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郭嘉之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竟然有如此神箭!”管亥彻底的被赵云的这一箭所震惊,如果赵云的那一箭不是射向人头,而是是射向他,那他的性命已是不保,想到这里管亥心中不由升起一丝寒意。赵云的一箭不仅沉重的打击了管亥的信心,也将管亥好不容易激发起来的士气打了下去,黄巾军全军上下都注视着管亥。见此情景,管亥知道就算他下令攻城,也不过是白白的送死。想到这里,他一咬牙,大吼一声:“回营!”黄巾大军在管亥的喝令下缓缓的退回了大营。
北海城头上的官兵们看到黄巾军不战而退,发出了兴奋的欢呼声。所有人看向赵云的目光中都充满了感激与崇拜,但作为赵云此刻心中却很沉重。从那黄巾主将没有选择攻城就可以看出他决不是一般的草莽。虽然今天黄巾军没有攻城,但可以想到明日的攻城将会更加的猛烈。
在黄巾大营的军帐中,管亥看着手下的十几个黄巾将领,沉声说道:“现在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朝廷的援兵已经赶到,是战是走你们怎么看?”
“大首领,我们还能走到那里去?”
“大首领,和他们拼了!”
“大首领,你说怎么我们就怎么办。”
十几个黄巾头目七嘴八舌的说着,管亥的目光投向了唯一没有发言的李杰。这个年轻人是在青州加入黄巾军的,手下有一千多人,虽然人不多,但战力在黄巾军中却是数一数二的。要不是看到李杰还携带这不少妇孺,管亥甚至会认为他们是官兵。
“李首领,你有何意见?”管亥开口问道。
李杰站了出来,坦然说道:“大首领,以我军现有的粮草根本就不足以支撑到下一个城镇,没有了粮草我们这几十万黄巾军将会任由官兵宰割。”
“你的意思是?”
“我们只有拿下北海城才有一线生机。”李杰决然说道,李杰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将黄巾军留在北海城下,如果让黄巾军离开北海城流窜到青州各地,将会极大的拖延义父秦明平定青州的时间。
“而且我们不知道朝廷的援军主力何时到来,再不抓紧时间等到朝廷援军到来,那时我们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李杰继续说道,他不但要留下黄巾军主力,还要尽可能的消耗黄巾军的战力。
“好!李头领说的不错,我们只有占据了北海城才有可能抵御住朝廷援军的攻击。明日攻打北海城,不破城池绝不收兵!”管亥大步来到李杰面前,“李兄弟,查探朝廷援军的重任就交给你了。”在损失了大批斥候后,管亥也只有依靠李杰手下的骑兵来查探朝廷援军的军情。
“李杰定不负大首领重托。”李杰心中暗喜,慨然应诺道。
被无数繁星映衬的一钩晶莹的明月在深邃的星空中散发着柔和的光芒,银色的月光映在秦明脸上身上,仿佛给秦明添加了一层银色的外衣。秦明站在距离黄巾大营不到十里的一个小山丘上,仰首凝望着蔚蓝的夜空,一阵夜风袭来,一丝淡淡的血气飘入秦明鼻中。北海城外连绵十余里的黄巾大营中的火光隐约可见,一个清瘦的年轻人缓步走上山来。
“奉孝,你看这黄巾大营如何?”秦明没有回头,轻声问道。

“将军,这数十万黄巾军已是将军囊中之物,又何须问我。”郭嘉笑道。
“二十七万黄巾军,其中青壮有近十万,若是能为我所用,则青州定矣。”秦明轻叹道。
“将军,您打算收编这些黄巾军?”郭嘉眼中闪过一道光芒。
“先前我令文和向临淄的豪门强索粮草,为的就是他们。我在青州根基浅薄,兵不过万,要想立足必须拥有强势的军力来震慑青州的豪族,而这些经历过战斗的黄巾军士卒就是最好的兵源。”
“将军有处置青州豪门之意?”
“奉孝,你说为何会有这么多的百姓加入黄巾军,跟随他们造反。”秦明没有直接回答郭嘉的问题,突然问道,郭嘉犹豫了一下,没有说话。
“说是张角妖言惑众,蛊惑民心。”秦明冷笑一声,“如果百姓能安居乐业,有饭吃有衣穿,他们又怎么会相信张角的那些鬼话!就因为百姓活不下去了,所以他们才会加入黄巾军,才会造反!而百姓又为何会活不下去?”秦明的脸色阴沉下来。
“将军可以留在洛阳,为天下百姓向皇上进言。”
“皇上!”秦明自嘲的笑道,“我为何会来到青州,不要告诉我你郭嘉郭奉孝不知道。而且就算我留在洛阳,皇上也未必能听我的劝谏,他还只是一个孩子。”
“所以将军将计就计离开京城,准备另立基业。”郭嘉心中一颤,紧紧的盯着秦明说道。秦明没有回避郭嘉的目光,轻轻的问道:“你会不会帮我?”
“我有其他选择吗?”郭嘉微微一笑道,自从跟随秦明以来,他已经被这个浑身充满着神秘的年轻将领所深深吸引。郭嘉幽然说道:“吾有三问,还望将军以解嘉之惑。”
“说!”
“将军如若起事,如何以一州之力抗衡天下?”郭嘉问道,在士族和百姓心中汉室还是有着崇高的地位,如果秦明贸然起兵,则必会成为天下人之公敌。
“我又不是反汉,天下因何以我为敌。”秦明正颜答道,秦明明白郭嘉的意思,他也知道现在还不是公然另立的时机。
郭嘉眼中一亮,继续问道:“将军欲如何治理青州?”
“减免田赋,广开商路,以才取人,以法治州。”秦明口中吐出了十六个字。
郭嘉沉默了半晌,“郭嘉拜见主公!”郭嘉拜倒在秦明面前,他的第三问直到十年后秦明一统天下后,在秦明准备登基时才问了出来,而那时他已经成为了中华帝国的三军参谋总长。
“将军,人马已全部到齐。”高顺从山下走了上来报告道,在接到李杰的消息后,秦明当即取消了原定计划,下令全军急速前进,终于在戊时赶到了此地。
“赵云那里有消息了吗?”
“未曾接应到赵校尉。”
秦明眉头微皱,从赵云派回副将的陈述,他便猜到赵云很可能会违背他的命令留在北海城抵御黄巾军的攻城,而高顺的回答证实了他的猜测无误。秦明轻轻的点了点头,“命令全军休整,明日等候黄巾军中的信号出击!”
“诺!”高顺简洁的应道。
秦明抬头看了看夜空中的明月,长长了吐了一口气,“明天一定是一个好天气。”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