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诱惑—趴着门看宋史(006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此看来,周行逢应该算是一个很有作为的霸主
然而,严厉那也是有限度的,超过限度就变成了严酷。周行逢显然没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此后,周行逢疑心渐渐加重,竟然慢慢形成了一种心理缺陷。只要稍有风吹草动,便擅杀部下;老百姓只要有一点过失,一律格杀勿论。这样一来,虽然政权暂时稳定,但其严酷却令人不寒而栗,民心尽失。
建隆三年(公元962年)九月,周行逢最终带着不安与深深的顾虑逝去。继承他权力的是他年仅十一岁的幼子周保权这和当年后周柴荣死时的局面出人意料地相似,而另一个版本的“陈桥兵变”也将开始。
兵变的主人公是周行逢的亲信张文表。不过,和赵匡胤当年精心谋划的借口比较起来,张文表的理由似乎随便了一点。
周行逢死后不久,张文表让军士都穿上白衣服,装出一副奔丧的样子,声称去武陵为周行逢奔丧。
在我们的印象中,奔丧这类事情人肯定不应该太多,两三个人就够了(慰问就行),而且要表现得异常地悲痛。而张文表的这个所谓的奔丧队伍竟然有三万人之多,而且个个精神亢奋(演技太差),丝毫没有悲伤的痕迹,倒像去参加盛大聚会。

结果,他们刚走到潭州(今天长沙),就被时任潭州行军司马廖简的部下发现不对劲,立马派人通报廖简。
没过多久,信使回来了,只带回了廖简一句话:张文表要是敢造反,那他到来之日,就是我擒他之时,没什么好担心的。
客观来说,这话没什么错误,换个主语而已。
第二天,张文表攻破潭州,廖简的首级被悬于城墙。
这个世界上,狂妄实在没什么好处。
得知张文表叛乱的消息,朗州城一片混乱,大臣们也十分紧张,周保权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商量对策。
因事发突然,很多大臣心中都没底。但有一个人却与众不同,十分兴奋。
这个人叫杨师璠,托孤大臣之一。
他之所以兴奋,是因为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实现自己伟大抱负,扬名天下的好机会。
当然,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于是,杨师璠率军平乱。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