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诱惑—趴着门看宋史(010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匡胤奉柴荣之命征战南唐,在攻下滁州后,一天夜里,守兵突然报告,说城外有一个人要进城见他读啦网网友发布)谁这么大晚上闲着没事干呢?赵匡胤糊糊地来到城上要看个究竟。
用评书的语言表述就是:还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来者不是别人,正是赵匡胤的老爹,赵弘殷是也。
看到父亲,赵匡胤很激动,马上吩咐部下打开城门。
旁边小卒却支吾了一句:“闭城之时,若启门,恐不妥。”
虽然这个人脑袋有的榆木!
不过,他说的的确是实话,在战争状态,城门是不可以随便打开的,这个地球人都知道。
赵匡胤沉吟片刻后,对着城下,喊道:“父子虽是至亲,但城门之事乃是国事,不敢擅自打开城门。”
结果赵弘殷在城下苦苦待了大半夜,赵匡胤则直挺挺地在城楼上站了一夜。
在感情和军令之间,赵匡胤选择了后者,他无疑是一个坚持原则的人。
然而,坚持原则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赵弘殷从此卧床不起,赵匡胤则在军营和病房之间做往返运动。读…啦
更糟糕的是,几天后,赵匡胤接到柴荣的命令,马上趋往,援助扬州。而此时,老爸的病情加重,身边必须有人侍奉,赵匡胤左右为难。
洞察力超强的赵普早看准赵匡胤是个“潜力股”,日后必定“升值”,而现在无疑是最好的投资机会。
赵普找到赵匡胤,义气十足地对他说::“我知道明公现在两难,然而君命不可违,请公即日前行。若因令尊有病无人侍奉而不能放心,我赵普可以代明公侍候,绝不有负明公。”
赵匡胤觉得不妥,推迟说:“侍奉父亲,是作为儿子的分内之事,怎敢劳君替代?”
赵普的回答让赵匡胤非常感动:“明公姓赵,我也姓赵,我们本就是一家,明公如果不嫌弃我名位低下,明公的父亲就是我的父亲,一切视寒问暖,以及进奉药饵之事,统由我赵普一人负责,请明公尽管放心。”
如此肺腑之言,要是碰到那种感情脆弱的人,早就跑进洗手间大哭一场,然后出来再和他热情拥抱了。
赵匡胤当即拉着赵普的手,激动地说:“此后我们当视同手足,誓不相负。”

赵匡胤登基后不久,赵普如愿地登上宰相之位,他也顺理成章地成为赵匡胤的第一大幕僚。事无大小,赵匡胤都找赵普商议,而且还经常到赵府串门。赵普每次生病,赵匡胤总是带上自己的医疗大队前来医治。可见这两人的关系实在是不一般。
自北宋建立之后,赵匡胤的目标很明确,对外实现国家统一大业,对内加强中央集权,根除五代十国时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有一天,赵匡胤召见赵普,
提出了两个所有帝王都想弄清楚的问题。
第一,为什么自唐末以来,数十年间,皇帝换了十二个,连姓氏都变了八次,更何况战事不断,生灵涂炭?
第二,有什么办法可以从此息天下之兵,建国家长久之计?
这个古老的命题可以说是历史性难题,曾经多少人都在苦苦寻找答案,却很少有人真正找到答案。而赵普应该是这些少数人中的一个。
他的答案不多,几句话而已,却切中要害,一针见血。
“陛下能问到此事,真是天地神人之福。这个问题的症结,就在于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根治的办法也没有别的奇巧可言,只要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就安定了。”
兴奋得有些神志不清的赵匡胤握住赵普的手,只说了句他的口头禅“朕也是这么想的!”(神经病!那你叫人家过来干嘛!)
于是,一个“强干弱枝”、“重建中央集权制度”的安邦大计从此就酝酿出来。
措施如下:
一、凡地方官员均由朝廷派遣文官出任,三年一轮换,以后不听命于节度使,直接向朝廷奏事,对中央负责。节度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
二、各州长官把所部兵员中骁勇的人都选送到京城,补入禁军,地方只留下老弱病残、烧火做饭的杂役。
三、将地方财政收入收归中央统一管理,中央完全掌控“银根”。
就这样,一个只识半部《论语》的儒臣,凭借自身的才智、经验和谋略,大大强化了国家的集权体系,从而在根本上避免了五代十国短命王朝的宿命。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