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节、『钱默论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钱大人。话也不能这么说。良莠不齐,一直都存在啊!当今圣上也只能尽力减少这种情况。想杜绝是不可能的。这不能责怪朝庭办事不力。”墨言非接道。
“公公。这事要出在京外之地。默决不会这么说话。人言。天高皇帝远,有几个不肖之徒。自是怪不得朝庭不尽力。但这天子脚下。却不可有这种事。无论怎么说。这是天子脚下。一举一动,当今圣上都能听到,看到。要是这都有此不力之官,可想之天下。是何景象了。
当然,这话夸张了,但给人的印象确是如此。任一人看到这景况,恐都会有此联想。”钱默笑着辨道。
“那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情形呢?”墨言非问道。
钱默依然笑道:“这也简单。只要给长安府的刑狱史直奏权。另让刑部每月进行刑狱核审。再将这长安府的刑狱史的任命权交给刑部。一旦这个刑狱史不称职,那么刑部尚书,也可以回家种地了。这样一来。庸者不得上,贤者常在。我想刑部总不会将他那帽子开玩笑吧?”
“那也不用给长安府的刑狱史直奏权呐。有后面两手,庸者是无法居高位了。”墨言非不解。
“直奏是对会那些权贵嫌犯所用。他们的案子,一个小小的长安府刑狱史,必将缚手缚脚。因为嫌犯的身份太高了。有的甚至手眼通天。没有这直奏权。求得皇上的意见。谁又敢判呐。自已的脑袋可比死人的高贵。人都死了,能有些金钱补赏也就算了。但法条可就成了戏言了。”钱默道。
“ 好了,不说这个。非此来是告诉你,那桩三子弃母案,皇上看后大发雷霆。已经下令将那郑进宏罢职了。对于这三个不肖子,皇上让你好好的调教一下,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孝道。”墨言非转回正事道“对于那老妇的儿子们的后台。皇上让你不必担心。到你开审那天,圣上要亲临听审,看他们谁敢胡言。”
“谢谢公公。这案子可能会后延几天开审。你刚才也听说了,有乡民要求迅速处理我那前任遗下的案子。为了安抚乡民,我必将先处理这些案子。对于那老妇人,我已经令人将之接到府中照料。迟几天审她也没什么意见。所以……”
“呵呵。非明白了。钱大人尽管照计划办理,什么时候审,你通知我一下。非自会请圣上亲临听审便是。”墨言非笑道。说着又看了看外面的天色道:“时辰也不早了,非告辞了。”
“公公请。今天默邀了以前的一些学生在家里聚会,就不留您了。请……”钱默起身相送,道。
“钱大人不用客气。请留步。”说罢转身离开。
目送着墨言非离开之后,钱默回到书房之中。对于乡民围着衙门一事,越想越不对劲。这可不是自已的前世。民众只要活得下去。决不敢去挑战官府的权威。但今天偏偏发生了。这到底代表着什么呢?自已的到来引起的蝴蝶效应?还是有个强力人物在后面策划的事件呢?策划这起事件又是为了什么?对付我这个新上任的刑狱史么?想到这钱默喊道:“宗明,你去给我查查今天乡民们,围住衙门到底是不是有人在背后策划。我总感觉有些不对劲。但又不明白那里有问题。你给我好好查查。有什么及时通知我。明白吧?”
“是,大人。不过,这事你不是已经派了伍为基去办么?为什么还要我去查呢?”云宗明不解。
“伍为基,可靠倒是可靠,但我恐他没有经验,会无功而返。想来想去,还是你们办事,让我放心。去吧。”钱默道。
“谢谢大人的信任。属下定会细心查探。”云宗明应道。
“嗯。我眯一会。一会我那些学生来了,喊我一下。”说罢走到书房中那张用来歇息的躺椅边,和衣躺下。
“大人……大人……”
“大人,你请的客人已经来了,你是不是该起了?”
钱默迷迷糊糊的听见二狗喊道。

“嗯。你先替我招呼一下,我马上出去。”钱默伸了个懒腰,才缓缓的爬起来。
等他来到大厅。当日的三十四位学员,早已恭候多时了。钱默仿似又回到半年前的那段日子。对众人道:“我知道,你们这半年来,都有了些成绩。这些成绩或许不是很大。但却是你们自已真正靠自已的能力得来的。很有自豪感,是吧?”
“是。教官。”众人均大声应道
“但你们似乎并不珍惜这成绩哦!当然也许是你们出自豪门,对很多东西都不曾放在心上的缘故。今天让你们来,不是请你们吃顿饭而已。教头我另外想教你们些东西。一个军人应该谨记的东西。”钱默严肃的说道。
“是。谢谢教头。”
钱默摆摆手道:“你们不用谢我。这是你们应得的。自我回京以来,你们对我的尊重与维护,让我甚是感激。别以为你们的教头,只会折腾你们。是个冷血人。上次你们还没结业,我就溜了。今天给你讲的就当是补上那最后的一训。你们说。咱们是先吃,后讲。还是先讲、后吃呢?”
“能不能先吃先说啊?教头。”李平北笑问道。
“行。你们去帮忙将菜摆上,不用他人侍候了。今晚就我们聚会。”钱默道。
“是。”不一会菜肴上桌。钱默道:“这主意太烂了。教头我不是没得吃了么。边说话,边吃东西,那声音能听么?算了。我一会吃吧。今天我要说的是。大家作为一名军卒,就应该以服从为天职。上级的命令,对与错,执行了再说。
还有。兵卒,非上官有令,绝不可私自出营。相反,带兵出营,养成习惯了,就很可能,是你们今后殒命的因由。要知道。兵者,国之大事。没一个皇上可以容忍下面的将军,私动军卒。也许你们之中,有很多人,早就明白这个问题。但我还是想在这强调一下,对这个问题,大家最好是能记在心头。作为你们的教头,不想在将来看到自已的学生因为这些而被问罪。
另外。对于用兵之道。我也想说下我的看法,供你们参考。行军作战,有几个大的要素。一、知兵。二、知敌。三、明势。四、用间。五、用谋。六、决断。你们谁明白这六项指的是什么?”
“教官。知兵:应该是了解帐下的军卒;
知敌:顾名思义。应该就是了解敌情;
明势:是明白战区大的态势和周围敌友军力的部薯情况。
用间:就是使用暗探刺探敌方的军情了。教官独设这一项。应该不止于此吧?学生不是很明白。这间还可以怎么用呢?
用谋:这个就是多用三十六计。多动脑子。
决断:就是在军中,不可以有任何的迟疑。当断则断。”李平北解释。
钱默点点头道:“李平北说的大体上没错。知兵。的确是要了解你帐下的士卒。最好能做到了解他的个性与能力。这样才能在战场上很好的使用他们,创造更佳的战绩。
若你是将军。那对你的要求,就不是了解士卒,而是你帐下的将领。了解他们的性格。能力。优、缺点。这一切,在战场上,对你这个主将而言都是力量。怎么用。就看你的能力了。有时候。下属的缺点用,你用得好,也会让一场战役获胜。用得不好,那就不用说了吧?说也没用,因为用得不好,表示你失败了。也就是死了或被俘了。
知敌。简单地说,就如李平北所说了解敌情。但了解敌情,你要了解什么呢?一、敌方的人员数量。也就是具体的兵力。二、敌方的将领是谁,什么性格。有什么优、缺点。作战有没有什么特点。喜欢的是用计谋,还是喜欢大兵力对冲。三、了解对方的粮草数量,存放地点。有多少人驻守。是否有可能烧了它。”
?

.pp a{color:#f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