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初识名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锦衣卫小旗引赵韬穿过一楼大厅。一楼虽是烛光明亮,却只有几个婢女在。走到大厅后门,一个婢女迎过赵韬,锦衣卫小旗转身告辞。
“婢子这就引公子入席!”一个婢女深深道了个万福。
婢女引着赵韬走在后院的小径上。小径的两边稀疏地挂着小红灯笼,蜿蜒指向远远的一灯火明亮处。
“小姑娘,我们这是往哪去?”不是在酒楼么?
“今日夜宴设在后院,婢子这就引公子过去!”
又穿过一道小园门,看到空地上有一大圆桌,四周挂满了大红灯笼。桌边已坐上一些人,低声交谈着。四周暗处,隐约见人影晃动,估计是锦衣卫的暗哨。
走到桌边,正见唐丰侧头看到了赵韬。
赵韬赶紧施礼道:“晚生赵韬见过唐大人!”
“呵呵,赵公子来啦。”
唐丰站起来,一把虚拉过赵韬,“来,赵公子,咱介绍几位大人与你认识认识。”
“这位是灵州知府方大人!”手指向一身着灰白儒装的老者。
“学生赵韬见过方大人!”赵韬一个长揖。
“这位是灵州同知吴大人!”手指向一身着官服的一中年男子。
“学生赵韬见过吴大人!”赵韬又一个长揖。
“这位是宁夏卫知府刘大人!”手指向一花白胡须身着官服的老者
“学生赵韬见过刘大人!”赵韬又一个长揖。
“这位是宁夏卫同知顾大人!”手指向一身着官服的健壮老者。
“学生赵韬见过顾大人!”赵韬又一个长揖。有完没完哦!
“这边几位是张大人,陆大人,柳大人!”手指向另外几人。
“学生赵韬见过几位大人!”赵韬对着几位大人一一做了个长揖。
“这位公子就是赵公子,就是刚才下官为各位大人讲述的,昨日手刃李平那贼头的赵公子!刘大人,贵府真是藏龙卧虎之地!这赵公子一表人才,有胆有识,武功甚好,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呃,呃,那个唐大人,不要这样夸嘛,咱真有点不好意思了。唉,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啊!
“嗯,那个。。赵公子啊。。本官问你,你可有功名在身啊?”刘大人一捻花白胡须,拖声道,有些暗自得意,咱治理有方啊!
“学生是县学的生员!”赵韬又一个长揖。
“来,来,坐老夫身边来!”刘大人和蔼有加。
“学生就冒昧了!”赵韬大方地坐在知府刘大人身边。
一个锦衣卫小旗唱喝道:“三边总制杨大人到!巡抚安大人到!”
整桌人全起身,恭迎。
“下官,宁夏卫知府刘墉见过杨总制杨大人,安巡抚安大人!”
。。。。。。。。
三边总制?杨大人?是明朝中期名臣杨一清吗?这可是一闻人呀,后来嘉靖皇帝将他比作郭子仪的重臣哦!
“各位同僚休要多礼,一清来迟了,请坐,请坐,安大人也请入席!”这杨大人五十岁左右年纪,国字脸,鼻直口方,一袭美髯在胸前漂动。眼光精厉灵动,神态却异常低调和气。安大人较为臃肿富态,眼眉向边有些倾斜,眼神有些漂浮不定,偶尔定下,却有些凶光透出。
唐丰回头看着一婢女道:“开始上酒菜吧。”
杨一清目光扫过所有人,看到赵韬时,眼神顿了一下。像在问,这年轻人是谁?
赵韬正眼神清亮地打量着杨大人,眼神中有尊敬但没有怯弱,迎上杨大人的目光表示敬意。
杨一清缓缓道:“本官自总制三边以来,有赖在座各位同僚鼎力协助,本官今借安大人之酒,谢过诸位了!”侧过身向安大人一颔首。
“三边事大,事急,朝廷忧心,本官和诸位同僚有责啊!一是茶政,二是马政皆是朝廷定边根本。三是三边守备荒弛,鞑靼正枕戈虎视,本官忧心啊!四是白莲教蛊惑人心,祸乱三边军政,诸位要慎之又慎啊。若是三边倾覆,我大明西北之势将糜烂无可收拾!本官和诸位有负朝廷,有负圣恩啊!”杨一清凝重的目光扫过所有人,大家若有所思。
“白莲教得势,是过去三边施政无力的结果,乱政扰民,白莲教趁隙作乱!要根治邪教,必革除弊政,兴民利民才是根本啊!”鸦雀无声,瞧,这酒不好喝啊!
“昨日,锦衣卫唐大人与知府刘大人通力合作,重伤邪教护法李贼如海,将其子李平枭首是大功一件啊!那李贼伤好后定要集中教众卷土重来报仇,官府正好将其一网打尽,澄清三边文治清明,以利茶、马、军三政改制!本官谢过唐大人、刘大人!”
菜品陆续上来,身边婢女斟好酒。
“本官借这杯酒,感谢各位大人,恭喜唐大人,刘大人!请!”
赵韬喝下这杯酒,却愁上心来。听这杨大人之言,那李平是白莲教护法李如海之子,他误死在我手上,他会不会打听道我呢?咱这仇怨结大了!咱不怕他,但宁儿他们怎么办?咱来明朝才几天,就卷入了这般漩涡之中。。练功之事,远水不解近渴啊,空灵仙长言三年而成,那还要勤奋的才行,咱这懒散,要改了。这地处边城的,本来就兵祸不断,咱现要自保才行!。。。。

“赵公子!!杨大人正招呼与你!”旁边的刘大人捅了捅赵韬的腰。
赵韬抬眼望去,见杨一清正含笑端着酒杯,身旁站着唐丰微笑看着他。
“赵公子,本官闻唐大人言,昨日公子仅凭一柄断剑,手刃李平那贼,为朝廷分忧,本官谢过了!来,饮了这杯!”说罢,一口而尽。
赵韬暗地叫苦,此事完全坐实了,过不了几日,这三边之内,人所皆知,那李如海还不找来?这该如何是好?赵韬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这是学生应该的!”
呃,唐大人,你老人家还是替咱想想办法啊!
。。。。。。。
酒宴气氛渐渐起来了。
“老夫,前日曾做的首诗,以博诸位一赏。”杨一清一捻美髯,扬声吟道:
雉堞连云十里城,将臣开府此屯兵。
山连虎阵千年固,地接龙沙一掌平。
塞上马嘶春草绿,村中人和凯歌声。
只因边徼无烽火,忘却关山是远行。
“好诗!好个塞上马嘶春草绿!”
“妙!忘却关山是远行!”
“好啊,大人要在咱三边一展平生抱负,所谋者远啊!”
巡抚安惟学起身,环笑满桌,“今日,月明星稀,在坐诸位每人可诗,可词,可赋,可曲,以和杨大人!如赋不出,且自罚三杯,可好?”
场中诸人诗词相赋,唐大人和那柳大人也以曲相娱乐,大多是“醉里挑灯看剑”,“驱马天雨雪”之类。轮到赵韬,赵韬有些为难了,有关边关战事的诗所背不少,应景的确实不多,那老杨是谁啊?文学领袖啊!有了,老屠不是有首“精忠报国”吗?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大明要让四方。。。
来贺!
赵韬拿出在KTVK歌的浑身解数,清唱演绎了两遍,只不过把中国改成大明。老屠对不起哦!咱的歌声呢还真像你哦!
赵韬热泪盈眶唱完,满桌一片寂静。
突然一声喝起。
“好!‘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好词!”杨一清眼噙热泪,喃喃道:“堂堂大明要让四方来贺!好志向!”
“赵公子,咱老唐喜欢这词!明日将词抄给老唐。”锦衣卫百户、千户多是军人出身,唐丰原在宁夏卫做小旗,听到赵韬唱完,想起埋骨草原的弟兄,不禁泪流满面,低声唱道“马蹄南去,人北望!”
刘大人来宁夏卫三年,也看贯金戈铁马。虽是文官,却也热血沸腾,一掌拍在赵韬肩上:“汉家好儿郎!”
“赵公子可曾参加乡试?”刘大人激动问道。
“去年学生家父去世,按例要等下次会考!”赵韬暗想即使下次,咱还不知那八股文操得熟练否?
“我府中吏目尚有空缺,不知公子可愿意屈就?”刘大人用眼神询问赵韬。
赵韬还没来得及回答,唐丰抢话道:“刘大人,你那不缺人的!咱这正缺一百户,不知公子可愿意屈就?”
赵韬懵了,唱首歌,就成了人才?那吏目是几品?那百户就是什么?那工资是多少?咱再回想一下,再备几首歌,看能不能。。。?
“赵公子文采武功均佳!本官看你二人不要再争了!三边改制,民心安抚为重!这白莲教之祸,必得先除!唐大人那里既然缺人,本官看公子做得这正六品的百户!诸位看呢?也不知公子愿否?以公子之才,下科想是定能折桂的。”杨一清注视着赵韬,锦衣卫颇为士大夫不齿,但大多数锦衣卫来源都是所谓像赵韬这样的良家子,根正苗红的清白家世。
“学生赵韬愿听杨大人安排,愿在唐大人麾下任职!”老屠谢过,咱谢过。赵韬起身对唐丰一长揖。唱首歌,当个市长一样大的官,咱豁出去了,咱干!管它是不是特务哦!
“呵呵,赵公子,不,赵百户,你不用客气的,咱今后还要靠赵百户多多谋筹才是!明日咱就把你的任职文书报到京里石指挥使那里,呵呵。。。”唐丰像捡到了宝,满面春风。
“本官恭喜赵百户了!”刘大人拍了拍赵韬的肩,遗憾地说:“若公子去年参加了乡试,老夫觉不会将你让与老唐!朝廷有制度啊!可惜,可惜!”
。。。。。。。。
酒宴结束时,杨一清专门留下唐丰和赵韬二人,诚恳地对二人说:“白莲教虽是癣疥,但事关三边事关社稷,烦望唐大人一二!赵百户虽是新晋,然文武之才,好好辅佐唐大人,将白莲教从三边彻底根除!望赵百户再立新功!本官再拜赏百户大人好词新作!”
杨一清将赵韬二人送到酒楼门口。
“本官还要在安化呆上三天,就住在这酒楼后院。若赵百户得空,可上门再与老夫一叙,可好?”看来老杨非常喜欢赵韬。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