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集 隋炀帝的结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之所以提出海陵王完颜亮是隋炀帝转世的问题,是因为在从前,我听说了这种说法以后,仔细地分析过,海陵王和隋炀帝确实具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首先,二人都是胸怀大志;其次,二人都是满腹锦绣;再次,二人都是异常的残暴;最后,二人都是淫亵**。
对应着海陵王的诗作《待月》,隋炀帝的《饮马长城窟行》,也是一首千古名篇。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合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严驿马上,乘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后代文人对他诗篇的评价极高。说此诗“通首气体强大,颇有魏武之风”。“混一南北,炀帝之才,实高群下”。“隋炀起敝,风骨凝然。隋炀从华得素,譬诸红艳丛中,清标自出。隋炀帝一洗颓风,力标本素。古道于此复存。”
隋炀帝写的另外一首诗,《春江花月夜》更能显示出他的文采。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见过了海陵王,我便想去见一见隋炀帝了。
灵魂又回到了我的身体。
结束静坐,我把与月亮人吴刚一起看到的事情回忆了一遍。心里想道:“难怪那些觉者能够通今博古,知道中外许多的事情。原来那么多年的事情是可以在不到两个时辰里看到的。这可比当初像做梦一样去看孙不二强的太多了。”
第二天,我对大萨满麻黑说:“我能与天人相通了。”
大萨满麻黑:“我感觉到了。恭喜你!你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有这么大的成就,太难得了。”
我说:“月亮人吴刚说我们可以一起去的。”
月亮女孩说:“他说过我也能跟你去吗?”
我说:“你也能去。”
月亮女孩:“那今天你去哪里?”
我说:“去扬州,去看看隋炀帝杨广。”
月亮女孩:“是《隋唐演义》里边的那个隋炀帝吗?”
我说:“就是他。”
晚上,我还要到外边的大石头上边去静坐,大萨满麻黑叫住了我:“乌剌罕,你知道你的灵魂走了以后,你的身体会怎么样吗?”
我说:“我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大萨满麻黑:“是那个火狐狸在帮你守着呢。要是当初你不要这个火狐狸,你走了以后,剩下的就是尸身了。你还回得来吗?”
我说:“是这么回事呀?那你和小月亮也是一样的了?”
大萨满麻黑:“一样是一样,但如果是你走了以后天下雨了,老狐狸光顾着自己避雨,可能就把你给扔下了。所以说,我们三个人还是应该坐在一起,坐在屋子里,我们的保家仙也能互相照应着。”
听了大萨满麻黑的话,我便不再出去了。又用意念叫来了月亮女孩。
灵魂进入到空明的境界以后,见到了月亮人吴刚为我们留下来的那只竹槎。又等了一会儿大萨满麻黑和月亮女孩,我们便一起到了扬州。到了隋朝。到了隋炀帝杨广的皇宫。
皇宫里,隋炀帝杨广正对着一面铜镜仔细地端详着自己。
杨广确实与海陵王完颜亮长得有点像,都是高大的身躯,相貌端正、威严,又带着一些儒雅。但是,杨广比完颜亮老多了,而且面带沧桑和无奈。
杨广对着镜子说:“我这颗大好的头颅,还不知道由谁来砍呢?”
萧皇后说:“皇上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杨广笑了笑:“贵贱苦乐,交替为之。其实,也没有什么可伤心的。”
萧皇后问:“皇上,真就到了那一步了吗?”
杨广:“想当年我二十岁的时候被拜为兵马都讨大元帅,统领着五十一万大军南下,向陈朝发起进攻,结束了那一个朝代。如今,又该是别人来进攻我了。要是长安的李渊或者是洛阳的李密先到,为了江山社稷,他们都会效仿我当年降封陈王为长城公的做法,给我一个什么公闲置起来,你也不失做一位沈后。若是别的乱匪先到的话,可就不好说了。”
到了朝廷上,隋炀帝杨广对大臣们说:“上一回朕说的迁都丹杨一事,你们议的怎么样了?”
大臣虞世基说:“皇上所言甚是!”
右候卫大将军李才:“臣以为,皇上应该返驾长安。”
大臣虞世基说:“长安乃是贫瘠之地,远不如江南富庶。”
隋炀帝杨广:“那就准备南迁吧。”
右候卫大将军李才:“前几日皇上提出南迁之意以后,关中将士思归,已经有郎将窦宪率部返乡了。”
隋炀帝杨广:“返乡之路途径洛阳,洛阳正被反贼李密所占。若返长安,长安又为叛匪李渊窃据。他们是要投奔哪一个?速派人去,杀了郎将窦宪示众。即日起,左右备身府的骁骑勇士统归虎贲郎将司马德戡调遣。”
出了朝廷,虎贲郎将司马德戡约另一位虎贲郎将元礼一起到了监门直阁裴虔通的家里。
监门直阁裴虔通向司马德戡贺喜:“皇上将左右备身府的骁骑勇士都交给你,也就是把皇家的命脉交到了你的手上,可见皇上对你的器重了!”
司马德戡:“我怕的就是这个。皇上要南迁丹杨,就是想倚仗长江天险,偏安一隅,自然不会北归了。备身府的人都是中原人士,各个思归,人人想逃,我若是如实上报,恐怕皇上会说我惑众,先杀了我。可若是不报,等人都跑光了,又是一个知情不举,还是一刀。”

裴虔通:“你说的是。我还真为你担心。”
司马德戡:“关中沦陷,华阴县李孝长投降,皇上抓起来他的两个弟弟要斩首。我们的家眷、亲友也都在关中,若是他们有人投降了,我们谁的脑袋还能保得住?”
裴虔通同样担心:“我的子弟也都大了,要是他们……”
司马德戡:“别人都能跑,我们还不如跟着他们。”
元礼:“为了活命,也只好如此。”
然后,他们又商量着还要多找几个人一起逃走。
他们派人去找来了虎牙郎将赵行枢和勋士杨士览。
杨士览说:“要是我的两个舅舅能够参与的话,此事必成。”
他的舅舅就是大隋朝的名门望族宇文家族的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
司马德戡:“那可就要你去说说了。”
一个漆黑的夜里,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的大宅子里透出来的灯光把我们引了过去。
宇文智及说:“当今皇上虽然昏庸残暴,但是他的威仪还在,他的政令还在,你们光是想着逃走,没想到日后会不会有郎将窦贤那样的结果。今日之世上,英雄并起,正是行大事,成就帝王事业的时候。”
听他这么一说,司马德戡的脸都白了。
杨士览说:“真英雄就是要成就大事。今日的机会千载难逢,若不趁机起事,还要等到事情败露以后,祸及九族吗?”
宇文化及:“事已至此,也别无它路了。”
宇文智及:“司马郎将手下的人愿意跟我们冒险吗?”
司马德戡:“尽管很多人自己想逃跑,但是要他们去打皇上,还真是不容易的事情。不过,我倒有一个计策,那就是散布消息说:皇上知道有人想逃跑,就准备了很多的毒酒,要宴请关中的将士。最后只剩下南方人与他一起迁都江南。”
裴虔通:“玄武门内还驻扎着不在十二卫四府管辖之内的‘给使’营,那可是皇上亲自选拔的千人侍卫。皇上经常把宫女、甚至不喜欢的嫔妃赏赐给他们。他们对皇上异常忠心。”
宇文化及:“‘给营’的司官是我的人,到时候调开他们就行了。”
见到他们的策划,我想起来,他们和海陵王完颜亮信任的完颜元宜一样,都是因为接受了一件无法完成的任务才导致于此的。
公元六一八年三月初十。天色阴沉,大风呼啸,乌云蔽日。
司马德戡让手下人准备兵刃,盗出御马。
裴虔通像无事人一样当班上岗。
三更时分,司马德戡点起火把,示意行动开始。
宇文智及的人马迅速控制了交通要道。
隋炀帝杨广看见东城火光大作,问值班的裴虔通发生了什么事。
裴虔通回答说:“回皇上,是草坊失火,大家正在抢救。”
住在皇城内宫城外的隋炀帝杨广的孙子、燕王杨倓发现情况不对,向宫中跑过去要给杨广报信。在他赶到玄武门的时候被裴虔通的人拿下。
司马德戡给裴虔通派来了几百个骁骑勇士,裴虔通带着他们悄悄地靠近了隋炀帝杨广所在的成象殿。
那是宫城的主殿。御前侍卫看见突然出现了大批的人马,高喊:“有贼!”
吓得裴虔通又退了回来。
这时候,右屯卫将军独孤盛带着十几个人跑来问裴虔通:“这里到底是怎么回事?”
裴虔通说:“事已至此,不关将军的事,请不要轻举妄动。”
独孤盛反应过来:“老匹夫,你这叫什么话?”
说着话,他挥动起长剑刺向裴虔通。
但是,他们的人太少了,几下子就被人家给杀光了。而且还激起了裴虔通等人的杀气。
裴虔通的人很快的就进入了隋炀帝杨广的寝宫。
他们喊着:“陛下安在?”
没有听到回答,一个校尉破门而入。
上到二楼,他看见皇上正站在窗前。
杨广背对着他,威严的说:“你要杀我吗?”
那校尉战战兢兢的说:“臣不敢。臣只是想请陛下西还故土。”
然后,他扶着杨广下楼。
看见裴虔通,杨广说:“你不是我最信任的人吗?有什么解不开的冤仇,还至于造反呢?”
裴虔通:“臣不敢反。但是将士思归,想请陛下返还京师。”
杨广叹道:“我也想回去呀!”
裴虔通:“现在百官都已在朝堂,陛下应该亲自前去慰劳。”
从人牵过马来,给杨广乘坐。
杨广说:“这只马鞍子太旧了,换一个新的来。”
一个从人说到:“百姓已经是民不聊生了,皇妃他要一天换一个,这马鞍子还得要新的。”
裴虔通:“给他换了吧。”
前边的朝廷大殿里,宇文化及已经被司马德戡等人奉为丞相。他看到隋炀帝杨广出现时,有些心虚的说:“怎么把他带到这里来了?赶快除掉!”
司马德戡和裴虔通又把杨广带回到寝宫。
面对着寒光闪闪的屠刀,杨广问:“你们以何罪杀我?”
一位叫马文举的人说:“陛下远离宗庙,四处游荡。对外穷兵黩武,对内穷奢极欲。让男人战死沙场,令妇孺抛尸荒郊。百姓流离,盗贼蜂起,奸臣当道,文过饰非。都是罪过。”
杨广十二岁的儿子杨杲在一旁啼哭。裴虔通不耐烦,一道把他劈为两截。
杨广看着溅在自己身上的鲜血,知道自己是难免一死了。
杨广说:“天子自有天子的死法,怎么能加以锋刃?取毒酒来!”
马文举不理睬杨广的要求,叫人将杨广按着坐下。
杨广结下自己的头巾递给马文举。
马文举让人用那条头巾将杨广绞死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