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节盛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欢迎大人光临敝厂,能得大人光临,敝厂真是蓬壁生辉。”面对吴健彰,王韶拱手为礼道。
商人身份低贱,若是换了一处地方,以道台的权势,如果有商人如此无礼的话,道台随时可以让商人家破人亡,跟在吴健彰身后的几名随众脸上都露出一丝不忿的神色。
吴健彰身材矮胖,脸上堆满了笑容,虽然穿着官服,并没有给人压迫感,给人一种人蓄无害的感觉。
“这位就是光华老弟,久闻其名,今日才得已相见,今天光华老弟开厂大喜,本官不请自到,实在叨扰了。”吴健彰对于王韶的拱手丝毫不以为许,反而客气万分。
“吴大人说笑了,能请到吴大人,是小人的荣幸,吴大人,请!”
“请!”
“哼,大人来给你贺喜,是给你面子,你不要自鸣得意,忘了尊卑。”吴健彰身边一人突然开口道。
“这位是?”
“光华老弟不要见怪,这是本官的同乡好友刘丽川,目前在本府担任总捕头之职,他刚来上海数月,尚不清楚光华老弟身份,莫怪,莫怪。”吴健彰打着哈哈,笑着说,同时又瞪了刘丽川一眼,他来这里是为了与王韶拉近关系,可不是来给王韶下马威。
王韶仔细打量了一下刘丽川,刘丽川身材瘦小,面目黝黑,眼神却非常锐利,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不会轻易屈于他人之下的人。
事实也是如此,这几个月,借着官府的身份,刘丽川已经开始大力在广东藉移民中发展小刀会,斧头帮虽然对其进行掣肘,刘丽川的小刀会还是获得了一定发展,帮众达到数百人。
“原来是刘捕头,刚来就登上高位,有点傲色也难怪。”王韶笑呵呵的道。
刘丽川正想反击,吴健彰连忙拉了一下他的衣服,刘丽川只好将话憋在嘴里,难受万分。
在上首坐下后,看到王韶离去,刘丽川忍不住问道:“大人,左右不过是一个商人,何必对他如此客气?”
吴健彰摇了摇头:“丽川,你不要以为他是普通商人,和平洋行正是他的产业,英国人为了他,甘愿死了四名卫兵,如此之人,又岂会是简单商人。”
“哼,不过是借着洋人皮横行的不法商人罢了。”不知为何,刘丽川看王韶有点特别不顺眼。
这其实是刘丽川这些天心气不顺的反应罢了,本以为做了总捕头,小刀会可以快速获得发展,没想到却处处受到掣肘,数月才发展了几百人,越到后来就发展的越慢,离他要求差得远,刘丽川心中一直窝着火,而王韶一介商人,却如此春风得意,刘丽川自然看不惯,事实上,他对任何现在春风得意之人都看不惯。
“丽川,暂时不要得罪这个人。”吴健彰告诫道,他知道自己这个老乡心高气傲,只得先期提醒。
“是,大人。”刘丽川应道,至于心中,谁也不清楚其想什么。
众人刚从道台大人过来道贺的消息中回过神来,门外又是一声大喊:“美利坚合众国领事吴利国吴大人到!”
道台来给一个纺织厂开业道贺,已经有点出乎大家想像,没想到连外国领事也来了,众人顿时对王韶这个主人刮目相看。

吴利国来之后不久,又一个震憾性的叫声传了过来:“大英帝国领事阿礼国阿大人到。”
若说吴利国来到,大家还能克制的话,随着阿礼国的到来,所有人都从位置上站起来,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门口。
阿礼国是谁,那可是打得大清割地赔款,当今第一强国的领事,这样一个人,竟然会给王韶捧场,大家心中恍然,这个两年前才来到上海的年轻人,已经成长为上海滩最顶尖人群当中的一员了。
看到王韶引领着阿礼国来到主座,两人神态亲热,刘丽川这才服气,打消了要找王韶麻烦的想法,别说他这个总捕头,就是道台大人也得罪不起两位领事。
吴利国与阿礼国两人自然是王韶特意请来的,为的就是将来为纺织厂保驾护航,纺织厂只要投入生产,其巨大威力就会显现出来,与传统织工相比,纺织厂的效率是数十倍,王韶即使是以现在的棉布半价销售,依然会有高昂的利润,一旦纺织厂的棉布投入市场,可想而知会对市面上土布造成多大冲击。
如果没有强有力的保护,那些失去饭碗的织工会一把火将纺织厂点燃,王韶可不想这样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吴健彰能来,只是意外之喜,王韶真正要请的是两国领事。
这两人现在都和王韶有重大利益关系,自然会卖王韶一个面子,虽然明知此举有给王韶撑腰之嫌,还是高调前来。
当天恒顺纺织厂开业的盛况,数月之后还有人津津乐道,有两大领事给王韶的纺织厂撑腰,那些原本为自己投建缫丝厂担心的丝商也彻底放下了心。
三月份,经历了去年的大水灾后,今年江南的生丝总算获得了丰收,与往年大家都收生丝不同,今年多了许多收购鲜茧的丝商,这些丝商最上等鲜茧的收购价,仔细算下来和生丝价格相差无几。
蚕农们并不傻,既然鲜茧也能卖到生丝的价格,又何必辛苦辛苦自己做成生丝,最好的鲜茧自然卖给了这些丝商。
没有了好鲜茧,生丝虽然足够,品质却下降了许多,有了机丝作比较,各大洋行开始对土丝压价,虽然生丝的贸易中间利润还是可观,只是比起前几年却大大不如。
相反,从缫丝厂出来的生丝分级之后,都卖出高价,虽然缫丝厂的投资不可能马上收回,但一两年收回却是极有把握,原本那些没有投资缫丝厂的丝商大感后悔,而投资了缫丝厂的丝商则嫌自己的缫丝厂太小,开始扩厂。
这一年,所有丝商谈论最多的就是缫丝厂,各家洋行接订单接到手软,以至价格上涨了两成,即使如此,也没有打消那些丝商投资缫丝厂的热情。
在众人的目光都关注在缫丝厂上时,恒顺纺织厂出产的棉布悄然上市,纺织厂使用的棉花是从印度进口,印度棉花纤维比江南种植的棉花长,织出的布明显比本地棉布细密,白净,价格更是只有八成,一上市就遭到哄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