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火烧弹汗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鲜卑王庭弹汗山上留守的鲜卑军队完全没有料到会有汉军诈城,被秦浪伪装的鲜卑军轻易混入了山上。当天夜里秦明率领三千精骑在秦浪等混上山的汉军配合下,里应外合拿下了弹汗山。
“义父,你看!”李杰手持一把造型古朴的大弓呈给秦明。秦明接过这把大弓,两臂较劲,将弓拉了一个满月。左手指间夹住一支狼牙箭,放开弓弦,就听到“嗡——”的一声弓鸣,箭如惊虹,飞向了五百步外的一株大树。“笃”的一声,狼牙箭深深的扎入大树,将大树上的残叶纷纷震落下来。要知道此时严冬方过,高山上的大树木质坚硬,此箭却能令其震动,足见弓力之强。
“好弓!”秦明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神色。
“义父,这是我们从鲜卑王庭的圣堂上得到的弓箭,据说是当年鲜卑王檀石槐所用的碎星弓。”李杰兴奋的说道。对于一名箭手来说一把好的弓箭可以带给他们无比的快乐。
秦明想了想,将手中的碎星弓递给了刚刚回来的赵云:“小杰,你已经有了穿云弓,这把碎星弓就给子龙吧。”
“主公,这如何使得!”赵云连忙推辞道。
“子龙,此弓你用更合适,不要多废话,接着!”秦明语气坚决的说道,他很清楚这样的一把好弓在赵云的手中比在自己手中能发挥出更大的威力。
“多谢主公!”赵云感激的接过了碎星弓,爱不释手的抚摸着弓身。
“子龙,你那里有什么收获?”秦明淡然笑道,行动如此顺利使得秦明也放松了许多。
赵云连忙回答道:“缴获了大量的物资还有一副地图,是鲜卑草原的地形图。”
秦明眼光一亮,虽然他从后世的记忆中对世界地图十分了解,但对于详细的地理就不是很清楚了,尤其是经历了上千年很多地理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有了这幅地图他们在鲜卑草原上的行动就更安全了。
“主公,山上的人都已经清理完了。”秦浪提着一把鲜血淋淋的弯刀向秦明报告道。
“放火烧山。”秦明冷冷的说道,虽然他知道自己这样做将会彻底的和鲜卑接下死仇,但他还是决定放火将这座鲜卑人心目中的圣山化为灰烬。
弹汗山上的大火整整燃烧了一天一夜,方圆百里之地都可以看到那熊熊的火焰将天空映成了一片火红。
在得到从弹汗山飞鹰传来的急报后,鲜卑大军没有做任何的停留,飞快的从大汉撤军返回鲜卑草原,大汉边疆的局势也立刻缓和下来,
“什么!鲜卑人撤兵了?”当得知了这一消息后,无论是刘虞还是公孙瓒都震惊了。虽然他们不知道鲜卑人撤兵的原因,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隐约感到此事和秦明有着莫大的关系。秦明定是干了什么,使得鲜卑人放弃了到手的三个城池,匆忙从汉境撤军。
近十万的鲜卑大军好像一张巨大的网铺天盖地的向弹汗山赶去,弹汗山王庭被汉军袭击的消息此刻已经传遍了所有鲜卑部落。所有鲜卑人都知道阙机的鲜卑大王之位是保不住了,而新鲜卑大王的宝座将会谁来担当,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谁能抓住攻击弹汗山王庭的汉军,来洗刷汉军带给整个鲜卑的耻辱。
“大帅,为何我们不前往弹汗山?”一名鲜卑将领向慕容风问道。
慕容风阴沉着脸,沉默了片刻后,反问道:“如果是你烧了别人的家,你还会在原地等着人来找你报仇吗!”
“大帅的意思是那秦明会返回渔阳?”那名鲜卑将领恍然大悟,“那鲜卑大王的王座非大帅莫属了!”
慕容风轻轻的叹了口气,就算他手下这名最勇武的大将也都是这么短视,鲜卑的未来令人担忧啊!现在向弹汗山赶的部落大部分都是中小部落,真正有实力的部落都猜到了那秦明会趁机逃往渔阳。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这些大部落一个个都在相互警惕防范着。
慕容风心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既然他们都能想到,那作为这次火烧弹汗山王庭的汉军统帅秦明又岂能想不到!但是秦明不向渔阳走,又能去哪里呢?
“通知素利,槐头两位首领,我率军向东追击汉军。”慕容风想来想去,也难以猜测秦明的去向,不得不选择了向东追击,而将另外的两个方向交给了与自己交好的素利和槐头,他相信素利和槐头能明白他的意思。

“我们向西,去并州!从并州返回幽州。”秦明骑在黑龙马上,手指西方朗声说道。弹汗山一战,秦明率领的风云骑不但缴获了大量的钱粮,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大批战马和那幅珍贵的鲜卑草原地形图。现在秦明麾下的风云骑是一人三匹战马还绰绰有余,这使得秦明的行进速度提高了至少一倍。
在鲜卑各族前往弹汗山的时候,秦明率领着手下三千精骑避开鲜卑主力大军行进千里,横扫了鲜卑大小部落十四家。杀死鲜卑各族军民五万多人,抢夺牛羊马匹数以十万计,所过之处血流成河,尸积成山,此战过后鲜卑各族对秦明是恨之入骨,赌咒立誓者多用秦明之名。
鲜卑各部齐聚弹汗山,看到的却是被大火烧成灰烬的满山废墟。前去追击秦明的各路鲜卑首领皆都无劳而返。在弹汗山下各族部落会盟,罢免了阙机,并立誓日后杀死秦明者,才能担当鲜卑大王。
中平六年四月,灵帝得闻鲜卑退兵,秦明火烧弹汗山狂喜,大宴群臣。席宴之上酒色过度,卧床不起,无法上朝处理朝政。朝中士族公卿纷纷上表册立太子,但被十常侍所阻,杳无复音。十几天后,有灵帝心腹上军校尉蹇硕乃十常侍中人,奉诏夜入寝宫,与灵帝商议后事。
“蹇硕,朕欲立次子刘协为帝。”灵帝斜倚在床榻上,盯着蹇硕说道。
“皇上,自古立长不立幼,若是立了小皇子为帝,只怕反会害了小皇子性命。”蹇硕跪伏在地奏道。
“你是说何进那个屠夫!”灵帝挣扎着坐了起来,怒视着蹇硕。
“皇上圣明,大将军现手握兵权,如非大皇子继位,他又岂肯善罢甘休。唯有诛杀何进,方绝后患。”蹇硕磕头不起,不敢目视灵帝。
灵帝深深的看了一眼蹇硕,从身边取出一份密旨,“你立刻出宫,携旨前去袁府,将诏书交给袁隗。”
“皇后娘娘到!”在宫外宦官的叫声打断了灵帝的话,“我不要见这个毒妇!”灵帝大怒,一句话喘不上气来,一命呜呼。蹇硕见灵帝驾崩,大惊失色,连忙将诏书藏于身上,此时何皇后已闯了进来。
“参见皇后,皇上他驾崩了!”蹇硕跪地哀嚎道。
“皇上可曾立下储君?”何皇后不顾灵帝的生死,急问道。
蹇硕心生一计,回道:“皇上未曾立储,何不招大将军入宫定夺。”何皇后当即下旨令何进入宫。蹇硕退出宫外,立刻召集手下军士意图将何进暗杀于宫中。却不想司马潘隐乃是何进故交,听闻蹇硕之计,心中大惊。在何进踏入宫门之际,向何进告密道:“皇上已驾崩,蹇硕欲害大将军,迎立二皇子刘协为帝。”何进闻言大惊,立刻返回军营之中,召集手下文武,共商诛除宦官之事。
“大将军,今日之计,宜先正君位,再图杀贼!”说话之人正是典军校尉曹操曹孟德。
“谁敢与吾正君讨贼?”何进看向左右众人。
有一人挺身而出,“吾愿率精兵五千,进宫诛贼,册立新君。”何进观之,此人乃是司徒袁逢之子,司隶校尉袁绍袁本初。何进大喜,当即点兵五千交与袁绍。何进领荀攸、郑泰等大臣三十余人入宫,扶立皇长子刘辩即皇帝位,尊何后为皇太后。
蹇硕得知诛杀何进事情败露,立即遣心腹将灵帝遗诏送与袁隗。袁绍率军捉拿蹇硕,却不想蹇硕被十常侍中郭胜所杀,蹇硕所率兵马尽皆归降。袁绍等大臣向何进进言,“中官结党,今日可趁势尽诛之。”
张让等十常侍诸人知道士族并不肯放过他们,向何后泣求,并言明,“陷害大将军者唯蹇硕一人,与他等无关。现士族欲杀臣等,日后何人再能挟制士族。”何后闻之心动,宣何进入宫,与其叙说利害。
何进得何太后之言,向百官言道:“蹇硕设计害我,现已得诛,余者不必妄加伤害。”
袁绍心中大忿,上前说道:“今日若不将这些奸宦斩草除根,他日必为其所害!”
何进面色不豫,断然说道:“吾意已决,毋须再言。”百官无奈退去。
少帝刘辩年仅十四,未能亲政,由太后临朝,大赦天下,改元光熹,封皇弟刘协为渤海王,任命袁隗为太傅,与何进同录尚书事,百官公卿各有封赏。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