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诱惑—趴着门看宋史(004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师大捷,李筠禁不住趾高气扬(老毛病又来了),于是大摆筵席,犒赏将卒
大家正吃得高兴,另一位天才说话了:“公孤军起事,非常危险,虽有河东援军,恐未必足恃大宋甲兵精锐,难于交锋,不如西下太行,直抵怀孟,寨虎牢,据洛邑,东向争天下,方为上计。”
正在兴头上的李筠不高兴了,吃饭就吃饭,下班时间谈什么工作,当即大骂丘仲卿,最后附上自己的回复意见:想我乃周朝大将,与世宗义同兄弟,禁卫军皆我旧部,闻我起兵讨逆,势必倒戈归我。况我有詹珪枪,泼汗马,何愁不踏平汴梁?
兢兢业业的丘仲卿没想到自己的忠心竟然被老板当成驴肝肺。(读啦网)
一个有识之士遇到一个狂傲愚蠢的主子,你只能怪自己命不好!
几乎在被李筠责骂的同时,丘仲卿心里有了一种预感:这个人结局很凄惨。这可跟一般人被骂之后的怨言大不相同,天才们的预言是很容易变成事实的。
北汉主刘钧在李筠称臣后,精神亢奋,准备倾国内兵力与宋朝一争高下。
而大宋朝廷几乎在詹珪占领泽州的同时,也接到了李筠策反的消息。
赵匡胤知道自己等待已久的日子来了。之前士兵武器粮食都准备好了,但他仍然没有动手,因为他缺少一样东西,你就是削藩的借口。
削藩还需要借口吗?需要,非常需要。在平定藩镇这项活动中,借口看上去无关紧要,但实际上,借口虽不是必须的,却是非常必要的。

在理想状态下,赵匡胤是皇帝,李筠是藩王,上司炒下级鱿鱼,似乎天经地义。但在实际情况下,皇帝和藩王就不仅仅是简单的上下级关系了。因为藩王拥有皇帝也有的东西——兵权,而且都是私人武装。所以,你要平白无故把人家给办了,藩王自己没有意见,下面一帮跟着他混的兄弟也肯定是不同意的。
另外,对于战争狂来说,可以任意发动一场战争,打任何一个看不顺眼的人;但要发动一场天下人没异议的战争,借口就显得非常必要。
当赵匡胤听说李筠终于造反了,可以想象他是多么地兴奋。
赵老板马上于大殿之上召来群臣商议。
大家开始自由发言。
枢密使吴廷祚一语中的:潞州岩险,贼若固守,未可以岁月破,但李筠素来骄横无谋,宜迅速引兵击之,彼必恃勇出战,只要他出离巢**,即可擒矣。
翻译过来其实就一句话:引蛇出洞。
赵匡胤很赞同吴丞相的想法。在他看来,李筠能够历经三朝而不倒绝不简单,因而决不能轻敌。于是,在战前他派了自己手下的第一大将石守信担任主帅,而刚与燕国公主新婚的高怀德担任副帅。
然而,高怀德出征后却给了他一个意想不到的回复。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