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藩镇之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一骑奔得飞快,就在两人发愣之间就冲到了赵匡胤面前。(万书*楼)马背上的女子面容娇艳,脸上不知是否因为纵马疾驰,气血活动得厉害了些,显得更是红润,容光焕发。这女子正是上官霞。
罗维钧从先前赵匡胤的神色中已看出他与上官霞之间必然发生了点什么,此时见人家追来,更是确定了心内猜测,他也不上前招呼,只是含笑看着赵匡胤。
赵匡胤被罗维钧那意味深长的笑容弄得有些心慌,迎上一步向上官霞问道:“上官小姐怎么来了?”
上官霞拍拍马侧,赵匡胤这才看到那里挂着一杆银枪,却听得上官霞道:“我也要去麟州。”
“你怎么能去?”赵匡胤大感意外,急道。
“凭我的枪法,上阵也未必输给别人,如何去不得?”上官霞道。确实,刀剑枪棒是最常见的几种兵器,习武之人,或许会擅用某种兵器,但一般都会使枪棒。就算不以枪棒为自己的专用兵器,也对枪法绝不陌生。大概因为武功中许多招式许多练法,都是从枪法中变化而来。上官霞是上官家族的人,自幼受内行的长辈指点武功,这十几年下来,武功自是不弱,枪法也不见得输于一般军中将领。
赵匡胤顿觉得头疼:“战场厮杀,本该是我们这些男儿之事,你一个女孩子家前去多有不便。”
上官霞伸手一指祝雨婷和江飘语两人道:“那她们也是女孩子,如何就去得?”
赵匡胤顿时语塞,刚找到理由还要再劝,却听得祝雨婷也在旁问道:“赵小子,这位小姐是谁啊?”
赵匡胤为双方做了介绍,祝雨婷听完,向上官霞道:“原来你就是上官霞啊,你不是喜欢跟一群公子哥吟风弄月么?麟州这种地方风月不佳,我看你不去也罢。”
她是听罗维钧说起过在鹳鹊楼遇到上官霞之时的情景,对她有些印象。此时见这上官家的小姐容貌还在自己和江飘语之上,没来由就产生一丝敌意,不想让她跟着自己等人同行,只想将她快点打发走。
上官霞毫不示弱地抓起马侧的银枪,向祝雨婷道:“要论枪法,你不得见比我强。”说罢看了一眼罗维钧,接着道:“你放心,我不用你家哥哥保护。”
祝雨婷还待再说,却被旁边的江飘语拉住。江飘语暗中用手指了指赵匡胤,意思是由赵匡胤去决定此事,她们不要多管。她从刚才上官霞与赵匡胤两人相见的神情变化间已看出一些端倪,知道这两人有些关系。
赵匡胤又劝道:“半帮寇长老已经决意向你们上官霞开战,此时你不回去应付这事,跑麟州做什么?再说我身为龙门帮堂主,怎么能公然与你同行?”
上官霞很无所谓地笑笑道:“龙门帮和我们上官家都是根基深厚,就算要开战,也不是一时半会打得起来的。至于你龙门帮堂主的身份——你自己真的在意过么?”
赵匡胤倒是的确不在意这么一个身份的,闻言只觉得此女确是知音,但他真的不想让她跟去麟州,毕竟这一路上有祝雨婷同行,他实在不想另外再有一个对自己有些莫名其妙的情意的女子插进来碍事。于是又想了个理由:“此去麟州定会与本帮杨长老共同行动,我不在意自己在龙门帮的身份,杨长老却看得极重的。”
“杨长老也是有见识的好汉子,他自然明白家国大事之前,一些其他恩怨都要抛开。我相信他只要知道我是去为收复麟州尽力,绝不会为难与我的。”上官霞道。
任由赵匡胤如何劝说,上官霞就是不听,坚持要跟着前去。赵匡胤无奈,只得用目光示意罗维钧,向他求助。
罗维钧呵呵笑道:“前次就听上官小姐说道,......
若自己是男儿身,定要上阵杀敌以报国家。今日才知上官小姐不是随口说说,果真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志气。既然如此,就一道同行吧。”
赵匡胤本是想让罗维钧帮自己劝阻上官霞,没想到他一开口就允了人家,甚是气恼。但罗维钧话已出口,自己也不好再劝阻,只得答应。
一行人带着安审琦借给他们的一千铁骑北上,倒也是浩浩荡荡,尤其是这支军队全部骑兵,并无一个步行,更显得声势不小。以马代步,速度倒也不慢,很快就出了河中府地界,沿着黄河一路往北。
赵匡胤在路上几次想跟祝雨婷搭讪,都不知道找什么话题,看她和江飘语两人跟罗维钧有说有笑,自己却插不上话,只觉得心中悲苦。好在有上官霞在旁与他交谈,妙语连珠,令他心中稍稍开解。
后来想到此去麟州少不得要上战场,对战阵之事还是要多作一些了解,就落后几步,与带领骑兵的刘万国并骑而驰,一面赶路,一面和他攀谈,向他请教军阵上的知识。
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本是后唐的开国功臣,在李存勖灭梁建唐之战中立有功勋。后唐立国后,他在统领禁军驻守洛阳。赵匡胤自幼在军营中长大,对军阵之事也不是完全陌生。但当时年幼,自然学不到多少,后来去了少林,自然接触不到军队了。但毕竟家学渊源,天生就有些军事才能,此时向刘万国请教,都是对方一点就明。那刘万国身为河中府马步军都指挥使,其实胸中韬略并无多少,只是在军队中时间不短,有些经验罢了。很快他胸中的这点货色就被赵匡胤掏尽了。
这么一支骑兵日常所费的粮草也是不少,没有其他辎重跟着,如今又是隆冬,马儿也找不到野草吃,本来是个问题。但这一路上所经之处,都是龙门帮地头,不知道是否帮中早已传令接待好赵匡胤一行,各地分舵早就得了消息,一路上为军队提供粮草,毫无懈怠,倒令赵匡胤省了不少心。
上千铁骑一路北行,路上经过的地方自然也引起了一些关注。老百姓在经过这数十年战乱之后,对这种军队调动早已司空见惯,见到了也不过避在一旁,大胆的就指指点点议论一番,猜测这支军队来自哪里,要去何处,是不是又有什么地方要打仗了。
但是别处的节度使驻军对这么一支经过自己驻守之地境内的骑兵却不敢掉以轻心,一边派人前来探听,一边整顿军队加以防范。好在刘万国手中持有安审琦写给建雄节度使、河东节度使等沿途各镇节度使的亲笔书函,向说明这支军队的去向,因此倒是无人为难。

说起来不经朝廷许可私自调动这么一支千人骑兵,是有些不合规矩的,赵匡胤就曾为此担忧,向刘万国询问。刘万国很自豪地答道:“这是节度使大人自己出钱出粮建起的骑兵,大人想让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朝廷就算不高兴,也不敢说什么的。”
赵匡胤一听就明白了,虽然不合规矩,但是朝廷不敢管。自晚唐一来,藩镇势大已成传统,虽然经历了梁、唐、晋三朝,但这种情况却从无改变。石敬瑭这个皇帝对各镇节度使只有拼命笼络,却不敢轻易得罪。就像安重荣之辈,如此跋扈,石敬瑭也只能好言相劝,简直有点哀求他不要生事的味道,却不敢说一句厉害的言语。明知道安重荣要反,石敬瑭也不敢先下手除去此人,只一味委曲求全,希望他不反。直到他真正反了,才调集军队前往平叛。
一个安重荣如此,其他节度使也是如此,天下军马,真正的掌控者是各镇节度使,而不是石敬瑭这个皇帝。
赵匡胤心中惊疑......
:“幸好这支军队是为了收复麟州北上,做的是正经大事,倒也无伤大雅。若是有哪镇节度使随意调动军队胡作非为,甚至犯上作乱,就像安从进、安重荣那般,又该如何?难道朝廷只有等他们作乱了才出兵镇压平叛,就不能事先预防此事发生?”
赵匡胤又细想起这数十年来天下纷乱,暗自认定了一个事实:这天下这么多事,兵戈不断,全是因为藩镇势大、朝廷对地方军队没有控制力的缘故。
这话赵匡胤却是没有对刘万国说起,也不跟罗维钧等人讨论,只是在心中暗自思索,想着如何才能让各地保持足够的武力,足以保家护国镇守一方,却又不至于削弱朝廷对军队的控制。但这事千古以来,多少聪明人想过,都没有拿出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法来,就凭他赵匡胤这个十五岁的少年人,就算天资聪颖,又如何能在一时半会想得清楚?
赵匡胤一想起这事,就坐在马背上沉思起来,对周围众人的议论不闻不问,连要跟祝雨婷多接近多交谈之事也忘了,只是下意识地控制着自己的马速与其他人保持一致。罗维钧见他似有心事,问了几次都不见他如实说出,就以为是他有什么私事一时想不明白,任由他想去,也不再多问。
上官霞几次相问,却跟罗维钧一样受了冷遇,心中不好受,干脆不去问她,只跟祝雨婷和江飘语两个少女叽叽喳喳说话去了。年轻女子之间最是容易聊得投缘,两天下来,祝雨婷已将这上官霞当作好友了,再无刚开始时的敌意。当然这也有上官霞刻意表现友善的原因。
这一日进入石州境内,离麟州已是不远。看看天色已将,刘万国就跟赵匡胤商议要在前方野外驻扎。罗维钧想着此地靠近麟州,或许有最近的消息,该先去打探一番,也好对将要面对的事情有点准备,就和赵匡胤商量要入城。赵匡胤自然同意,向刘万国招呼了一下,说自己等几人今夜先去石州,打探一下消息,明日让他自己带着军队继续北上就是,自己等人自会在路上等候。刘万国只当是这些年轻人受不得风餐露宿的辛苦,要去城里住得舒服一些,也就同意了。
石州是三晋西部重镇,但并不像蒲州那般地处要道,自然也不及蒲州繁华。
罗维钧等人快马加鞭,在城门关闭之前进入城内,赵匡胤叫道:“好几日没有喝酒了,今晚该让我痛饮几杯,然后找个赌馆赌上几把。”
祝雨婷讥笑道:“你这酒鬼赌棍,哪里有一点少林高徒的样子?不是说来打探消息的么,你正事不做,就想着喝酒赌钱!”
“婷婷姐你这就不知道了,酒馆和赌馆,是三教九流聚集之地,人员繁杂,最是容易打听到别处打听不到的消息,我只是正事私事两不误。”赵匡胤解释道。
“什么私事?喝酒赌钱也是私事?我看就是坏事?”祝雨婷道。
“总比老罗上青楼喝花酒强!”赵匡胤低声嘀咕。
祝雨婷只听得他提到“老罗”,知道他是在说罗维钧,却没听清楚他到底说了什么,追问道:“你说什么?”
赵匡胤对罗维钧还是讲几分义气的,不肯将他供出来,连忙道:“没什么,没什么。”
“哼!”祝雨婷冷哼道,“又在说维钧哥哥坏话,别以为我没听到。”
赵匡胤自然之道她其实并没有听清楚,要不然也不会一副维护罗维钧的样子,呵呵一笑敷衍过去。
祝雨婷还在嘀咕道:“你要打听消息,只须去这龙门帮石州分舵一问就知,何必非要上酒馆赌馆?分明是为自己找借口。”
罗维钧耳力远超祝雨婷,却是听得了赵匡胤所言,还怕祝雨婷寻根究底......
,赵匡胤招架不住会供出自己,忙指着前方一面酒旗岔开话题道:“前方就有酒馆,就以赵兄弟的,咱们去喝上几杯。”
赵匡胤知道他这是向自己示好讨饶,让自己别供出他来,意味深长地朝罗维钧一笑,就往酒旗方向赶去。
一行四男三女七匹骏马朝着酒馆行过去,那边酒馆伙计早已望见,看这几人都是衣着光鲜,坐下骏马也都高大神骏,知道这行人都是些人物,忙热情地迎出来。
赵匡胤看着酒馆,忽然想起自从下了少林,几次上酒馆都没好事,不是遇到别人打架就是自己跟人打架,最安稳的一次该是在蒲州东风楼,却也看到了杨佺和黄远冲突。而那次自己和罗维钧都是要小心翼翼地掩饰身份,改扮别人,这酒也喝得不痛快。说起来,自己竟然没在酒馆痛快地喝过一次好酒。
想到这里,赵匡胤向罗维钧笑道:“希望今天能安安稳稳喝个痛快,谁再来打扰我喝酒,我可要对他不客气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