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诱惑—趴着门看宋史(010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解除石守信等高级禁军将领兵权后,赵匡胤另选了一些资历浅、个人威望低又容易驾驭的人充当禁军将帅,而且将领之间相互牵制,从而基本清除威胁,稳固了自己的政权。(读啦网)
但是这个药方的副作用却是深远的,从这个时候开始,宋朝的武装力量开始衰弱,金、辽、西夏等北方少数民族不断侵扰,武将受不到足够重视,惯于逢迎拍马的部分文臣如鱼得水,到宋徽宗、宋钦宗的时候,国家的主权已经非常尴尬。
客观地说,在这一点上,他是不及太宗皇帝的。当年李世民在平定天下之后,对功臣人尽其才、各得其所,特别是对跟随他在太原起兵的旧将,更是格外奖励。
比较两任帝王的做法,我们大概可以得出一个道理:只有对功臣充分信任、大胆使用、君臣一体、共治天下,才是积极的用人之道。时至今日,大到国家政府机关,小到企业商店,这个道理也是相当实用。
送走了石守信等人,赵匡胤只用殿前都指挥使、都虞侯马军和步军都指挥使等较低军职统领军队,这种防范措施按理说已经足以禁止专权了,可是,赵匡胤对当年自己“陈桥兵变”的印象实在太过深刻,所以他在维护皇权这一方面一点也不疏忽,即使是与其有深交的将领,只要敢于挑战他的权力,赵匡胤也决不手软。读…啦
殿前都虞侯张琼的自杀事件,就能很好地反映赵匡胤的这种心理。
张琼其实对赵匡胤有救命之恩,在后周征战寿春的战役中,张琼曾以身体掩护赵匡胤,致使自己大腿被箭射中,当场昏迷。赵匡胤对张琼非常感激,同时对其勇猛深为赞赏,曾经大发感慨:“殿前卫士如虎狼不啻万人,非琼不能统制。”他当场立誓,说等自己富贵了,一定不忘张琼的救命之恩。
几年后,赵匡胤坐上了大宋江山的第一把交椅。于是,他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任命张琼为殿前都虞侯。

然而,张琼这个人性格暴躁,平时话也比较多,属于那种你对他讲一句,他肯定回你十句的那种人,而且言语过于直接,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缺乏沟通技巧,因此,经常得罪人。
军校史珪、石汉卿等人是赵匡胤的情报人员,专门监视军中将领,由于工作出色,深得赵匡胤赏识。然而张琼对他们的行为却看不惯,大庭广众之下轻蔑地称呼他们为“巫瘟”。这就是张琼的不对了,你说你看不惯人家放在心里就行了呗,何必说出来呢?
偏偏这两个人都不是气量宏大那种人物,所以史珪、石汉卿恨张琼入骨,准备寻找机会“修理”一下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家伙。
没多久,机会来了。不知道张琼是酒喝多了,还是感冒发烧头脑不清醒,他居然擅自骑上官马出去打猎。这在当时是政府明令禁止的。就像现在公务员不能开公家车出去兜风一样。
于是,经过一番加工,史珪、石汉卿将“实情”告知赵匡胤,并诬称张琼养部曲百余人,有异动。
这就要命了。如果你只是骑马出去打个猎,充其量也就罚你个渎职之罪,给你扣一顶“挖社会主义墙角”的帽子,三个月不发俸禄。可是,图谋不轨就不一样了。对帝王来说,那是他的“逆鳞”,一旦碰上,你就完了。
赵匡胤马上召张琼入殿,亲自审问。
张琼也不是吃素的,他拿出自己的杀手锏,不仅不肯认罪,反而顶撞了几句。
赵匡胤恼火了,后果很严重。
当日的救命之恩早抛到脑后。
于是,喝令左右掌嘴。石汉卿极不厚道地乘机予以报复,用铁锤猛击张琼头部,顿时血流如注,不一会儿,张琼昏迷过去。
赵匡胤命令石汉卿将张琼拽出,囚置大牢。
不久,张琼死于狱中。(传说是自杀)
据史书记载,“其死状甚惨,狱卒不忍睹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