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目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胡教授的怀疑和真实的情况已经非常接近了,韩金戈的大脑和常人有着很大程度上的不同,经过在封印空间中的多次改造后,韩金戈具有了强大的神念和强横的力量,力量直接体现在了他的身体上,神念的作用则主要集中在了他的精神层次上,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后,他的记忆力等等都提高到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地步!从某种角度上,说他是一台真正的人型电脑都不为过!
记忆了那么多考古学相关方面的知识,韩金戈此时在胡教授看来当然是知识面非常广,在考古学上有着非常认知的天才人物了。但是和韩金戈本人对自己的情况了解的一样,韩金戈缺少实践,他需要真正地体会到考古工作中的具体情况,并且在这种实践中把他掌握着的那些知识运用出来,转化成他本身的能力。
在这些事情上,胡教授和韩金戈各走极端,胡教授有着最丰富的实践考古经验,并且也了解很多不为外人所知道的考古秘闻和知识,那些都是韩金戈接触不到的,但是胡教授并不能把这些东西都记忆在大脑中,他事实上也只能记得一个大概,和韩金戈那种事无巨细都记在大脑中的情况完全不同了。
为了接待韩金戈,胡教授这天下午并没有出发去考古现场,而是留在了驻地这里和韩金戈进行了一番真正地长谈,柳叶子等人在教授助理赵文光的带领下午饭后直接去了那里,其中三位男同学转职做了力工,加入到挖土的行列中,柳叶子和她那位女同学由于是女性,受到了特别的关照,只是做了些测量和记录等工作。
谈话告以段落的时候,考古队那些成员们也结队回来了,带着泥尘,带着疲惫,这些年轻人在韩金戈看来都是华夏考古界真正的支柱!没有他们的那种对考古的热情,或者说华夏的考古界将来也很难和欧美那边的考古界相比了。当然了相信胡教授在年轻的时候大概也和他们一样,只是现在他老了,确实是老了!懂得了许多人情世故,保持了那份**和理想,但是他的身体确实是老了,在他身上更多地是体现出了一种精神。
和柳叶子大概地说了几句,对于那边的考古现场韩金戈也有了些认识,事实上那里做的最多的就是挖土这种最基本的工作。考古现场位于凤凰山的背面,那里用防水帆布搭建起了三座简易房,在简易房的前方几十米外纵横交织着的就是挖掘现场了,柳叶子她们到的时候那里正在进行着大规模的挖掘,因此三位男生直接就被要求下到了地下坑道里进行挖掘去了。
出于在后勤保障和成果分配上的种种原因,其实正规的考古队要求人员尽可能地精简,怎么可能会像胡教授这只考古队这么样的规模庞大呢!标准的正规考古队中要求队员术业有专攻,在考古相关的领域中可以作到独当一面,例如说有负责协调组织的考古队长,有负责出土文物的鉴定归类的专家,有负责地层分析等考古年代测定方面的高手等等,也只有这样才可以形成一只考古现场的高效团队。
目前的这只考古队的情况却是不同,胡教授的助理赵文光在组织管理上很有些办法,对此韩金戈已经有所体会了,胡教授本身在考古学上绝对是专家级别的,对于出土文物的鉴定,对于地层分析,年代分析等等他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水平,对于这些工作他肯定是胜任的。但是为了筹集考古队需要的资金,胡教授什么样的办法都用上了,考古队的规模也逐渐地加大起来,从最开始时他带着助理赵文光和省城考古研究所的两位副教授研究员共有四个人,到了现在快有二十多人的考古队,对此胡教授也只能是无奈了。
做到后来其实胡教授已经不指望这种考古行动会有什么样的惊人发现了,他最大的目的是对岐山一带进行保护性考古,并且也算是为他那些学生提供一次考古实习的机会。除此之外,怎么可能靠着这样的和标准考古队完全无法比较的杂牌考古队来做些什么呢!?
随着人员增加,后勤供应和物资保障等等都紧张起来,考古队的整体开支也直线上升,尽管已经极力在控制开支了,但是倘若没有韩金戈投进来的那八万元,考古队根本就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了。
所以胡教授才在韩金戈亲自到来后,坚持着和他长谈了一下午又半个晚上,主要谈论的就是这种保护性考古怎么样有意义,功在当今,利在未来!他讲述这些多主要的目的就是想让韩金戈继续支持他做下去!对岐山地区进行全面的考古行动,找出西周文明兴起的根源,找到华夏古代文明的源头之一。
但是到了最后胡教授才发现,韩金戈根本不是那种可以被言辞所打动的人,只是这么着和他讲是完全没有任何意义的,他必须要到现场去看到真实的情况,并且判断出确实有必要这么做才会进一步投钱进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胡教授这大半天的谈话基本属于没有任何价值!当然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价值,他发现到韩金戈这位龙皇集团的大老板竟然在考古学上有着非同一般的见识和广博知识!绝对是有真才实学的人物,和其他那些他接触过的企业老总完全不同,或者他会成为华夏考古学界真正的大人物!?想到他的身份,胡教授又有些无奈起来,做企业大老板比做什么考古学家可要风光多了,估计韩金戈是不会放弃他在企业上的发展前途的。

对于韩金戈来说,和胡教授这番长谈也不是没有任何收获,至少他对胡教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发现他确实是在考古学上有着和常人不同的见解,从胡教授的言辞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他对目前在华夏国内考古学界占据着权威专家位置的那些人有几分不屑,他认为那些人只是拾人牙慧罢了,并没有真正地了解到考古的真正意义所在。华夏考古学,或者说目前世界上的考古学界中都在坚持着一种观点,地球人类的科学技术是逐步地发展起来的,并没有出现什么跳跃式发展,爆发式发展等等,那些个权威专家们根本不会承认在现代文明之前地球上存在着接近或者说超越现代文明的其他文明形式。
基于这样的观念,考古学界对于那些违反了这种认识的考古发现都视而不见,或者说直接归类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些激进些的也只是说很可能会是什么宗教仪式使用的工具,但是事实上这样的解释非常地让人无法信服。这样的事例在世界上出现了很多次的,古代埃及文明的精华所在金字塔就是其中的一例,现代文明也无法复制出金字塔来,但是在古代埃及却建造成功了,那意味着什么呢!?难道古代埃及具有的科技水平还要在现代文明之上!?那些权威专家们无法解释这一点,只能勉强说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驱使了大量奴隶采用不知名的原始方式建造起来的!但是这怎么可能!?现代文明都无法建造起来的伟大建筑,在古代采用原始手段就可以建造起来!?简直是狗屁不通了。
传说中的巴比伦空中花园,通天塔等等由于没有保存到现在,所以考古学家们可以随便去说,那些个文字中描述的有些夸张,根本不是那样子的!怎么可能是那个样子呢!?但是事实又如何呢!?古代文字中确实可能会有些夸张的成分,但是没有事实在,又怎么可能出现这样的文字记载呢!?
除了这些传说之外,地球上有得是那种保存到了现代的古代伟大建筑,这些伟大建筑体现出了那个建造它们的时代具有着非常高水平的科技能力,对于这样的事实,根本没有任何方式可以进行反驳。
另外在考古学上曾经很多次发现到在地球上存在过其他高级的文明阶段,在二十多亿年前的非洲存在过原子反应堆,在中生代的地质层上发现过几何体和人类的脚印,这些都说明了什么!?说明在那样的年代中曾经存在过现代人类无法想像的伟大文明,或者说未来有什么存在曾经返回到过去,带过去了这些,但是对于前一种地球上曾经存在过其他高级文明的可能,时间旅行的可能性会更加地小些!
或者确实有做时间旅行的可能性在,但是对于目前的现代科技水平来说,时间旅行也只是一种科学猜想。
华夏也有过种种超出现代人想像的发现和文字记载,司马迁《史记》中对秦始皇陵墓的那些描写让后人根本无法想像,很多专家都说这些描写有些过了,但是真实情况又是如何呢!?要知道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做了很多调查研究的,他写出来的内容都是有根据的,秦始皇陵墓的尺寸规模,那些建筑情况他记述得都非常清楚明确,由此可知,司马迁没有用什么夸张的手法在其中,秦始皇陵墓很可能就是那样子的!只是后人实在不敢相信罢了。
秦始皇收天下之兵,铸造出了十二金人,这些都是有史可查的,他甚至接见过宛渠之民,在《拾遗记》卷四一中记载道:有宛渠之民,乘螺旋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论波舟。其国人长有十丈,编鸟兽之毛以蔽形。始皇与之语及天地衫开之时,了如亲睹。这些宛渠之民又是从何而来呢!?
宛渠之民的技术水平很显然到了现代人都无法比拟的程度,他们乘坐着潜艇,身材高有十丈左右,对于地球的情况非常了解,用现代的观点来看,他们不是地球上某种高级文明,就是外星文明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