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诱惑—趴着门看宋史(004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而,赵匡胤却没有动手,反而还亲赐诏书,召李筠的儿子李守节进京出任皇城使,掌管宫门、禁令、宿卫(以前赵匡胤干过的职业)。(读啦网网友发布)
这下李筠慌了,他知道赵匡胤的这招棋太过高明,直接就让自己陷入两难境地。如果让儿子去,无疑可以减轻甚至消除自己谋反的嫌疑,代价却是自己儿子作了人质,要是赵匡胤不讲江湖道义,可能随时撕票,而且以后还不能明目张胆地搞造反运动。如果不去,那第一个假设的好处将向另一个方向发展,随之而来的将是宋朝的铁骑读啦网)
正当李筠左右为难的时候,一个盟友来了,而正是这个盟友的加入将李筠提前推入战火。
北汉主刘钧得知李筠和自己有相同的志向——反宋,大喜过望,马上修书一封,着人火速交给李筠,鼓动其与北汉联合,共同起兵对付赵匡胤。
按理说,处在困境中的李筠应该马上响应了,可他却出人意料地叫儿子带上密信去见大宋皇帝。
在这个世界上,政治家绝对是最坚韧的动物。他们从不轻举妄动,只有在胜券在握的情况下,才会发动最后的猛击。
而李筠也绝对算得上这样的动物。虽然他是武将出身,看起来也不起眼,又没有柴荣的机智,也没有赵匡胤的深沉,为人处世还十分嚣张,从来都不招人喜欢,但他却有二人没有的优点——精明。

他实在是一个精到极点的人,据说任何人跟他合作之后,对方基本上都是那种来的时候开的还是奔驰、宝马,回去就只能坐公共汽车那种。而且,人家还会感恩戴德,因为最后的一块钱(公交车费)是他给的。
这次也不例外。所以,这看似让人捉摸不透的做法,里面却藏着大学问:
首先,他要用自己的忠诚来麻痹宋朝;其次,他借儿子去京城的机会,打探一下朝廷的虚实;第三,乘机联络周朝旧臣;第四,进一步恶化北汉与宋朝的对立关系。
表面上李筠好像出卖了北汉,实际上北汉和后周早已经是世仇,不管是谁当皇帝,这种关系基本上是改变不了的。所以,北汉是不会有意见的。
应该说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计划,但就如同我之前所讲,计划的执行才是最重要的,这个计划的内容以及可行性都没有问题,坏就坏在他挑选的这个执行人身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