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董卓篡权(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能查到李儒的字,有知道的请给我留言,谢谢!)
“秦校尉,太后还是不同意将主公招回来!”王越感慨的说道,此时王越的心中十分的失望……
秦浪冷笑一声,“王都尉不必多虑,主公早有安排。”在秦明离京前,曾经详细的向他介绍了京中的局势。对于何太后作出这样的决定他一点也不意外。
听到秦浪自信的答复,王越也不由精神一振,在他的心目中汉室还是具有很高的威望。他绝不希望朝廷被董卓这样的逆贼所操纵。王越没有问秦浪如何行动,已近中年经历过太多风风雨雨的他知道不该他知道的事情最好不要多问。
“王都尉,如果董卓击败了丁原,你要做好将皇上救出洛阳的准备。”秦浪想了想,说道。
“怎么,董贼会打败丁刺史?”王越闻言不由一愣,就在昨日丁原还大败董卓,怎么秦浪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秦浪脸色沉重的点了点头,“王都尉可知道昨日率领并州军打败董卓的那名将领是何人?”
“听说是丁刺史的义子吕布。”王越回答道。
“那吕布很可能会投靠董卓。”秦浪沉声说道。
“什么!这怎么可能?”王越顿时惊住了,他万万想不到吕布会背叛自己的义父丁原。
就在这时,一名黑衣人从房外匆忙进来报告道:“大人,董卓连夜出兵攻击丁原大营,现已占领了丁原营寨。”
“看来还真让主公算到了。”秦浪轻叹一声,追问道:“吕布呢?”
“吕布还活着,已投入董卓麾下。”黑衣人报道,董卓大军所发出了呼喊声已证明了此事。
“王都尉,以现在皇城中的兵力能够阻挡董卓大军几日?”秦浪看向了王越。
王越脸色阴沉的盘算了一下,“三日!最多三日。”
“好!我们在洛阳的人还可以多拖两日。王都尉由你保护皇上立刻离开洛阳,前去青州。”秦浪毅然说道。
“那太后呢?”王越迟疑了一下,他没有把握让少帝随他离去,更何况还有一个何太后。
“顾不了那么多了。”秦浪断然说道,对于皇宫中的何太后,秦浪等最早跟随秦明的人都没有将其放在眼中。尤其是何太后还几次破坏了秦明的计划,在秦明被刺杀的事件中,何太后为了平衡洛阳的力量,不惜压制秦明的报复。
“如果带上太后,你们将更难逃脱董卓的追击。”秦浪知道在王越这些人的心中皇室的地位十分崇高,因此他也不得不予以解释。
王越长叹了一声,“秦校尉,还是由你护送皇上离京吧!我留下拖住董贼。”
“王公,此事不必再争了,这是主公的意思。”秦浪语气坚决的说道:“主公相信只有王公你才能安全的保护好皇上。”
“秦校尉放心,我一定会将皇上安全的带到主公身边。”王越感动的应诺道,秦明对他的重视使得王越感动非常。
“父亲!”阻击董卓袭营未果,败逃的丁凤看着昏迷不醒的丁原泣不成声。此时的丁凤已经完全没有往日的英姿,披头散发,衣甲不整,她没有料到并州军会败的这么惨。
“凤儿!”在医官的救治下,丁原终于缓缓的苏醒过来,但面煞白,一脸死气。丁原有气无力的轻声唤道:“我们还有多少人马?”

“还有不到两万人。”丁凤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丁原沉默了半晌,黯然下令道:“将传令所用立刻人马撤回并州。”
“父亲,那朝廷怎么办?”丁凤急问道。
“我们现在已自身难保啊!”丁原无奈的闭上了眼睛。
“大人,董卓率军昨晚夜袭丁原大营,丁原大败已逃回并州。”一个青衣人向袁隗、袁逢报告道。
袁隗、袁逢对视一眼,脸上不喜反忧,董卓废帝另立最后的阻碍终于消失了,但没有了丁原并州军的牵制,董卓也将会无人能够挟制。
“二弟,现在洛阳的兵权完全被董卓掌握,我们不能不防啊!”袁逢忧心董卓会反客为主。
“我准备将本初、公路他们都分派到各地领军,你意下如何?”
袁逢点了点头,“好,我会安排本初和公路他们离开洛阳的。”无论是袁逢还是袁隗都清楚拥有了洛阳兵权的董卓不会轻易的被他们摆布,为了家族的安全,他们也不得不多留一条后路。
与此同时在董卓大营之中,董卓满脸喜色的扶起跪倒在地的吕布,“我得将军,如久旱得甘雨。”
吕布连忙恭敬的回道:“大人相救之恩,布万死难保,愿为大人效犬马之劳。”
“得奉先相助,天下何虑!”董卓仰天大笑拉着吕布的手,一同进入军帐,帐中早已设下酒宴。
畅饮之际,吕布进言道:“大人何不出兵追击丁原,将其歼灭以除后患。”
董卓闻言笑而不答,身边李儒说道:“现丁原大败而逃,并州兵马已不足为虑。如若我军追杀丁原,恐为士人诽言。”
吕布心中暗恨,初到董营的他不敢轻易得罪李儒,只能忍下心头的怒火。
宴后,董卓独留李儒,“李儒,你看如何?”
“主公,吕布此人虎狼成性,不可不防。宴席之上他的用意又岂能瞒过主公。”李儒说道。
“你所言甚是,吕布不可不用,但亦不可重用。”董卓眼中闪过一道寒光。
“我另立新帝,那秦明定不肯善罢甘休,李儒你有何良策。”董卓恨恨的说道,不知为何他从见到秦明第一眼起,就对秦明十分忌惮。后来秦明又屡次得罪于他,这也是为何董卓要废帝另立的原因之一。
“主公毋须担忧,虽秦明手握精兵过万,但他现远在青州。何况他是奉了朝廷之命前去征剿黄巾贼,没有圣旨他岂敢擅自回京。”
“他现在的官职地位都是现今皇帝所封。只怕一旦他收到消息,便会回军讨伐于我。”董卓打断了李儒的话。
“既然如此,主公何不推迟废帝之日,待主公稳定了朝堂后,再行另立也不晚。”李儒说道,“到那时,秦明就算回京也无济于事。”
“朝中的士族大臣又当如何应对?”董卓继续问道。
“秦明之所以无法久留洛阳,是因为得罪了洛阳士族。而主公提出废帝另立,却没有引起士族太大的反对,可见在这些士族大臣的眼中秦明要比我们更有威胁。因此只要我们能善待他们,他们会帮助我们对付秦明的。”
董卓沉思良久,终于作出了决定。“好,就按照你说的办。不过还要小心那些士族大臣,他们可不是良善之辈。”
(没能查到李儒的字,有知道的给我留言,谢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