次不必回寺了,不免也有些伤感,心中不无疑惑问道:“师父早就说过弟子与佛门无缘,这几年也不曾让弟子剃度,既然弟子与佛无缘,却不知师父当年为何要收我为徒?我问过师父,他就是不肯说,只用一句‘佛说,不可说,不可说’来应付我。师叔可知道原因?若是知道,今日就告诉弟子吧!”
“此事干系甚大,师兄既不肯告诉你,自有他的道理。当年要抢着收你为徒的,可不止师兄一人。其中因果,你日后自知。今日师兄也只有这句话:佛曰,不可说。”明德禅师笑笑道。
“那跟师父抢着要收我为徒的又是谁?怎么我就这么抢手了,难道我是罗汉转世?”福印大奇。
“若是罗汉转世,又怎会与佛无缘?师兄佛法精深,慧眼无差,自有他的道理,你也不必多问了。”
明德禅师说到此处,从身旁拿出一个长八尺许,用黄布包起的物事,边打开边道:“少林武功,算得绝学的也有数十门。你所学的三十六路长拳和盘龙棍法,是方丈师兄亲自依你的身体和心性挑选传授的,用于防身,已经足够了。此时老衲也不再传你另外武功,这根盘龙棍,是前朝唐太宗皇帝,为本寺十三棍僧救唐王事,赐给当时的昙宗大师的。方丈师兄道,你与此棍有缘,今日就将此棍赐予你。”
这件东西,福印和福居都曾见明德禅师一路背着下了少林来到这里,却一直没有见他打开过,不知道包的是什么东西。此时见明德禅师取出盘龙棍,福印忙跪下接过,拿到手上一看,那盘龙棍长约八尺,棍身金黄色,雕着一条盘龙,龙身沿着棍子盘旋而上,龙首龙尾各在棍子两端,一根棍子有五六十斤重,也不知是什么材料铸成。福印一把握住棍子,竟然隐隐然有种自己与这棍子心意相同的感觉,知道这棍子不是凡品,心中大喜,忙又谢过师叔。
明德禅师又道:“起来吧,趁着今日无事,我再将少林武学中的精义给你们细细讲一遍。能悟多少,看你的缘分吧……
。有些一时悟不了,也可牢记心中,以后慢慢领悟。”
福印和福居合什躬身道:“多谢师叔。”
明德禅师就地坐下,让二人也在对面坐了,道:“少林拳拳法之击出,曲而不曲,直而不直,滚出滚入,妙用自如。高撂手,低搂手,不高不低格档手,出推手,使滚手,出零手,使拳手,不够不张不算功夫,这些想必你们也都能理解了,不必细说。”
见二人点头,明德禅师又接着道:“少林拳,五合三催形气神鼎足而立。五合者,手与眼合,眼与心合,肩与腰合,身与步合,上与下合。三催者,手催、身催、步催。少林拳之形,纵横万变,英俊雄壮;少林拳之气,泓浓团团,丹宫聚营;少林拳之神,游于手足,弥放**。你们现在,也才练到了形和气,什么时候练得少林拳之神,就达到你们师父的境界了。老衲自己,离这一层,也还有一段距离,说不了什么,以后你们可自己领会。”
福印和福居点头示意明白,要练到他们师父的境界,两人虽然心中向往,却也明白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做到的,倒也不急。
明德禅师继续讲少林拳法精义,福印与福居不时点头,有所领悟,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当场提出,让明德大师细细讲解。
“练拳之时,要运气,对敌之时,要用气。气从何来,秘诀曰:养气而后气不动,气不动而后神清,神清而后操纵进退得其宜,如是,始可言命中制敌之方。一念动时皆是火,万缘寂静方生真,常使气通关节敏,自然精满谷神存。对镜忘镜,不忱于六贼之生,居尘超尘,不落于万缘之化。内观其心,外观其形,形无所形,达观其物,物无所物,三昧俱悟,即见虚空,空无所空,所空欲无,无无亦无。此为养气,亦是养性。然后练气,练气之法,你们所学的少林内功即是。金刚不坏之佛体,未尝不养性练气也。不要以为练了气,就可以忽视养气,此乃基础。要得武功大成,必须重视养性这个基础。”
福居问道:“师叔,你说的养气之法,似与佛理相通。”
明德禅师点头道:“少林武学,多从佛法中来,自然与佛理相通。儒家、道家也有自己的养气之法,儒家擅养浩然正气,道家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是养气。老衲就是禅理不懂,佛法不精,所以在这方面的成就,远不如明心师兄。”

福居点头,福印暗道,要依这佛法养气,太不合我性子,以后倒要看看别人有什么养气之法。
明德禅师继续道:“运气者,气行于内,川流不息,缓如蚁行,三节明,四稍齐,五行闭,身法活,手足连。用气者,吞吐也。运气贵乎缓,用气贵乎急,取去宜于呼,接来宜于吸,此中玄妙理,只在一呼吸…………

明德禅师倾其所知,将少林武学精义结合自身体会一一讲解,最后问道:“你们现在的内功修为,大概到了大小周天皆可运行的境界了吧?”
福印和福居都称是,明德禅师又道:“习练少林武学,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气随意注,你们早就可以做到了。第二阶段,大小周天皆可运行,正是你们现在所处的阶段。小周天,就是任督二脉,江湖上不知道高深武学的人,把打通任督二脉传得神乎其神,其实这只是练气的基础功夫罢了。第三阶段,临机致用,不思而得。周身各部,活泼自由,任我运行,有求必应。到了这个阶段,内气运行,不在经脉之中,全身各处都可自由运行到,一旦危机临身,不必你心中有所反应,体内真气,可自动护体反击,这才是少林武功的最高境界。”
福印听得自己所练武功,竟可达到如此神奇的境界,心中大为振奋,忍不住问道:“这是真的?”
明德禅师道:“自然是真的!你师父就已达到这层境界。外人说到我少林,总说七十二绝艺。嘿嘿……其实他们哪里知道,所谓的七十二绝艺,在我少林门中,不过是给那些护寺僧兵习练的外家功夫罢了。你看那一指禅,拈花手,都是只练指力,那推山掌,观音掌,也是只练掌力,还有其他功法,哪一门绝艺不是只练身体的一部分,而且是仅仅外练筋骨皮而已,根本没有精气神的修炼方法。这在我们少林,都是下乘的粗浅功夫,已经被武林传为绝艺。你们跟方丈师兄所习的武功,才是我们少林真正的武学,自有神奇之处,不可妄自菲薄。”
福印想想在少林寺看到那些僧兵所练的七十二绝艺,确实难以入眼。想道这种自己难以入眼的功夫,都被武林所推崇,称为绝艺,那自己所学,放到武林之中,又是何等高深武学。想到此处,对自己武功大增信心。暗道自己假以时日,不难成为杨佺这样的武林高手,甚至要超越他,达到自己师父明心大师的境界,也不是没有希望。
明德禅师又道:“你们都是自己修炼的武功,还没有在实战中用过,今天还有时间,老衲再给你们讲讲少林武功的技击。双方动手之前,先要有势。气势上压对方一头,战斗中自可轻易掌握主动,一鼓作气,击败对方。而一旦气势上被人压倒,自然意志动摇,未战先怯,落在下风。这气势,绝非故弄玄虚的夸大之辞。你们也看了几次高手对阵了,应该对此有所感触。拳诀有云:动有法,动则气擎不散,静有势,静如山岳难摇。这山岳难摇之静,就是势。如何产生势?一要耳听目视,二要心静胆壮,三要心动意随。这是动手之前的势。
“少林武功,有‘陈拿封逼吞吐浮沉’攻守八法,有‘……
扳唤搅撂,移身闪站,有无虚实,劲擎懈绽,呼吸动静,迎风转换’二十四字奇打秘诀,讲究‘人站,我拔其根,人闪,我括其身,人走,我拦其路,人变,我化其心。’此外还有眼法,听法,身法,步法,严察交口法,见死返活法,心气法诀……待老衲一一为你们讲解一遍。”明德禅师最上说着,手上不停比划,将少林武学精义向两人细细讲解。
明德禅师现在所讲,都是武林武学在实战中运用的精要,不知道经过多少代少林武僧总结出来的,尤为珍贵。福印和福居练武,都是按着师父所教习练,对于这种系统的实战攻防理论,还没听师父讲起过,此时听得尤其细致,不时拿明德禅师所讲与自己练的武功相对照印证,所悟颇多。
明德禅师讲解完,看看日头,已是晌午时分,站起身来道:“你们所学,都是少林正宗的上乘武学,要练到更高境界,记得两点,一是养性练气,二是实战。佛法普渡众生,武功用于杀人。这养性与实战,本是自相矛盾。这修炼之路要怎么走,还要看你们自己。老衲所能传授的,也就只有这些了。现在先去用些斋饭吧。”
福印与福居合什再拜,谢了师叔,站起身来,随着明德禅师走出小园子。刚走到小园门口,就听见杨重贵的大喊声从外面传来:“福印,快点出来,我们今天再打一场,今天我一定不会再输!”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