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诺亚方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密城的存在,是游民的特类。它是这世界上绝无仅有,独一无二的。
它与核战后失去家园,依靠自身顽强的生存能力,在这满目沧夷、恶劣残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却又不肯归附联邦,固守自己所谓国家和文化不放的游民截然不同。它的产生,不是在世界末日后,而是要追溯到核战爆发几十年前。
多年前,在核武器的研究和生产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化之后,一批极具超前意识、忧患意识的科学家就已预感到——世界范围内的核战争将会不可避免的爆发,所不能肯定的,只是爆发的具体时间而已。
而世界范围内的核战争的后果只可能是一种——地球将由于人类的疯狂而毁灭。地球的毁灭也将导致人类的灭绝,导致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灭绝。
这一结局在核武器专家、生物学家、理工学家、地理学家、史学家和生物学家反反复复的推论、计算和求证中,被一次次无情的证实。
全人类的必然灭绝这一不可推翻的结论得出,曾经使得无数的科学家为之绝望。他们曾广泛奔走于世界上各大强国,力陈核武器的危害,呼吁全球各国行动起来,销毁核武器,试图阻止惨剧的发生。
无奈,科学在政治面前,显得是那么的幼稚可笑。政治家们的准则只有一条,那就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核武是否会毁灭世界的结论,永远居于政治权力的第二位。在当时的世界上,核武器就是强权的最佳保证。各大国强国为保障自己在世界上政治、经济、军事的地位,更是不满足于已拥有的那些核武器,不惜花费巨大的财力物力的去研发更具破坏性的核武器。而那些弱小的国家为了不受制于强国政治,捍卫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也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拥有核武器。
局势就在这恶性的核武器竞争中一天天的恶化下去。各个核武器强国之间的关系,也因为严重的全球性经济衰退和国家间越来越尖锐的矛盾冲突而日益恶化。看来,人类灭绝的惨剧似乎已无法改变。就在那些持此种观点的科学家和人们都已绝望,甚至有人以自杀来寻求解脱的时候,一个伟大的构想诞生了。这个构想使人们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
也许这是上帝给予还可以挽救的人类的最后一个机会,这一构想的灵感来自——《圣经》中的《创世纪》的篇章,既我们经常说到的诺亚方舟的故事。
上帝在惩罚世间的罪恶,降下洪水的同时,留给了人类延续自身生命和世上所有物种生命的一个希望:诺亚方舟。在毁灭世界的豪雨仿佛永不停息的从天将下,将整个世界淹没时,它承载着世间所有被拣选的生命,在上帝神迹的保护下,安然渡过了那场毁灭世界的危难。
当雨水停息,当洪水退去,当大地开始重生时,探路的鸽子所衔回的橄榄枝预示着洪水的退去,预示着人们危难的结束,新生的开始。
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仿效起上帝的启示,在核战争的威胁下,在不仅人类,世界上所有生命都面临灭绝的危急时刻,造一艘能载着人们渡过危难的方舟呢?也许,这也是上帝第二次毁灭世界前,给予尚可挽救的人们最后机会和考验呢?
幸运的是,在世界局势慢慢的恶化,毁灭世界的核武器的数量和质量不断得到强化,眼看一场足以毁灭世界的灾难慢慢逼近的时候,这一观点被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跨国集团——星芒的董事长——古俊奕所接受。而他不仅是接受了这一观点,而且依仗着自己的雄厚财力,迅速的着手将其付诸实行。
伟大的诺亚方舟计划启动了。
于是,世界上很多志同道合的科学家秘密走到了一起,开始了世界末日前对自己,也对世界的拯救工作。他们很快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并凭着高超的科学技术和背后雄厚的资金力量的支持,在地下原有的巨大天然洞**的基础上,建造起了现在的密城的前身——当时被称作方舟二号的地下基地。
这一基地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技术的集合体。以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的配套设施,可以保证在地球核战争后,在地面恶劣的环境不再适合人类生存的情况下,使基地内的人类和其它生命体在完全封闭的环境下,存活百年以上。

在完成诺亚方舟的建设后,接下来的近十年时间内,他们开始尽全力的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采集工作。将所有生命物种样本,以各种不同形式的采集起来,并储存在方舟二号中。以预备着地球环境凭借其自身净化能力得到改善后的某一天,能够让这些生命的火种重燃在整个大地。同样的,他们也在尽全力的收集世界上所有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和遗产。以保护人类的文明不会被核辐射所掀起的厚厚尘埃所掩盖,所吞噬。
这一伟大的构想和行动,是人类智慧和力量的最高体现,恐怕也是人类为这个世界所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它为世界上近四分之一的动植物物种在以后的时间能重回大地提供了可能,也为世界的重建提供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虽然这些影响,可能只有在遥远的未来我们才能看得到。
战争终于爆发了。人类世界的文明最终因科学的发展开始迈向灭亡。
核战争开始后,古俊奕偕同那些科学家带着全部的亲朋好友,以及他们拣选出来的具有各种才能和特长的人们,在星芒集团的私人军队的保护下,躲进了这一凝聚了神迹与人类智慧和汗水努力成果的诺亚方舟中。
然而,事情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在诺亚方舟旁边十几公里远的一个小城市中,惊恐万分的人们不知是从哪里得知了关于诺亚方舟的消息和其大概位置,成千上万急于寻找避难所的人们,立刻争先恐后的乘坐着各种交通工具涌向这个最后的避难所。
人群到达峡谷后,立刻分散开去,漫山遍野的寻找起避难所的入口。再隐秘的入口,也经不住这万千带着强烈求生**的众人的搜寻。终于,方舟二号的入口被发现,人们开始试图进入,但立刻遭到了诺亚方舟内人们的无情拒绝。
方舟二号的建成,是为了拯救被拣选的人,决不是所有人的庇护所。基地内现已有一万八千人左右。按照原先设计的容纳量,这已经达到了最大的满额,再也容不下更多的人。科学家计算的结果显示,如果人口数量超过这一极限的话,那就超出了基地的最大限度,将导致其内部生态循环系统的崩溃。也就意味所有的人都将因为氧气、食物和水源等物资的缺乏而死亡。这一结果当然是所有方舟二号的居民所无法接受的。
但诺亚方舟外的人可不这么想,强烈的求生**使他们不再对着堵在门口的,以古俊奕为首的人们进行苦苦的哀求,他们开始疯狂的冲击起入口,试图强行闯入。
古俊奕的私人武装给予他们的回答是最坚决最无情的镇压。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建立起来的星芒军团,其装备和战斗力比起当时国家的正规部队也不落下风,那些手无寸铁的民众如何能敌的过这样一支军队?血肉之躯在钢铁与火药的壁垒前被击的粉碎。仅仅一个小时,近万的人变作了挺尸,殷红的鲜血将整个山谷的地面染红。
民众的疯狂举动终于被满目的鲜血和尸首所吓住,不再有人对强行闯入诺亚方舟保有一丝希望。所有的民众都围在入口周围坐了下来,也不去理会身边小山似的的死人和地上尚未凝固的血液。
父母搂紧自己的孩子,孩子紧紧依偎在父母的身旁,情侣紧紧拥抱,朋友们相依而坐,那些单身的人们则独坐一处,默默垂泪。他们都带着茫然失色的神情在静静的等待,等待着死亡的召唤。
两个小时很快过去了。可以看的见远处的天空被不断加厚的辐射毒云所遮挡。阴影笼罩在大地上,并慢慢的吞噬着光明。那黑暗,就像死神渐渐张开的手臂,带着死亡的拥抱而来。
沉默的人群中,不知是谁吹起了短萧,那令人哀怨断肠的声音回响在山谷中,如死亡乐章的前奏。
欢迎您访问君子堂,7×24小时不间断超速小说更新,首发站!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