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乞丐血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上海这个复杂的世界里,什么样的东西都可能有,什么样的人都可能有,可谓是光怪陆离,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有商业繁盛、纸醉金迷,也有藏污纳垢、乌烟嶂气,甚至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存在。
上海的乞丐行帮,就是许多人不太了解的一个社会底层的行当。
小破烂,不,现在应该叫他三毛了。三毛就是上海乞丐行当里的一名最低级最下贱的小叫花子。说起三毛成为乞丐的经历,就不得不回忆一下他那光怪陆离的过去。
今年十二岁的三毛,其人生经历却是极其坎坷和多灾多难。
三毛本是一名妓女生下的弃婴,他不知道自己的爹娘是谁,只记得六岁以前,他一直是被一个瞎了一只眼的老奶奶收养。老奶奶孤身一人,靠着捡破烂、替人浆洗衣物,艰难的养活了他。后来,老奶奶生病去世了,三毛就变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儿,他披上麻袋片,提着打狗棒,在上海各地四处流浪,靠捡些豪门富家的残羹冷炙苟延生命。
八岁的时候,因为饥饿而晕倒在路上的三毛,被一对刷坛子卖艺的兄弟救了下来。这对兄弟姓夏,他们都是孑然一身,靠当街杂耍卖艺为生。他们见三毛聪明伶俐,便收他为义子。这样,一直没有爸爸妈妈的三毛,一下子就有了两个爸爸。从此,三毛又开始了新的生活。
由于三毛身材矮小轻便,常常被他的爸爸们当成坛子来耍,顶在头上不停的转悠,有时还会像坛子一样被抛向天空,三毛在大感刺激高兴的时候,也顺便吸引了不少路人,给他们增加了一些收入。那段日子虽然很苦,却是三毛十多年中曾经历的最快乐的日子。
但是,很快,厄运又降临在三毛的身上了。一次在闸北摆摊子卖艺时,他的爸爸们由于没有按规矩上交给当地流氓地痞的孝敬银子,在一天深夜里,他们被一伙蒙面人打成了重伤,不久便相继去世了。悲痛不已的三毛只好又走上了流浪之路。
在这期间,三毛从一只大黄狗的嘴下救下了一个和他差不多年纪的小女孩,女孩名字叫囡囡。囡囡家里是个富裕人家,她是随同父母一起从扬州到上海来的。被三毛救了之后,囡囡非常感激他,总是偷偷的跑出来找三毛玩,并且还带很多好东西给他吃,还教他读书识字。于是,三毛又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日子。但是,不久,囡囡的父母便要回扬州了,他们两个已经产生深厚友情的孩子只能挥泪告别。
在以后的日子里,三毛依旧继续他的流浪生涯,在别人鄙夷辱骂的声浪中,他捡过烟头,帮人擦过皮鞋,还替人送过报纸,虽然生活依旧是四处碰壁、痛苦不堪,从早到晚还是被饿得团团转,但是他仍然憧憬着哪一天能过上好日子,到时候,甚至可以买一张船票去扬州看看囡囡。
很快,他就又与囡囡见面了。不过,这次不是在扬州,而是在上海黄浦江边的一个肮脏的破船上。而那时,那个原来美丽健康的囡囡,却已经变得令他几乎认不出来了。
囡囡的双腿已经被人打断,整个人变得枯瘦如柴,原本美丽的大眼睛里更是变得麻木无光。
*****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对人们来说,就是天大的事情。但是,如果没有粮食吃,那么人们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当人们衣食无以着落、又无以为生计的时候,沦为乞丐似乎便是最直接的选择了。
中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国家,虽有过几番繁荣盛世,但贫穷与落后始终像魔影一样笼罩着这片古老的神州大地。在中国古代,各种天灾**更是接连不断,自公元前至今,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一共发生了大约一千八百多次的饥荒,连续不断的各种灾祸如旱灾,水灾,风灾,蝗灾,雹灾,地震等等各种灾难,造成了难民成群,人们相继背井离乡,乞丐暴增。
同时,也是在中国古代,朝代更迭频发,几乎每次改朝换代都要经历连年残酷的征战,战争给社会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大兵过后,必为凶年,大批因战争流离失所的人们,不得不变成了无家可归的乞丐。
那些可怜的乞丐们,因为生活所迫,为了残延性命,或拎着棍棒,拿着碗盆挨家挨户乞讨,或向红白喜事的人家店面索要赏封,或卖艺行乞,或苦力讨取,或以残疾示人行乞,或化妆伪装行乞,或强取硬讨无赖行乞,或用各种欺骗手段行乞,等等,他们行乞的方式种类繁多,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乞丐们行乞还要学会许多技巧,比如要学会哭,学会唱一些喜庆的顺口溜,还要学会对施主适当的称谓,如对男的是称“大爷”,“少爷”,“老板”,“先生”,对女人的则称谓“太太”,“小姐”,“夫人”“少奶奶”等等,都是有规矩的。
那些由乞丐组成的行帮,叫做丐帮。丐帮的首领叫“丐头”,有些场面大的首领也自称“丐王”。丐头多出自黑社会帮会中的骨干分子或乞丐中资历威望最老的人,他们以所谓的“杆子”(一根一尺长的黑红杆,一头红色,一头黑色,有点像西方的权杖)作为一个乞丐行帮的权利象征,所有属于丐帮中的人,都称为“杆上的”。就如同官府的印信一样,在丐帮里,“杆子”犹如“尚方宝剑”,凭此惩戒违反帮规的叫花子,“虽打死,亦无怨”,拥有极高的威信。

有清一代,全国的丐帮组织几乎都是差不多一样的,只有一个地方的丐帮与众不同,那就是京师的丐帮。京师丐帮的杆子是不一样的,有蓝杆子和黄杆子之别,充分体现了种族歧视的特点。蓝杆子都是非旗人组成的乞丐行帮,他们只能老老实实按照行规,行乞活命。黄杆子则是八旗乞丐头目的身份权利象征,专门辖制八旗中的乞丐。清军入关之后,旗人不事生产,专靠剥削汉人百姓过日子,几代下来,疏宗别支的旗人子弟,俸禄微薄,难以为生,偏偏又游手好闲,只能沦为乞丐,横行于世。他们的丐头都是由一个位尊势大而又桀骜不驯的王公贝勒充任。他们的行事极为嚣张,与其说是行乞,不若说是强取豪夺,只要他们把杆子往那些汉人百姓开的店铺门前一放,就没人敢捋他们的意,否则必遭疯狂的报复。
这该死的满清,当了乞丐,也不忘搞种族歧视!
正常之人,非到万不得已,没人愿意做乞丐的。行乞度命之人,常年不断的乞讨那些豪门们的残羹冷炙、富贾们的丢弃之物,早已丧失了做人的尊严,他们往往有很多人扭曲了心灵,有的乞丐为了吃上一口饭,常常不择手段。有时候因为乞丐太多,往往讨不到食物延命,就会有乞丐由乞变劫,成为盗贼小偷之流。
然而,最灭绝人性的是,是那些积年恶丐或者流氓恶棍,他们常常实施拐带与伤残儿童的恶行,以此让儿童们来充当他们欺骗式乞讨的道具。在乞丐界,这种恶行被黑话描述为“采生折割”,即有意制造残疾,简直是泯灭人性。
*****
囡囡就是因为在回家的船上和父母走失,而被一个恶丐拐骗而来,然后又被折磨致残的可怜少女。
每天,囡囡就会被一个恶丐男子驮着,送到一个人来人往的地方,趴地乞讨,且哭且乞,声音惨切。倘若到了晚上还没有完成一天的任务,她不但要被打的遍体淋血,而且恶丐们还不给她仅有的一点饭吃,活活的饿到天亮。
三毛遇到囡囡时,这个原来活泼可爱的女孩早已经被折磨的完全不成样子了。三毛心疼不已,竭力想办法要把囡囡救出那个魔窟。可是,三毛的力量毕竟太小了,他根本就无法从那个戒备森严的船上救下囡囡。
最后,善良的三毛只好以身饲虎,加入了那个丐帮组织,留在囡囡身边,帮着她乞讨,努力搞来一些吃的东西来给她吃,让她活的稍微像人一点。
后来,经过多方打听,三毛终于知道这个丐帮组织的丐头是谁了,他竟然就是上海滩赫赫有名的大流氓朱福保。年少早熟的三毛一听到这个令他绝望的消息,顿时犹如雷击,那一刻他已经对救出可怜的囡囡失去了信心,只想着让她每天活的好一点,少受一点打。为此,三毛每天拼命的乞讨,最后实在是乞无可乞了,他终于学会了偷人。
今天晚上,囡囡突然生病了,而那个看守的流氓恶丐二驴子也不管她的死活,着急万分的三毛,只好铤而走险,瞅准了一群衣装华丽的人,把手伸了过去,想偷那个领头的东西,没想到他刚伸出手,就被人家抓到了。
幸好,那个少爷是个心地善良的人,没有难为他,只是让他跟着一个护卫回去而已。
现在,在这个宽敞豪华的房子里,三毛看着满桌子的美食,却一点也吃不下去,他的脑海里全是囡囡那憔悴之极的样子。也许囡囡吃了这些东西,病就会好了!
三毛舔了舔干燥的嘴唇,毅然放下了手里的筷子,忽然快步跑到他对面的三个少女面前,猛地跪倒在地,一边流泪,一边大声哀求道:“三位大小姐,三毛求求你们,救救囡囡吧,她快要死了,她快要死了……”
“三毛,你快起来,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风儿温柔的拉起三毛,这个孩子真是太可怜了,看这身子骨瘦的,都没有人形了!
“囡囡病了,她快要死了……”三毛不愿起来,依然哭啼不止。
“囡囡是谁?她现在在哪里?她得的是什么病?”姚静卿冷冷的眼中闪过一丝怜色,轻声软语道,“不要慌,慢慢说!”
“是啊,三毛,你先把囡囡的事情给我们说清楚了,我们才好救她啊!”姚贞娘细声细气的娇道,“不管是师兄,还是我们都会帮你的!”
在三女柔声细心的关心下,三毛的情绪终于稍微稳定了一下,他一边不停的感谢三个救苦救难的女菩萨,一面抽噎着说起了他和囡囡那悲惨地往事!
三女的脸色也随着他的故事,一会儿青一会儿白一会儿黑,变幻不定,似乎一股风暴正在渐渐的酝酿起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