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龙Ⅳ之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神元历五百一十三年春四十三日,陈侯公开宣布称皇的第三天。方大龙的许国兵马终于整备停当。以胡德海(胡寨主)为先锋,石家兄弟为左翼,谢俊、丁贯为右翼,伍有成为后部,方大龙自统中军御驾亲征。大军合共五万七千人,可谓是倾全国之力,势在必得。
为了不会被抓去当人质或是突然变节,许国所有大臣和家小全部随军。大帐就是行宫,大路就是朝堂,马背就是书房。所有事务全部都在行军中解决。许国俨然成了游牧部族。
许都开阳几乎成了空城,稍有不慎就会被人夺去。然而方大龙却满不在乎,他那山贼的习性让他比那些注重土地的贵族的思想更加宽广。孤守城池是在等死,只有懂得抛弃,才有收获。就算有人攻下了开阳,方大龙也早已攻下了别的城池。以战养战,我方可以不断增强,而敌人只会逐渐被削弱,因为他们打下的将全是仅由几名死士所防守的空城。
神圣帝国根本没有可以出动的兵力,因为他们害怕失去圣京这个重要的据点,一旦圣京落入他人手中,帝国最后的王牌,人民对帝国的信仰和畏惧也就失去了。
郑国已经无力攻击,张国、辛国暂时还是同盟,陈国更是已经表明了中立的立场。所以,放空大本营对方大龙来说根本是不痛不痒。不过,如此失民心的行为本不该让百姓知道,可方大龙却在开阳城内四处张贴榜文,说明一切,还叮嘱民众:若有敌人来犯,不要做无谓的抵抗。应该大开城门,按贵客相迎。对方不会为难这样的百姓的。
如此一来,更是大收民心,人们比起那些高谈阔论说空话的贵族,更喜欢这位讲实话的山贼君主。因为他不是高高在上,只为延续国家命脉的国王,而是深知民间疾苦,处处为百姓着想的“大哥”。
这时,张国已经攻下郑国东边的几座城池,而且现在鹿关被火焚毁、虎关被落石砸成废墟,为了不造成攻击路线的混乱以及考虑到作战速度,方大龙的大军选择走西路,出平关去攻打郑国的旧都建阳。
大军一出平关,方大龙就下令将阵型改为容易冲锋的丁字型,一路上杀得敌方迎击部队闻风丧胆。不一日,就杀到了建阳城郊。
这建阳共有四座子城,分列东南西北守护主城安全。若不逐一攻破,就无法对建阳城进行包围。
方大龙仔细察看了一下城池分布。知道要攻下建阳十分不易,马上召集众将士商议攻城事宜。
“不如我们将四个子城团团围住,再由陛下亲自去攻建阳。”
“不行,这样死伤就太大了,我们要保存足够的实力攻下郑国都城新郑。”
“那么,挖地道潜进去怎么样?”
“太花时间了,再想别的办法。”
正商议间,大帐外突然有人咳嗽。站在帐门前的侍卫出门待了一回儿,回禀道:“禀报许皇,我军探子回报,建阳城每座子城有守军三千人,主城守军八千人。这里还有一张附近的地形图。”

原来在大军出发之前,方大龙就已经派出探子打探敌城的虚实。
一听郑国旧都重镇居然只有两万守军,再一看地形图,方大龙哈哈大笑,与众人言道:“不必再议了,我们绕过去。”
敌人就在眼前,居然要绕过去。倘若敌人厉害也就罢了,可明明是只有两万守军的弱小城池,为何要冒着被敌人夹击的危险绕过这里?众将士虽然心中疑虑,但还是遵照旨意,拔营起寨,从小路绕过建阳城,往郑国内部进发。
接到绕过敌城的命令后,只有一个人会心一笑,他就是前国舅爷伍思远。收拾完东西,他就去找自己的儿子谈话。
“父亲大人,找孩儿有何要事?”伍有成知道父亲大人的性格,没有重要的事情,他是不会来见自己这个儿子的。
伍思远也清楚自己的儿子喜欢直来直去,便开门见山地说道:“今晚恐怕有仗要打了。”
“有仗要打?父亲,孩儿不明白。”伍有成闻言有些诧异。明明自己是殿后部队,而且现在已经决定要绕过敌城,怎会那么快就有仗要打?
当初被归到殿后队伍里的时候,伍有成就已经有了自己可能没有机会参加战斗的觉悟。
蛟心甚至还抱怨:“为什么我们会变成殿后部队?伍家军难道是最弱的不成?”
而伍有成也只好开导他外加自我安慰:“皇上一定是体恤我们刚刚才从虎关废墟里出来,精神状态还不是很好,所以才让我们做殿后。只要等几天,相信就有机会参与战斗了。”
而如今却突然就得到了战斗的机会,伍有成实在是不敢相信。
“唉,你要是有许皇一半的谋略,我就可以放心的将伍家交给你了。”伍思远叹了口气,将之后可能发生的事对伍有成做了充分说明。
伍有成这才恍然大悟,马上叫手下人等提前做好准备。
那小路又曲又窄,路面也十分泥泞,花了一个下午的工夫,许国大军才行出小路,在大道上停下了脚步。方大龙果然如同伍思远预测的一样,下令砍伐树木,安营扎寨。
不等方大龙下第二道命令,伍思远便带同伍有成,走到方大龙跟前。
方大龙见他二人神情怪异,便问道:“国舅,有什么事?”
伍思远答道:“陛下想做什么,老臣已经都知道了。如您不弃,就让我儿阿成打第一阵吧。”
“嗯,我也正有这个打算,既然你们都知道了,也省得我废话。”
方大龙说完,便对伍有成耳语了几句。伍有成点头受命,带了一百名骑术高超的精壮将士,沿着小道又折返了回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